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王."苦辞侍郎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12月12日】

【原文】

帝欲以."(1)为侍郎(2),苦辞不受。或劝."勿自疏(3)。."曰:“我少年以来,阅要人(4)多矣,得志少时(5),鲜不颠覆(6)。且吾性实疏缓,不堪时务(7),人主恩私(8),何由可保!万一披猖,求退无地。非不好作要官,但思之烂熟耳!”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八.陈纪二》)

【注释】

(1)."(音希):王."。北齐亡,周武帝以."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隋开皇元年,卒于洛阳,年七十一。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2)侍郎: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3)勿自疏:不要自己与皇帝疏远。
(4)阅要人:阅,览。要人,位居权要的人。
(5)少时:不多时。
(6)鲜不颠覆:很少有不倾败者。
(7)不堪时务:不堪担当时务。
(8)恩私:恩惠私宠。

【语译参考】

齐主高演想任用王."为侍郎,王."苦苦推辞不接受。有人劝王."不要自己和皇帝疏远。王."说:“我自从少年以来,眼见过位居权要的人太多了,得意过不了多久,很少有不颠覆败亡的。况且我生性其实很疏懒,举止缓慢,不堪担当繁重的事务,皇上的恩惠私宠,无从得以长保!万一失宠翻脸,想求个退路都没有地方。不是我不爱任高官要职,只是我想得太透、看得太穿罢了!”

【研析】

步步高升是有志仕途者梦寐以求之事,哪个当官者不想有更高的官位,握有更大权力,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呢?几乎一般人很难跳脱名利的枷锁。但我们看到王.",高演要任用他为侍郎,他却苦苦推辞不接受。因为他自年少以来,已见识过太多要人,他们的风光,如昙花一现那般的短暂,既然非长久之物,何必去追求呢?何况万一搞不好,还丢了身家性命呢!所以他毅然决然地推辞不接受。换句话说,他淡泊名利,洞澈官场的是是非非,觉得短暂的享受不值得去追求。也因为他想得开、放得下,所以能活到七十一岁高寿。因为远离是非圈,清心寡欲,无形中增加了寿命。王."此一苦辞侍郎的抉择,或许当时的人不太了解,会以为他傻,但日后终将证明,他此一抉择是理性而睿智的。

【延伸思考】

1.对高官利诱,能不为所动者,需要有相当的勇气。历史上还有哪些人也是如此,请再找一个与大家分享他的故事。
2.了解自己,为自己铺陈最合适的道路,是我们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你是否想过,你最适合从事那哪类型工作?
3.王."推辞侍郎官,在于他看得透,也了解自己的能力。反之,若不自量力,勉而行之,会出现什么窘境呢?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39) 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今注》(九)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3.《白话资治通鉴》(第十一册)沈志华 张宏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