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标新立异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0年10月08日】

【原文】

支道林(1)在白马寺中,将(2)冯太常(3)共语(4),因及〈逍遥〉。支卓然(5)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6)之所不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注解】

(1)支道林:即支遁(音顿),字道林,世称支公,东晋高僧。
(2)将:与、和。
(3)冯太常:指冯怀。太常,职官名。
(4)共语:一起交谈。
(5)卓然:卓越、突出。
(6)寻味:探索玩味。

【故事阐述】

支遁,字道林,河南陈留人,是东晋高僧。支道林从小就聪颖机敏,悟性高,学问渊博。他曾隐居于余杭山,潜心研究佛道,善草隶,好畜马。支道林言论新奇且独树一帜,当时有许多名士与他交往,如王羲之、王洽等人。由于和这些名士往来,支道林也对《庄子》一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战国时庄周所撰的《庄子》一书,晋朝名家向秀曾为《庄子》作注,但未完成就死了,后郭象又接着向秀来完成注解工作,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后来人们一谈起《庄子》,就会引用向秀与郭象的注释。《庄子》中的第一篇是〈逍遥游〉,同时期也有很多著名学者在研究讨论,但他们的见解都没能超越郭象、向秀两人。

一次,支道林与冯太常在白马寺谈天,当他们谈到《庄子・逍遥游》时,支道林对<逍遥游>这篇的见解新奇而独到,不但“标新理”且“立异义”,还超越了郭象、向秀两位贤者,更是那些著名学者探索体会却追求不到的。之后,人们就借用支道林的看法来解释<逍遥游>了。

后来,原文中的“标新理”、“立异义”,就演变成“标新立异”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创立新的见解,以表示与众不同。

【讨论】

为什么后来人们都采用支道林对<逍遥游>这篇的注解?

【造句练习】

例:现代的艺术家大都认为作品要标新立异,才能独创风格。
例:近几年,年轻人流行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追求标新立异,吸引别人目光。

【相似成语】

独辟蹊径;独出心裁;独树一帜;标奇立异;别出心裁;别具匠心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标新立异→异想( )开→开( )布公→公( )无私→私相( )受

参考答案∶

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开(诚)布公→公(正)无私→私相(授)受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