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真相:有德之士

周正


【正见网2009年05月06日】

静下心来看历史,总能得到一些启示。最近读尧的故事,又明白了不少道理。

(一)

以前读历史,常看到古人重德,而且注意自身修养。但对此的理解,还是比较抽象,比如知道屈原等古人因无法实现远大抱负而郁郁不欢,然而不清楚这些抱负究竟是什么。

现在才理解到,一个有德之士,明白要符合天理,所以从思想到言行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進而家室亲邻和睦,一方百姓知礼明义。举例说,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农人都互让田地;在雷泽捕鱼,雷泽上的渔人都互让居处;在黄河边做瓦器,黄河边出产的瓦器都不粗制滥造。短短一年时间里,舜居住的地方就发展成了村落。两年之后,成了小镇。三年后就变成了都会。

这样看来,当一个人德行高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感化周围的人,而且他自身也会尽其职责与使命。

(二)

也就是说,有德之士考虑的不是其私利,而是百姓。

当尧与许由见面后,许由想要观察帝尧的志趣,便问道:“帝此刻已经贵为天子,坐在华堂之上面,向着两个魏阙,享受人君的荣耀,自问生平,于志愿亦可谓得偿了。”帝尧道:“不是如此。余坐在华堂之上,觉得森然而松生于栋。余立于棂扉之内,觉得森然而云生于牖。虽面双阙,无异乎崔嵬之冠蓬莱。虽背墉郭,无异乎回峦之萦昆仑。余安知其所以安荣哉?” 许由听了这话,知道帝尧志趣不凡,的确是个圣主,亦倾心的陈述。两个人足足谈了大半日,方才停歇。帝尧佩服之极,因此就拜许由为师。[注1]

有德之士,心里牵挂着的是百姓。所以当居其位时,一方面让百姓明善恶、知礼仪,另一方面举贤任能、身体力行。由此则天佑之,福泽苍生。

当然,人各有志,也各有其使命。尧要让位将天下给许由,而许由不受,那是题外话。

(三)

以前认为奸佞者都是不学无术之徒,其实不尽然。

孔壬与尧的大臣相见,他的谈锋煞是厉害,指天画地,滔滔不休。对于大司农,讲那水利的事情,如何修筑堤防,如何浚渫畎浍,说得来井井有条,一丝不错。[注1]然而就是他,内心却非常刻毒,毁信废忠、崇饰恶言、诬陷他人,以至国家倾颓。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奸臣秦桧是宋徽宗年间亲笔点的状元,其才学很少人可比。商纣王天资聪颖、闻见甚敏,又力气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甚至曾励精图治,然而日渐骄横逸乐,成为荒淫凶残的暴君。

可见,有德则天下安;有才无德者在其位,小则败坏民风,大则生灵涂炭。

(四)

由此,又如何想象华夏大地的现状与未来呢?

如果说宣扬斗争哲学、践踏传统文化、大搞运动害人、压制上访,以一时经济利益毁掉人们的道德,这是不是违背天理呢?

为什么说要退出中共,就是这个原因,以免随之被历史淘汰。

注1:

《上古神话演义》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