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84):宦艾鱼容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8月26日】

宦(ㄏㄨㄢ?)。(huàn)

【历史来源】

出自于阉宦以外的仕宦人家,以官名为氏。由于姓氏书籍记载的资料极少,究竟源于何时何地,至今不得其解。但根据清代《姓氏五书》的资料上记载,“宦姓,当取意于仕宦,不以阉宦为姓,今贵州遵义具有此姓,江苏丹阳亦多。”而且根据《姓苑》记载,“宦姓,望族出东阳。”及《江阴县志》记载,“明朝永乐二年進士宦绩,字宗熙。”

【郡望】

1、东阳郡:三国吴宝鼎元年(西历266年)置,相当于今浙江省金华地区。

2、中山郡,分别如下:

(1)中山国,战国都顾(相当于今河北省北部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西历前296年为赵所灭。

(2)汉商帝置郡、国,治卢奴(今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

(3)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

(4)今中山县,宋以来为香山县。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改今名,中山故里在县南翠亨村。汉高帝置。

注:据《郡望百家姓》引《姓苑》所述:宦氏,望出东阳。又《姓氏五书》云:今贵州遵义县有此姓。江苏丹阳县亦多。

【堂号】

宦姓的主要堂号有东阳堂。

【历史人物】

宦绩:明代江阴人,字宗熙,据《江阴县志》载,永乐二年進士,擅写文章,又富气节,名重一时。

艾(ㄞ?)。(ài)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夏后氏,以祖字为氏。夏朝少良当国时,有大臣汝艾(另一作为女艾),于是后代子孙便以祖字为姓。通常认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因为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艾氏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

2、出自于春秋孔艾之后,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省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孔艾。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通志・氏族》记载,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

3、出自于复姓改为艾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艾斤氏,入中原后逐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来便改为单姓艾。

4、出自于回族之中有艾姓,主要来自经名首音。如清代,归附回回艾布巴克,其后裔遂以艾为姓。回族艾姓从西亚迁徙而来中土.为唐时外来八大姓之一,信仰伊斯兰教,分布在河南、河北、甘肃、宁夏及江苏等地。

【郡望】

1、陇西郡: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设置,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地区。治所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南。

2、河南郡:汉高帝二年(西历前205年)设置,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3、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西历前114年)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东汉永平十七年(西历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

【堂号】

爱民堂 宋朝吴兴令艾若纳爱人民,恨恶吏。他在桌旁写了一幅座右铭:“爱民如恤血,挞吏胜看经;棒折胥吏手,何劳诵《大乘》?”

【历史人物】

○艾晟:宋徽宗崇宁年间真州(今江苏省仪征)人,曾任通仕郎行杭州仁和县尉管句学事、秘书省校书郎,兼修六典文字。曾以陈承的《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作为参校本,并摘取几十条陈氏的议论,冠以“别说”附入逐药味之末,校正、增补了《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使唐慎微的著作在几百年间多次以官刻颁行全国,被视为本草范本流传于世。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学者,江西省东乡人,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无所不通。七岁即作《竹林七贤论》。万历末,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以兴起斯文为任,世人一致认同翕然归之。天启年间中举于乡,深恶当时科场文风的迂腐,便以革新文风为己任,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后因在乡试中有讽刺权臣魏忠贤的言论,被处三科之内不准应试,但他的名声却愈来愈大。崇祯初诏许会试,不就,后负气入闽,见唐王,陈《十万忧疏》,授为兵部主事,改御史,没多久病卒于延平。著有《天拥子集》、《艾千子全稿》等。

○艾可久:明代上海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历官太常寺傅、御史、衡州知州、山东副使、江西和陕西参政、按察使、南京通政使等。为官刚正清廉,在南京御史任上,巡视江山,针对豪富横行、流民四起的状况,弹劾不法勋贵及其豪奴多人,提出江防事宜若干,并加施行;衡州知州任上,某督抚暗嘱他对一私仇者,罗织罪名,置以死地,他经过仔细核查,认为无罪可治,予以坚决拒绝,督抚以词威胁,他义正词严地回答:“杀人以媚人,我不为也”。艾可久,以良好的官德官声,获得了朝野好评。

鱼(ㄩ?)。(yú)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子姓,以祖字为姓。春秋时,宋襄公的弟弟-公子目夷字子鱼。宋襄公想当中原霸主,便相约齐、楚等国在盂会盟,临行前子鱼说:“楚人不讲信用,我们应该带军队作警卫。”宋襄公却认为已约好大家都不带军队,因此不听劝告,没想到却在会上被楚人扣留。子鱼便逃回宋国,带领着宋人抵抗,迫使楚王放回襄公。不久宋、楚两国又在泓水交战,子鱼劝襄公趁楚军半渡而击,襄公认为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不同意此做法。没想到等楚军准备就绪,弱小的宋军却吃败仗。战后子鱼便批评襄公:“打仗就应当尽一切办法战胜敌人。假如你在作战时要讲仁义,那只有投降了。”于是子鱼的后世子孙当中,便有一支以祖父的字为姓,为鱼姓。

2、出自于他姓所改。唐代时,鲜卑族人大将军尚可孤,拜唐朝监军鱼朝恩为养父,并改名为鱼智德,他的后代也有姓鱼的,为冒姓鱼氏。

【郡望】

1、雁门郡:战国时赵国置郡。相当今山西省代县一带。
2、冯翊郡:汉武帝时置左冯翊,三国魏改为冯翊郡。治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
 
【堂号】

灵渠堂 唐朝时候,荆州刺史鱼孟威,用石头修了铧堤,绵亘40里,用大木做了十八重闸门,船可以顺利通行,便利了人民。

【历史人物】

鱼玄机

鱼玄机(844年-868年,一说约871年),字幼微,一字蕙兰,著名女诗人之一,她的地位仅次于薛涛,唐朝长安人。她于长安咸宜观出家为道,与温庭筠等以诗篇相赠答。后因杀侍婢绿翘而被处死。著有《鱼玄机诗》。

鱼玄机的父亲去世后,她与母亲搬到平康里居住,平日做一些浆洗的工作,用以糊口。温庭筠慕名而来,找到鱼玄机,让她当场以“江边柳”为题赋诗一首,鱼玄机不慌不忙地念道: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为其才华折服,做了她的老师。不久温庭筠离开长安,鱼玄机写下一首《遥寄飞卿》表达思念远人: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
枕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

温庭筠和鱼玄机一直保持着介于师生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唐懿宗年间,温庭筠回到了长安。一天,二人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见到一群新科進士在争相题作。鱼玄机羡慕不已,悄悄在墙上题下:

云峰满月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这首诗被初到长安的名门之后李亿看到,他非常倾慕鱼玄机的才华,而且他又与温庭筠有一面之识,于是找到温庭筠,请他帮忙引见。温庭筠非常欣赏李亿,于是撮合成全了他们的姻缘。

后因李亿原配裴氏闻讯不容,没过两天,就逼李亿写下休书,把她轰了出去。于是她就在咸宜观修道,“玄机”的道号就是观主给起的。

容(ㄖㄨㄥ?)。(ró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虞姓,以祖名为姓。舜有8个儿子,都是聪颖精明的,号称“八恺”,其中便有一个叫仲容,他的后代便以容作为姓。

2、以官职为姓。周朝的礼乐之官的官名为容,所以后代子孙便以祖上的官职为姓。

3、以国名为姓。古代有个国家叫容,这个国家的子孙后代便以国为姓。

4、出自于黄帝的史臣,以祖名为氏。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黄帝有一位史臣名叫容成,是太岳的后代,他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而他的后代便以容为姓。

5、出自于春秋南容氏的后裔,以父字为姓。根据《万姓统谱》记载,春秋时期有一位以南容作为字的人,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作为姓,称容氏。

【郡望】

根据《郡望百家姓》的记载,容氏望出敦煌郡。
敦煌郡:汉武帝时期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置出来。在今天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

【堂号】

律历堂 相传上古的时候,黄帝的手下有一个叫容成的史臣,传说他创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和第一部法律,因而得此堂号。

【历史人物】

容萱:金朝知府,他夫人很能干,名叫适姑。结果内乱发生,容萱战死,朝廷就让适姑承继他的军权,统帅军队。

容悌舆:字行白。明朝时期香山人。个性?厚,学问渊博,孝敬父母。永乐年间,他在家乡香山担任教席,母亲得了风瘫,卧床13年无法活动,他日夜侍侯,从来没有厌倦。于是乡人称赞他为“孝行先生”。著作有《云岚集》。

容若玉:明朝人,举進士为官,上任江西。容若玉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为百姓着想。死后,家贫无一物,靠同僚亲友周济,才将他灵柩运回老家安葬。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