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11年09月26日】

*评议者案:我们今天的评议仍然是把近来审稿中发现的、必须及时告诉有关作者的问题告诉大家。

作者君子砚在9月18日寄来的附言中说:

正见诗苑同修你们好:
……
《词韵简编》等工具书我还没有找到,跑了三个书店,问问书店的人也是茫然不知。只买了《龙文鞭影》和《声韵启蒙》。回家大略翻了翻,却感到头也晕了,脑子也产生了一种混乱.……现在大陆出的书,信息太差。不过看通讯里说的,好象很多同修用大陆版的工具书没问题,希望我的情况只是个例。

同修说的工具书在正见网上没找到。诗歌通讯我只点开第一页,鼠标落到上一页和下一页时发灰,没点开。虽然只看了一点,收获也是不少。只是不知道怎么才能看到以前通讯。

我现在的问题是:入声出现在第二声时是什么情况,第一声和第二声被定为仄声是什么情况下,如果字数不多,能否列出来。

关于“偶然”这首诗,我想切磋一下。当时构思的时候,记忆中好象白雪唱过“不可衍”三个字,这个印象挥之不去。最近查了一下,出处在2008年晚会光盘。白雪唱的“机缘一瞬间”这首歌,作词:大法。歌词:“机缘不可衍 得救一念间”我比较迷惑的是,这样去模仿师父合不合适。当然同修维持写诗原则是对的。只是我实在觉得“不可衍”比“莫敷衍”更好一些,所以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能与同修切磋一下。关于“退党记”中的“眉气吐”是不是可以改为“神气出”。草稿找不到了,所以不知道这首诗是不是还有修改的价值。另外“不可自我魔入”改为“不可自我魔驻”合适吗?

简复《词韵简编》正见网上就有电子书,只是因为我们没有逐字检查过,所以没有广泛推荐给大家,怕万一错误多时引起初学者的迷惑。既然大家不熟悉上网下载的事,不妨就下载正见网上的先用着。在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甚么问题或疑问,请及时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解释或纠正。

凡是想要下载《词韵简编》的作者,请先到正见网上下面的地址:http://www.zhengjian.org/zj/123,89,291,1.html 到那里就能看到左上方有一本电子书《词韵简编》,点开后按照所述的步骤就能下载。

(下面我们紧接着上一次的评议继续写)

作者到书店里去买《词韵简编》当然买不到,因为它不是书。你要买书,得问人家《词林正韵》。《词韵简编》是别人把《词林正韵》弄到网上时,略去了一些冷僻字,所以就取名《词韵简编》。不管哪一种情况,你都别去买,用不着嘛。我们自己的韵书上网后,就不再用《词林正韵》或《词韵简编》做标准韵书了。

至于《龙文鞭影》和《声韵启蒙》(案:应该叫《声律启蒙》),那是给小孩子读的启蒙读物。如果记性好、有时间,可以读一读,对于培养韵感和对仗的能力有帮助。但大法弟子恐怕没有时间这样学习诗歌写作。我们一再强调的是,不专门费时间去系统的学习,而要在学作过程中边写边学。碰到一个问题了,需要了解一个概念、规则或方法了,立刻问一下或通过评议给你说一下。与自己写作没有甚么关系的问题,我们通常不回答,因为有那样多与写作有关的问题须要给作者解决,这有个优先安排的问题。

作者说看了那两本书头晕,脑子产生混乱,倒不一定就是因为大陆出版的原因。凡是古人的书,影印后出版的(没有经过改编或重排),一般问题不大。以前的做法是,在扉页上印一篇“出版说明”,说一些“批判的吸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之类的政治套话,以此通过政治检查。你只要把那一页扯掉就行了。经过现在的人改编的、重新打字的,那就很难说了,多数都会带有一些不好的信息。但我们不提倡大家去买甚么书来学诗歌写作。你真正须要知道甚么,我们告诉你,比你自己去读书容易。而且是你实践中碰到的,给你说时就更容易理解。自己没有实践基础,给你说了也不一定能明白。自己去读书,可能反而弄糊涂了,最终费了不少时间,可能就是拣了几个似懂非懂的术语、名词,让完全不懂的人觉得很有知识,而让真正懂的人觉得很好笑。

希望阅读以往的【诗歌评议】的人,请使用以下链接:http://www.zhengjian.org/zj/123,89,291,7.html 从这一页上开始,可以找到从“序言”开始的每一篇“诗歌评议”。同时也能找到全部“咏物诗歌系列”和【诗词常识】的链接地址。

作者说“我现在的问题是:入声出现在第二声时是什么情况,第一声和第二声被定为仄声是什么情况下,如果字数不多,能否列出来。”

要讨论平仄、四声(即“平、上、去、入”),你首先得把自己那个普通话里的第一、二、三、四声和上面的音韵学里的“四声”分开来,别自己把自己弄混了。首先,你可以大概的说:普通话的第一声、第二声基本上和“平声”里的“阴平、阳平”对应,因此都属于“平声”;第三声差不多能和“上声”对得起来;第四声基本上对应着“去声”。但没有哪一声是和“入声”字对应的,因为北方话里没有入声这一个声调。因为我们说了是“基本上”和“差不多”,所以你不能把这个对应当作标准的规则来用。但因为多数情况也是对的,所以你也可以用来帮助自己确定一个字的平仄,但却不能保证自己的结论一定是对的。其主要原因是:北方话里没有入声字,南方人读入声的字,肯定都跑到北方人的“平、上、去”三声里面去了,这就是音韵学上说的“入派三声”。但哪些入声字派到哪一声里去,却没有甚么规律,而且还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比如“劫”字是入声字,许多读北方音的人都把它读成阳平(普通话第二声),因此当做平声字来填词、曲,但这个字在元代的时候还是派入上声的,因此我们就不能把它算为平声字。

你的问题实际上是想知道:自己觉得是平声的字,其中哪些是入声字跑过来的。你这个思路在我们自己的韵书出来后,就自然解决了,因为新的韵书里,每一部的每一声里面,都要标明哪些字是从入声字跑过来的。但你现在用《词韵简编》时,这个思路走不通。你得反过来:打开《词韵简编》,从第十五部开始,到最后的第十九部,全部都是入声字。当你检查自己的诗歌的韵脚时,特别是宋词的韵脚和每一个字的平仄时,这些入声字都得作为仄声字来使用。但写元曲的必须按这些字所派入的其它三声来使用它,所以写元曲的要用《中原音韵》来作为判断的标准,那就是元代的北方音。

你要“切磋”的关于用字的几个问题,这里不多费时间了,只是给你简单的指出来:你选用词语时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作品要让人看得懂,这是你的诗歌最大的、最致命的问题。这也是你一直在随意杜撰词汇的原因:你觉得这样是对的、好的,就这样做了。可是,如果你的词语是字(词)典上查不到的,你的用法是没有先例的,读者根本就不明白你在说甚么,你的作品还有甚么用?这个问题你不想通、不解决,你的诗歌就写不下去。你“觉得‘不可衍’比‘莫敷衍’更好一些”,你的标准是甚么?我们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要让读者都能读懂作者的意思,那样你的作品才能起作用。你把这两个词组给周围的弟子看看,哪一个容易读懂?你写的东西不是给自己看的,是给读者看的。我们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来衡量你的作品,不是站在我们自己的位置上来衡量你的作品。你写的句子再怪、用的字再冷僻,只要没有乱来,我们都能弄清你的意思,但我们要的是读者能懂的作品,不是我们自己能懂就行了。你心中没有装着读者,读者的心中也不会装着你的诗!

“我比较迷惑的是,这样去模仿师父合不合适”。你还说呢,甚么“合不合适”?谁给你说过你可以去“模仿师父”?师父公开说的话都是法,你能模仿吗?这里牵涉到修炼的事了,我们不多说了,都是弟子自己要悟的。

作者雯霞在9月18日寄来的附言中说:

问题:“宏”字在《中原音韵》中出现在两个韵部里?一东钟部和十五庚青部。请问应该如何分辨、如何掌握?为什么一个字分别出现在不同韵部?谢谢

简复其实何只“宏”这一个字呢?下面的字都同时出现在上述两个韵部中:倾轰薨崩绷烹肱觥鹏棚萌甍横嵘弘,等等。这还只是在平声中随手就能查到的,上声和去声中还有类似的情形。但这种好多字都同时出现在两个韵部中的情形,也只发生在这两个韵部里,其它的韵部没有这种情形。这是一个历史问题,按照笔者的理解,可以简单的描述如下:出现在这两个韵部中的字,其中有一小部份,历来就因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读音,但这些读音的区别基本上只有两种。古代诗人押韵其实都是按方音来押的,因此和这些字相押的字就主要来自两个不同的韵部,那就是我们今天称为“东钟”和“庚青”的韵部。以后产生韵书,这些读音有两种的字就可能同时進入这两个不同的韵部中去。细考这两个韵部中的字,那些没有两读的字占多数,而且是很容易区别开来的。有两读、不易区别的基本上只发生在声母为波、坡、摸(按汉语拼音的记法)的字里面。实际中怎样处理和运用呢?我们觉得就按作者自己的读音处理就行了。比如北方人可以把“崩”和“功”相押,南方人也可以把“崩”和“青”相押,还都是在韵书的范围之内!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呢?退后一步自然宽,这里就是退后一步。

但现在有些人就抓住这个历史问题,要把两个韵部合为一个!这就不单是学术上的无知了,而是带破坏性的搞法了。这两个韵部的混押问题我们提了多久了?讲了多少次了?仍然有好些人报无所谓的态度。现在我们意识到,和这些人打着某协会旗号而搞的X韵是有关系的。但作为修炼人我们应该看清楚,现在这个时代,最无知的人都能打着最大的旗号乱干,我们不能看旗号大就跟着跑。

至于作者提的“为什么一个字分别出现在不同韵部?”这又是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了。除了这两个韵部有这个特殊问题外,其它韵部出现这个现象,多半是汉字一字多读而造成的。因为古汉语中总是以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来标志字义的改变。比如“恶”字,“憎恶”的“恶”在第四部,而“善恶”的“恶”在第十六部读入声。更多的当然是词类改变引起的读音改变,这一类很多是动词和名词的转换而产生的,而读音也往往是一个仄声、一个平声。比如“中间”的“中”读平声,而“打中”的“中”读仄声(去声),这一类特别的多。因此查韵书时特别要注意这个现象,不要找到一个就跑,多查几次,看自己用的韵字是否在不同地方出现,如果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就要看哪一个的词义是自己要的词义,自己那个字也就要读相应的那个音。

(待续)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