“窈窕淑女”系列心得:谦卑之美

晓凌


【正见网2011年11月25日】

上学的时候,读书、写作一直是业余时间里的一种嗜好。得法、修炼之后,才逐渐悟到原来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和驾驭能力,是为法而来的。于是开始拿起笔来,记录修炼路上点点滴滴的心得、感悟。可写的多了,看到已发表的某些文章被几家海外网站相继转载,又萌生了一种想要显示自己的才华,想被更多的人们认同、欣赏的心理。记得那时候我还曾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去找一位朋友指点。其实名义是请朋友指教,事实上却存有刻意炫耀的心理。后来,一位好友告诫自己,写作的基点要摆正,文章不能为了证实自己而写。起初,对于这样的劝告,我很不以为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发现自己求“名”的心理越来越严重了。我很在乎读者或网友的种种评价,受到别人称赞时,立刻就感到欢欣鼓舞,而不愿听到任何批评或逆耳之言。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我的创作思路也似乎越来越狭窄,写来写去都是些抒情的“小女人”格调。

读了宋氏姊妹若昭、若华的《宋尚宫•女论语》,才晓得古人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原来“述而不作,”是古人的谦卑。《女论语》本是宋若昭、宋若华所作,“序传”中却写道:“而云大家者,犹《女孝经》出自唐郑氏,不敢自居其名,而托云曹大家也”。(“曹大家”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她嫁给了曹世叔。)它的意思说,若昭、若华不敢自居其名,仅是转述前人的观点而已。
深入研习传统文化中的“女德”,不难发现,女德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谦卑。班昭所著《女诫》讲:“卑弱第一”, “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含垢,常若畏惧。”

细细思量,较之古人的谦谦风度,“先人后己,有善莫名,”现代社会则崇尚自我表现与自我推销、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今天的人们似乎已淡忘,我们自身的所谓“创造”实际都是来源于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尤其是大陆的女性,言谈、举止、行事风格趋于浮躁、高调,而且看似无所畏惧。其实,这里面渗透的是党文化灌输的“假大空”思想和斗争观念。凡事高调的女人,却常常因为不懂含蓄、内敛,过分的把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在显示、争斗心理的带动下,很容易引发自己或他人的妒嫉,从而招致别人的恶意诽谤和攻击。

追逐着古代圣贤的足印,我不由得内心开始向往古时君子的谦德风范。谦卑,不是对自我能力或人格的否定,相反,它是建立在对宇宙和自身正确认识之上的一种自我省思与定位。“上善若水”,水处卑位。真正谦卑的女人,温柔如水,善处卑位。如《道德经》云:“为而不争”,正因为她的“不争”,不慕虚荣,才能赢得众人的尊敬与钦佩。一位谦卑的女性,她的内心也一定会有敬畏。这敬畏来自于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寻、对自身德行和心性的约束。它让女性恪守中道,举止、行事更加得体、稳重。正如《尚书》中讲的:“满招损,谦受益。”

“让我去做一束谦逊的麦穗吧!”有个声音在内心对自己说。做一个谦卑的女子,才会拥有娴雅、宁静的心灵空间,也会因此获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谦卑之美,美在平和、温柔、谦逊。成熟、富于智慧的女性,以谦和为人格的底蕴,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意蕴深沉的谦德之美。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