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大灾即临 赵汴救民

陆文


【正见网2009年04月10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他写了一篇记叙赵汴的文章,笔者认为很有现实意义,特将全文内容,介绍如下: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夏天,吴越一带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主持越州政事的赵公(即赵汴),在大灾即临、而百姓尚未饿羸之前,就抓紧时机,写书信询问他的下属地方官员:己经遭灾的有多少乡?百姓能自食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发给粮食的有多少人?沟渠城防等建筑,可雇佣百姓去治理的有多少处?府库的金钱和仓库的粮食,可以发放的有多少?富人家可募捐出粟的有多少家?和尚、道士吃食后多余的粮食登记在名册中的,其中都还存了多少?命下属各地方官员,用文书回答,赵公据此迅速而又谨慎地作好了救灾的准备。

州县官吏记录老百姓中孤老疾弱不能自食的,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上报。按旧例:每年发粮食给穷人,应当给粟三千担就停罢。赵公收集富人输送的粮食,以及和尚、道士吃后多余的粮食,获得粟米四万八千多担,佐助当中的费用,使从十月初一起,灾民每人获得粮食一升,小孩给一半。赵公考虑到灾民众多,可能会造成互相拥挤蹂躏,便下令接受粟米的灾民,男女不同日来领取,并且每人接受两天的口粮;又忧虑灾民将会流亡,就在城市和郊区野外,设立给粟处所,总共五十七个,使各处灾民能够方便的获得救济粮,同时通告已经离开家园的人,不发给粟米。估计官员不够用,就征取吏卒不在职、但住在越州境内的,给他们粮食,任用他们参加救灾工作。因此不能自食的人,就有了这些食物;能够自食的人,为救济事劝告富人,不得关闭出粜米市。

赵公又为了救灾拨出官粮,共得五万二千多担,用平价卖给百姓,开设粜粮处所共十八个,使买口粮的人自己感到方便,好像是领取救济粮食一样。

又雇佣百姓修治城墙四千一百丈,完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的劳力工钱,又成倍再给与粟米。百姓借取有利息钱的,通告富人尽量给予他们,等待庄稼熟了,官府责成偿还。丢弃的童男幼女,派人收留抚养他们。

第二年春,瘟疫大流行,赵公又及时的开设病坊,使疾病无归的人,能够有居住之所。招募了两个和尚,把巡视医药饮食的事,托付给他们,使病人不流离失所。还规定:凡是死了人,各处都必须随时收敛埋葬。

按法规发粮给穷人,到三月底就应当停止,但这年到五月底才停罢。

事情有不方便行文的,赵公则一切自理,不以此烦累他的下属。有向上请求的,有的适宜,多即施行。赵公在这个时候,起早摸黑,心力疲惫,但从不稍微松懈,事情不论大小,都必定亲自处理。发给病人的药物吃食,多是赵公自己掏腰包,出私钱。

这次,百姓们不幸遭遇上大旱瘟疫,却能够免于流徙死亡。即使死了,也能够立即得到收敛埋葬。

这些都是赵公的力量呀!当时旱灾疾疫,覆盖全吴越,老百姓由于饥饿疾病,死亡的人几乎一半,灾难没有比这次更大的了。

天子对各地官员慰问犒劳,州县官吏尊崇传布圣上恩德,人人尽自己的力量。赵公所抚慰之处,百姓尤其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百姓都愿意来依靠和归附赵公。所以他经营越州绥靖和睦。先后始终之际,底细原委,点滴熟知,没有什么不备办的。他的恩施虽然只在越州,但他的仁义足以昭示天下;他的事迹虽然只实行了一时,但他的方法足以传给后世。

大概灾害的流行,盛治之时,也不能使它不发生,但能够为灾害的发生先作准备。百姓病患后才去图谋,跟事前作出计划,那就有很大区别了。不去熟悉社会,却要有所作为,跟平素就深得民情的,那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之所以来到越州搜集材料,了解赵公所推行的仁政,并乐意为此记写其中的详情,难道只是用以慰藉越州人对赵公的思念?我是想:赵公的行为堪称楷模,他将会使官吏中有志于治理百姓的人,不幸遇上灾难年岁,去学习赵公的品德和处事作风,使某些法令条规在不甚完备、不甚合理、甚至倾斜时而能用官员自身的努力,使之完备而利国惠民;那么赵公的恩泽,就是十分宏伟、十分深远了!

赵公在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退休,家住在衢州城。他刚直端正的道德品行,表现在朝廷,有目共睹。他那平易近人的事实,体现在自身的,我(曾巩)这篇文章都未能去叙述。只写了他在荒年时的政绩,以供后来者去学习。这就是我写《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用意。

(依据宋・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译述)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