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传统科学(七)

新科学展望 - 天人篇 (上)
庄偃红


【正见网2001年01月30日】

宇宙、时空的结构无限复杂,生命、物质的奥妙不可穷尽,科学所面对、所要描述的竟是这样一个“真正的实在”,这也许是人类最天才的科学头脑都未曾料到的。人类现有的科学连沧海之一粟都不是,渺小而又可伶。只是在洪大宇宙中地球这粒尘埃上,局限在一个小小空间当中,接触到一点点皮毛而已。

通常认为实证科学体系有两大支柱:一是实验和观察的经验方法,一是以逻辑和数学公理化体系为特征的理性形式。如前所述,经验无非是宇宙空间投射到我们空间来的影像,一涉及到另外空间里事物的本质、真相,科学就形成了“假说的密林”,有的假说尽管再精巧,也缺乏经验的证据。人类将宇宙之书用数学语言写成,数学和逻辑使科学以确定和严谨著称。但是这些理性形式都是在三维空间中发展起来的,反映的还是这一空间的某些性质,说到底它仍属于一种经验性的东西。其实在我们这个空间中科学都不值得自夸。常言道:“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从质上看,事物总是有差异的。如果把质的因素也考虑进来,世上就不存在纯粹的等量关系和纯粹的同一性了,即1+1不可能等于2,A也不会等于A’ ,经过过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事物经过久远的历史才形成各自的质和能量,又怎么能随意平均呢?譬如我们不能拿爱因斯坦的智慧与普通人或白痴的头脑相平均。数学和逻辑是抽去了质的内容后留下的最表面的数量和形式关系,概括不了一个大千世界生动、复杂的全貌,又何况无穷多个大千世界呢?现在理解四维时空人已感到很困难了,推广到更多空间人的大脑还承受得了吗?运用刚性的逻辑推理技巧,“几率波”就会显得不可思议。“测不准”、“互补性”等一系列似是而非,令人费解的新概念大量涌现,说明精确的数学形式和经典思维网络要想描述微观世界多么勉为其难。

公理化方法一般要求,作为理论前提的基本概念一定要还原成不言自明、不可再通约的元素,一定要用定义严格地界定,从前提中导出的事物全体必须达到逻辑、数学的内在无矛盾性,成为一个封闭、完备的体系。符合上述条件并经实验验证了的理论才算达到了科学的标准。人们臆想,这种公理的简单性、逻辑的一致性、界限的严格和封闭,不仅是思维的特征,而且就是宇宙本身具有的规律,是“自然”的本性。科学建立了公理体系就掌握了宇宙全部奥秘的钥匙。一代代科学家都致力于把宇宙简化为一幅可理解的图画,导致产生了一种幻觉,以为宇宙就等于这幅图画。拉普拉斯甚至说,“整个世界的过程都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中表现出来”,“从一个联立微分方程式的巨大系统中”表达出来,他假定,一种能将宇宙全部运动状态包罗无遗的理解力存在于人类理性中。科学界和大众中都不乏抱着这种狂妄幻想的人,仿佛人类站在了宇宙之巅,全知全能的地位,知识的进步正在朝宇宙间一切奥秘的总和逼近。这颇似“盲人摸象”或“井底之蛙”的比喻,把摸到的、看到的一点点局部当作了全部真相。

可是现实中并不存在什么“不言自明”、“确定不移”的直线、直角和界限,宇宙的运化也没有多少逻辑的统一性和简单性。康德早已告诫我们,理性形式只是人认识世界的主观尺度。假如站在能量的角度,站在宇宙空间去看,一切都会发生难以置信的变化。能量充盈于各个空间,把不同空间综合成整体,而人类的数字、图形、逻辑,甚至语言却只能在我们这一空间中使用,不能跨层次,跨空间;能量在不同空间中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而人只能看到它在一个表层空间的状态,只能让它的无限活性在某一方面得到表达,一旦它向另外空间、层次转化过去,人立刻会觉得它瞬息万变,不可捉摸。当我们试图用三维空间中的一套计算方法和操作规程来囊括宇宙的时候,就像用一个漏洞很粗的筛子,把自己无法理解和表达的东西全都过滤掉了。我们计算得越精确、定义越严格,就越是用主观编织的樊笼把自己和无限复杂、不可穷尽的宇宙隔贻d,离真正的现实就越远。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要数学涉及实在,它就是不确定的;如果它是确定的,那就与实在无关”。事实上,用数学和逻辑简化出来的这张世界略图是一个越来越远离真实的假相。

如今,随着物质世界显露的复杂性质日益增多,这幅图画已变得愈来愈难以理解。即使有人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也不容易解出它的方程,能用数学方程化的理论只占很少一部分。分析还原法造成科学自身分门别类愈来愈细,理解世界成了少数专家在自己狭小专业里耗尽一生的事情,他们创立的理论环节之多,推论之曲折,令换一个专业的科学家都难领会其意义,更不用说大众了。实证科学走了一条非常笨拙、非常繁琐、非常缓慢的道路,原因在于它从事物的外围迂回,而不是一下切入本质。发展到今天,人类的大脑几乎快要承受不住,可它却吃力不讨好,编造了一幅世界的假相。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