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占经》中记载的日食天象和流星雨

一繁


【正见网2009年02月12日】

最近在网上看到几则新闻,都报导2009国际天文年公众将迎来天象大年,其中当属百年难遇的日全食(7月22日)与狮子座流星雨可能出现的大爆发,最值得公众期待等等。这些大陆网站,都将今年的日全食和流星雨当作一种期待的和喜庆的事情来报导。如此千年不遇的怪现象。现在且从《开元占经》中的记载来看日食和流星雨的天象是如何的。

《开元占经》又称《大唐开元占经》或《唐开元占经》,共一百二十卷,唐代瞿昙悉达编撰,约成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至开元十二年之间,故名《开元占经》。《开元占经》自撰成之后,流传很少。历代帝王都把天官星象之书视为机密,由少数专家官员阅读学习,不准民间流传和学习。《开元占经》当然也不例外。因而, 其问世之后,在唐、宋两代流传极少,宋以后则不见着录,似乎已经失传。到明代,连皇家天文台也无此书的藏本。

到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安徽歙县有位学者叫程明善,他笃信佛教,一次布施为一座庙宇内的佛像重塑金身,在工程中,竟意外地在佛像肚子里发现了一部古书抄本,这就是《开元占经》。程明善本来就爱读纬书,星象方面的古书,发现此书,他认为是“藏书好道之报”。

于是,他便为此书写了跋语,又供人传抄。但其兄程明哲却认为这本书昭示天机,不宜泄露。故希望明善秘藏此书,不要轻易示人。但这已经晚了,自明善把此书供人传抄后,很快便出现了许多抄本和刻本。这是由于歙县一带本来在当时就以商业发达着称,有这样一部奇书出现,投机牟利的书商岂能无动于衷?加上程明善如此慷慨借抄,所以就能出现多种传本,广泛流传。有了这段奇遇,《开元占经》才得以免遭失传的厄运。

《开元占经》共引书约409种,举凡古籍经史子部之书,无不尽有。尤其是大量引用纬书,及其它多种从未见诸着录的古籍,更是其它书籍所不可比拟的。不愧为唐以前星象学著作的渊蔽和宝库,尤其是保存了许多今已失传的古书,价值更加增大。

其中关于日食天象的记载有:

甘氏曰:“日蚀尽,天下大凶,有亡国;一曰必更王,人主死;近期二年。不尽,有失地者。”

京房《易传》曰:“君诛杀失理,臣下有叛心,则日蚀尽而光散。”又曰:“君臣见灾不改行,国将亡,则日蚀三尽也。”

京房《妖占》曰:“日蚀尽,臣欲杀主;一曰岁有夷王起;一曰有丧。”(按韦昭《洞纪》曰:周桓王十一年七月日食既,十三年壬辰陈桓公鲍卒,弟陀杀兄子代立也。)

京房《灾异对》曰:“日蚀尽,天光露者,亡其邑。”

京氏曰:“日蚀尽,日官不见直日者,其国有丧。”

《河图》曰:“日蚀尽者,王位也;不尽者,大臣位也;近期三月,远期三年。”

《荆州占》曰:“日蚀,有亡其国者;少半蚀,少半亡:半蚀,半亡。”

石氏曰:“日蚀尽,其国大人亡:不尽,相去。”

甘氏曰:“日蚀过半,必有亡国,期一年。”

《洛书》曰:“日月俱蚀,有亡国;月先即阴国当之,日先即阳国当之,蚀阳男主受之;蚀阴女主受之。”

魏氏曰:“日月俱蚀,国亡一月;三蚀,主亡。”

京氏曰:“日蚀,地坼。”

《荆州占》曰:“日蚀尽光,此谓帝之殃;三年之间,有国必亡。”

董仲舒曰:“前事己大,后事将至者又大,则日蚀既。”

《春秋•运斗枢》曰:“人主自恣不循古,逆天暴物,祸起则日蚀。”

《礼•斗威仪》曰:“君喜怒无常,轻杀不辜,戮无罪,慢天地,忽鬼神,则日蚀。”

《淮南子》曰:“君失其行,日薄蚀无光。”京房《易说》曰:“下侵上,则日蚀。”

《河图•帝览嬉》曰:“日蚀所宿,国主疾,贵人死;用兵者从蚀之面攻城,取地。”

班固《天文志》曰:“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无有逆行者,日不蚀朔,月不蚀望。”

《洪范传》曰:“日蚀必以朔,非朔为薄蚀。阴盛侵阳,其君凶,不出三年;日蚀皆蚀合朔,不理,臣下将起,则日蚀不以朔晦。”

《春秋•感精符》曰:“日之蚀,国绝也。”

《春秋纬》曰:“君不聪听,无知德,威令不严,舒懦为臣下所侵,则日光青赤,其后久旱,地动摇宫,阴气盛,下臣太恣横,阳精挑夺,日行失度,不得,则日月薄于晦,阳为臣所悦,故以晦日蚀之,失后也。”(案《洪范天文日月度占》曰:“春秋鲁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月有蚀之,周之五日建辰,今之三月也。鲁赵分也,鲁太师梓曰:将水叔孙昭子曰:旱也,夫日过春分而阳犹不胜阴,能无旱乎;是秋鲁大旱。凡二至、二分日有蚀之,不为水灾,大旱而已也。)

《易•萌气枢》曰:“昭明蔽塞,政在臣下,亲戚干朝,君不觉悟,即杂气失以星奔,日蚀为咎。”(案《洪范•五行传》曰:“汉成帝建始三年冬十二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其夜未央殿地震,日在须女九度,占在皇后贵妾。其后皇后废赵飞燕,姊妹乱官,皇子死,王氏专权。)

《易•通卦验》曰:“日蚀则害命,王道倾侧;故日蚀则正人主之过。《诗•推度灾》曰:“日蚀君伤。”(按檀道鸾《晋阳秋》曰:孝武大元二十年三月庚辰日有食之,二十一年九月庚申帝崩。)

《诗•含神雾》曰:“日之蚀,帝消。”(案袁宏《汉纪》曰:“安帝永初五年正月庚辰朔,日有蚀之,本志为正旦,王者听朝之日也,邓太后摄政,天子守虚位,不得行其号令,盖阳不克之象也。”《晋中兴书》曰:“成帝咸和六年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是时显宗已长,幸司徒第,犹出入见王导夫人曹氏如子弟之礼。以人君而敬人臣之妻有亏君德。九年十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是时显宗冠,当亲万几,而委政大臣,君道有亏也。”)

《春秋•潜潭巴》曰:“凡日蚀之败,或地呕血,或天雨蝗鸟旁,蜚龙群斗,长人入宫,虎哭雉巢,列宿火,皆祸败显然之征也。”

《春秋•潜潭巴》曰:“日蚀之后,必有亡国弑君,奔走乖离,相诛专政,拥主灭,兵车天下,昏乱,邦多邮。”(按《洪范天文志日月变占》曰:春秋鲁昭公十五年夏,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晋鲁分也,后二年晋昭公九年,六卿专晋,三家擅鲁,鲁昭公奔之应也。《洪范五行传》曰:汉高帝三年冬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吴齐分也,后二年齐韩信徙封楚王,三年废为侯而诛之应也。《晋中兴书》曰:太和三年三月丁巳,日有食之,五年七月癸酉日有食之,皆海西被废之应也。《宋书天文志》曰:“晋元帝太兴元年四月丁丑朔,日有食之。明帝大宁三年十一月癸巳朔,日有蚀之,在斗。斗吴分也,其后苏峻作逆。安帝元兴二年四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其冬桓玄篡位。)

《春秋•保干图》曰:“日蚀,主行蔽明,壅塞;改身修政,乃黜不法。又曰日蚀治乱。”

《春秋•公羊传》曰:“日蚀,皆臣弑君,子弑父,夷狄侵中国之异。”(按《洪范天文志日月变占》曰:春秋鲁庄公十八年春三月,日有食之,卫齐分也,后狄人减卫,齐桓公救而封之应也。二十六年冬十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燕分也。其后山戎侵燕,齐桓救燕北至孤竹,平山戎之应也。三十年九月癸亥朔,日有食之,楚之分也;其后楚世子商臣杀其君父之应也。鲁文公元年春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齐分也;后十一年间狄三侵齐,十四年昭公卒,其弟公子商人杀其君凡子而自立,四年齐人杀之,大乱之应。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晋分也;此正阳纯干之月,阴气未起而能侵阳,其灾最重;明年晋赵穿杀其君灵公,而周匡王崩之应也。鲁襄公二十一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楚分也;后十二年楚公子围杀其君兄而自立之应也。韦昭《汉纪》曰:光武十七年二月日有食之,二十年五月朔,虏数犯上党,铜轱右扶风。二十一年匈奴大入上谷郡之应是也。)

《荆州占》曰:“日蚀之下,有破国大战,将军死,有贼兵。”(按《洪范天文日月变占》曰:‘鲁成公十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晋分也;是月鲁侯伐郑,战于鄢陵,楚师大败,恭王伤目,将军子反死之,昔侯时豫而骄,多杀大臣,明年晋大夫乐书中行偃遂杀厉公,大乱之应也。)

甘氏曰:“无道之国,日月过之薄蚀。兵之所攻,国家亡;又以有丧。”

甘氏曰:“日,阳精之明耀,魄宝其气,布德而至,生本在地,曰德。德者,生之类也,德伤则亡,故日蚀必有国灾,日蚀则失德之国亡。日蚀,修德。”

京房《妖占》曰:“日蚀,无道之君当之。”

京氏曰:“日蚀,王,为君蚀;相,为臣蚀;囚,为罪人蚀;死,为夷狄蚀;休,为民,有兵;其兵从阴所来,日蚀后必通水,在阴所来;在于三年之内,又必有火烧屋。”(按韦昭《洞纪》曰:汉和帝永元二年二月日食,三年,左校尉耿夔等征匈奴,战破之。安帝元初三年日蚀;京师旱,武陵蛮夷烧官寺。桓帝永康元年日食,渤海水溢,杀人。十二月丁丑帝崩。孙盛《晋阳秋》曰:武帝太康七年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乙卯又食;诏曰:邦之不灭,实在朕躬;公卿大臣,极言其失,太尉亮、司徒舒、司空衿上言曰:三朔之始,日有食之。盖阳即过,而坠冰未消;谨按经义曰:君道也;父道也;夫道也;君子道也;阳胜阴,阳气之常:今丞不消,阴气盛;阴盛者,臣擅主权也;孝道不修也;后宫过度,小人在位也。后八年正月戊申朔,日又食,太熙元年而武帝崩之应也。)

刘向《洪范传》曰:“日之为异,莫重于蚀;《春秋》日蚀则书之也。日蚀者,下凌上,臣侵君之象也。日蚀数者,其乱众;稀者,乱亦稀。”
《洪范传》曰:“人君失序,享国不明,臣下务乱,君阴蔽阳,则日月薄蚀,汶暗暗昧;若蚀从中起,背、?纵横,则乱交争,兵革并行。”
《史记•天官书》曰:“诸侯作乱,日蚀尽时。”夏氏曰:“日蚀出军,军折伤,后疾病。”

《荆州占》曰:“日蚀当其国,君王死。”(按韦昭《洞纪》曰:‘周平王五十一年日食,三月平王崩。’《洪范天文志日月变占》曰:‘高帝九年六月乙未晦,日,日有食之,周秦分也,是时汉都长安,都东及洛阳为畿内。明年四月高帝崩。’韦昭《洞纪》曰:‘汉文帝二年十一月晦,日食,帝引咎责躬,举直言,省穷费,辟籍田,除诽谤妖言之罪。文帝后四年四月晦,日食,七年六月已亥帝崩。哀帝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明年哀帝崩。’晋《中兴书》曰:愍帝建兴五年十一月先晦,二日丙子,日有食之,十二月愍帝崩于虏庭。咸康八月正月乙未朔,日有食之,京都大雨,郡国以闻,是谓三朝王者恶之,六月而显宗崩。升平四年八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畿既在角,为天门,人主恶之,明年孝宗崩也。’)

《春秋•感精符》曰;“君行无常,公辅不德,夷强狄侵,万事错,则日蚀既。”

《孝经•内记》曰:“日朔蚀既,天绝;晦蚀既,地绝:先晦蚀既,人绝。”
董仲舒《灾异对》曰:“乱臣贼子欲作逆、弑君、窃位,则日蚀既,先风折树。”

董仲舒《灾异对》曰:“人君妒贤嫉能,臣下谋上,则日蚀既:先雨雹,杀走兽。”

《洛书》曰:“日蚀尽伐者,谓既也。伐者人君死,子代之;或臣篡杀。不尽者,日亏缺也。”(按洪范《天文日月变占》曰;‘春秋鲁襄公二十四年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既、尽也,秦晋分也;后十二月,秦景公卒,其弟车自晋复于秦之应也。汉惠帝七年,夏五月丁卯,先晦一日,日有食之,既,既、尽也,亦周秦分野,阴匿始起而犯盛,其年八月,惠帝崩。吕后七年春,正月已丑晦,日有食之,既,既、尽也,在营室九度,为宫室,中吕后曰此为我也。明年,吕后崩,应也。)

其中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有:

司马彪《天文志》曰:“光武建武十二年正月已未,小流星百枚以上,或西北、或正北、或正东、或东北、二夜止,六月戊寅,流星百枚以上,四面行;小星者,庶人之类;流行者,移徙之象;于时西讨公孙述,北征虏羯,匈奴侵边,汉遣将军马武等,屯下曲阳,临呼沱,以备胡匈奴入河东;中国未安,米谷荒贵,人或流散;后三年,吴汉等从雁门、代郡、上谷、关西使人六万余,置常关、居庸关以东,以避胡寇。”

《黄帝占》曰:“流星名曰营头;营头所之下,流血滂沱,赤地三千里;若过四关,天下道不通,期不出三年。”

《宋书•天文志》曰:“晋孝怀永嘉元年十二月丁亥,流星震散。”(案刘向说:天官列宿在位之象,众小星无名者,庶人之类,此百官庶人将流散之象也,其后天下大乱,百官万人流移转死矣。验近事,中宗朝,卫王重后与李多祚等,欲举兵诛锄干纪者,武三思等于时光夜有流星缤纷,交乱不可胜记,向晚有大流星百数,皆有尾迹,纷驰渐下,向西南,及至,王与左右将军等奔退,多向西南,卫王亦殒身于西南方有?之野。又检景龙二年六月癸未,夜有流星无数,四方奔堕,缤缤纷纷,不可胜记,多出虚、危、河鼓、天津、贯索、织女、羽林、王良、阁道。又先天二年六月庚戍、夜有流星无数,皆向北及西北流,从羽林飞入紫微宫者甚众,亦出河鼓、织女等座,后皆朝有变故,因羽林兵诛岑义等贼,干戈垂于紫宫,锋镝流于绛阙,群小流移,急使骆驿。又验其月丙辰,夜,小夜星四面交流,极多,不可胜记,所流者不过二尺,后果京兆、醴泉、坊人递相讹恐,多弃己宅,散走他里,经宿而止,凡小流星者,庶人之象,交流者,惊驰之应也。)

《黄帝占》曰:“大流星出行,众星纷纷从之而流,期不出三年,王者徙都邑,去其宫殿。”又曰:“星数流者,天下不安,急使络驿之象也。”

石氏曰:“流星纷纷交行,移时不止;天下大饥,兵起,人民流亡,各去其乡,期不出三年。”

《孝异邮》曰:“陪臣专行,请谒至尊,众星数流,主命凶。”

《海中占》曰:“流星纷纷,交行耀目;人君自贵,视臣如草;土臣欲有离散之象也;期不出二年。”

司马彪《天文志》曰:“流星百数,四面行者,庶人移徙之象。”(案《宋•天文志》曰:宋明帝大始二年三月乙未,有流星,大小西行,不可胜数,至晓乃息。占曰:人流之象。其年淮北四州地,彭城、兖州,并为虏所没,人流之象。)

班固《天文志》曰:“成帝元延元年,四月丁酉日,晡时;天清晏,殷殷如雷电,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余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四面或如大盆,或如鸡子,耀耀如雨下,至昏止;郡国皆言星陨。《春秋》星陨如雨,王者失势,诸侯起霸之异也。其后,王莽遂专国政,王氏之兴,萌于是也。是时,已有星陨之变,后王莽遂篡国。”

《荆州占》曰:“流星以人定至,夜半见者,期岁数;夜半至鸡鸣见者,期月数;鸡鸣至平明见者,期日数。”

石氏曰:“流星见甲子旬,为东方;丙子旬,为南方;庚子旬,为西方;壬旬,为北方;戊子旬,为中方。”

《天镜》曰:“星坠为石,天下兵起,流血万里。”又曰:“国有兵凶,则星坠为鸟兽。”

京房曰:“天下将亡,则星坠为飞虫。”又曰:“岁大饥大殃,则星坠为粟豆。”又曰:“天下大兵,则星坠为金铁。”

《天官书》曰:“宋襄公时,陨如雨。天子微,诸侯力政,五伯代兴,更为民主;自是之后,众暴寡,大并小,并为战国。”

《左传》曰:“星陨如雨,与雨偕也。”《洪范》曰:“此象天子微弱,民将去土,诸侯起霸,终于微灭之应也。”

《潜潭巴》曰:“星陨如雨,厥民叛,下有专讨归众。”

京房曰:“人君不仁,伤胎孕,杀无辜,则岁星失度,星陨如雨;不收,则弟杀兄,臣诛君。其救也,内慈仁敬让,外虑恩施惠,无犯四时,岁星承度,陨星上覆列宿。”

又曰:“君不任贤,厥妖,天雨星也。”

《汉书》曰:“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夜过中,星陨如雨,长一二丈,绎绎未至地灭,至鸡鸣止。谷永对曰:日月星辰,烛临下土,其有食陨之异,即遐迩幽隐,靡不咸者见;星附丽于天,犹庶民附丽王者;君失道也,纲纪废秃,下将畔去,故星畔天而陨,以见其众;春秋记异,星陨最大,自鲁庄公已未,于今再为见。臣闻三代所以丧亡者,徭妇人、群小,沉湎于酒;书云:乃用其妇人之言,四方之多罪,逋逃是信,是使。《诗》曰:赫赫宗同,褒姒灭之,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及秦所以二世而亡者,养生太奢,奉终太厚,方今国家兼而有之,社稷宗庙之大忧也。”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