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刘守光称帝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1月01日】

【原文】

燕王守光(1)尝衣赭袍(2),顾谓将吏曰:“今天下大乱,英雄角逐,吾兵强地险,亦欲自帝,何如?”孙鹤曰:“今内难新平(3),公私困竭,太原窥吾西,契丹伺吾北,遽谋自帝,未见其可。大王但养士爱民,训兵积~b,德政既?,四方自服矣!”守光不悦。

又使人讽镇、定,求尊己为尚父,赵王槠以告晋王。晋王怒,欲伐之,诸将皆曰:“是为恶极矣,行当族灭,不若阳为推尊以稔(4)之。”乃与槠及义武王处直、昭义李嗣昭、振武周德威、天德宋瑶六节度使共奉册推守光为尚书令、尚父。

守光不寤,以为六镇实畏己,益骄,乃具表其状曰:“晋王等推臣,臣荷陛下厚恩,未之敢受。窃思其宜,不若陛下授臣河北都统,则并、镇(5)不足平矣。”上亦知其狂愚,乃以守光为河北道采访使(6),遣阁门使王瞳、受旨(7)史彦群册命之。

燕王守光将称帝,将佐多窃议以为不可,守光乃置斧质(8)于庭曰:“敢谏者斩!”孙鹤曰:“沧州之破,鹤分当死,蒙王生全,以至今日,今日敢爱死而忘恩乎!窃以为今日之帝未可也。”守光怒,伏诸质上,令军士剐(9)而啖(10)之。鹤呼曰:“不出百日,大兵当至!”守光命以土窒(11)其口,寸斩之。甲子,守光即皇帝位。国号大燕,改元应天。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十八 后梁纪三》)

【注释】

(1)守光:刘守光(?-914年),深州(今河北深州)人,五代时期桀燕国建立者,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
(2)赭袍:唐天子之服。
(3)内难新平:刚平沧、德,擒刘守文。
(4)稔(音忍):积。
(5)并、镇:并,指晋王李存勖;镇,指赵王王槠。
(6)采访使:唐官。大唐盛世,置十道采访使,河北道为其中之一。
(7)受旨:官名。为崇政院官属,犹枢密院承旨。梁避庙讳,改“承”为“受”。
(8)斧质:同“斧钻”。用来斩首的一种刑具。
(9)剐(音寡):刮去骨头上的肉。
(10)啖(音但):同“啖”,以口咬物。
(11)窒(音至):阻滞不通。

【语译参考】

燕王刘守光曾经穿着唐朝皇帝所穿的赭红色袍子,回头对将吏们说:“现在天下大乱,四方英雄争霸,我兵马强壮,地势险要,也想自己称帝,你们看怎么样?”孙鹤说:“现在内部危难刚刚平定,公家私人财力物力都很困乏,太原的晋主李存勖窥伺我们的西部,契丹王阿保机窥伺我们的北部,匆忙谋划自己称帝,未见可行之处。大王只要尊养读书人爱恤百姓,训练军队积贮粮食,修行德政,四方自然归服了。”刘守光听了很不高兴。

又派人去暗示镇州王槠、定州王处直,要求他们尊奉自己为尚父,赵王王槠把这件事告诉晋王李存勖。晋王勃然大怒,准备讨伐刘守光,手下的众将领都说:“这个人作恶到极点了,应当诛灭全族,不如假装推尊他为尚父来加重他的恶行。”于是和赵王王槠及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振武节度使周德威、天德节度使宋瑶,六个节度使共同奉上册文推尊刘守光为尚书令、尚父。

刘守光仍然不醒悟,以为六镇节度使真的畏惧自己,更加骄横,于是上表给后梁太祖,说:“晋王李存勖等人推举我,我受陛下的深恩,没有敢接受。我私下考虑合适的办法,不如陛下任命我为河北都统,那么并州、镇州就不值得去平定了。”后梁太祖也知道刘守光狂妄愚昧,于是任命刘守光为河北道采访使,派遣阁门使王瞳、受旨史彦群前去册封他。

燕王刘守光将要称帝,将领们多私下议论,认为不可以,刘守光于是在大厅里放上刀斧和砧板,说:“敢進谏的斩首!”孙鹤说:“沧州被攻破的时候,孙鹤本该当死,全靠大王才保全性命,一直活到今天,我今日又哪敢贪生怕死而忘掉恩情!我认为今天称帝是不可以的。”刘守光大怒,把孙鹤按在砧板上,命令军士割下他的肉来吃。孙鹤大声叫喊,说:“不出一百天,大军就要到来!”刘守光命令军士用土塞住他的嘴,将他一寸一寸剁掉。十三日,刘守光即皇帝位,国号大燕,改年号为应天。

【研析】

是否能当皇帝,还得有皇帝命,获得人民拥戴,才能享此福分。而刘守光是一个荒淫暴虐、无德、愚昧刚愎的败家子,不但不知反省,还穿着皇帝所穿的赭红色袍子,一心一意想着皇帝梦。孙鹤对他提出谏言,可谓忠言逆耳,惹得他不高兴。又派人去暗示赵王等,于是六镇节度使,使了个骄兵计,推尊他为尚书令、尚父,而他简直是愚昧无知到极点,真以为别人怕他,更加骄横。周遭的将领,旁观者清,也认为他要称帝是不宜的,此时孙鹤又放下生死复谏,但碰到如此执迷不悟的人,大家只能徒呼奈何!

刘守光毕竟不是以德化民而来的,无法深植人心。所以他建立桀燕后,即不断受到晋王李存勖的攻击,应天三年(913年),晋军攻陷幽州,俘获被囚禁已久的刘仁恭,而刘守光逃亡后不久亦被擒。刘氏父子被李存勖献于晋国太庙,李存勖并监斩刘守光,刘守光至死仍求饶不绝。距离他911年正式称帝,913年被擒灭亡,只做了短短两年的皇帝梦。

【延伸思考】

1.孙鹤明知不可而为之,如果是你碰到如此被权利冲昏了头的长官,你会如何对待?
2.多行不义必自毙,恰是刘守光的最好写照,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物同他一样吗?请提出与大家分享。
3.晋王他们使了骄兵计,以加重刘守光的恶行。你认为他们此举恰当吗?为什么?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64)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今注》(十四)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3.《白话资治通鉴》(第十八册)沈志华 张宏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4.《资治通鉴轻松读》4 欧惠章编写 希代书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