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一挥而就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2年01月02日】

【原文】

长沙日试万言,王?词学富赡,非积学所致。崔詹事廉问,持表荐之于朝,先是试之于使院,?请书吏十人,皆给几砚。???扪腹,往来口授,十吏笔不停辍,首题〈黄河赋〉三十字,数刻而成;又〈鸟散余花落〉诗三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飙(1)所卷(2),泥滓沾渍(3),不胜舒卷(4)。?(5)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余篇矣。

《摭言》(据《太平广记.卷一八三.王?》引)

【注解】

(1)回飙:旋风。
(2)卷:通“卷”,动词,吹走。
(3)泥滓沾渍:被泥土灰尘沾染湿透。滓,音同“紫”。
(4)不胜舒卷:无法把卷曲的纸张舒展开来。
(5)?:王?,唐长沙人,生卒年不详。词学富赡,应试万言科,显敏捷之才,然不欲为官,放浪山水而终。

【故事阐述】

唐代文人王?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在参加万言科考试的时候,请了十个专门负责帮他书写的人员,考试时,王?口中源源不绝的吟咏文章,十个抄写人员无法停笔休息。

正当完成的时候,一阵狂风暴雨到来,把写好的文章卷到地上,怎么也无法打开,王?看了便说:“算了!再拿几张新的纸来!”纸一拿来,他拿起笔,顷刻间又写出十余篇文章。

在《唐诗纪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应日试万言科,请十书吏,口授十书吏书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所以,王?确实是有出口成章、下笔千言的才情。

后来“一挥而就”这句成语,就从《摭言》中“纵笔一挥,斯复十余篇矣”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才思敏捷,落笔成章。也可广泛用于书画方面。

【讨论】

(1)王?参加万言科考试的时候,请了十个人帮他做什么事?
(2)故事中,从哪里可以看出王?文思敏捷?

【相似成语】

一气呵成、一蹴而就、下笔成章、援笔立成、运笔如飞

【造句练习】

例:小明才华洋溢,这篇看起来很难的文章,他却一挥而就。
例:人称才子的他,一挥而就,一副春联就写好了。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一挥而就>()>()>()>()>()

参考答案:

一挥而就>(就事论事)>(事半功倍)>(倍道兼行)>(行将就木)>(木已成舟)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