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的一点理解

大法学员


【正见网2008年12月02日】

我接触中医也有几年了,由于以前学习知识采取的是西方科学的先定义再推理、先观察再归纳的模式,对中医感到一片迷茫,因为中医越是重要的概念越没有明确定义,没有有形的“实体”。所幸有缘修炼了法轮大法,才发觉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观念,慢慢对中医也有了与以前不同的认识。

现在科学认识的提高是不讲求学习人心态的纯正、道德的升华的,只要推导无误、操作无误,谁都可以根据书本复制出它的结果。而以前各行各业不是这样,他讲究“师父领進门,修行在各人。”讲求技艺的提高。而提高技艺的关键不仅是师父教没教你高级的东西,而是你能不能领会能不能掌握高级东西的问题,那一个人的境界、心态、道德水准就非常重要了。

传统文化讲究“象”与“数”。“象”是怎么回事呢?我领会到不是你翻开中医书抠字眼按图索骥看到的就是真相,这只是目前境界的感性认识,你必须得从中体悟到里面蕴含的“数”,姑且说“规律”吧,才能发现其实还有真相。好比演奏同一首曲子,技艺提高了听起来就是不一样。这才是真正能使人得到升华的科学。

“数”是怎么回事呢?我领会到太极不单单是太极,生命不是静止的,不会停留在一种状态,太极由阴阳构成,会生两仪,就变成了两种状态;两仪还由阴阳构成,又会变成四种状态,同样又可以演化成八卦八种状态等等。就像一个表盘的刻度越分越细,时间指示也越来越精确。中医的辨证,其实就是确定人体、疾病处于哪种状态,俗语说“能掐会算”,表现了古代人利用手掌面四指关节定转盘,大拇指做指针推算事物状态的办法。转盘屡屡出现在中医古籍尤其是运气书籍中,今人还嫌多事、费解,据我个人理解是中医理论最关键的东西之一。

那循环的周期不只是二的倍数啊,还有三才、五行、六气、大七数、天干、地支、甲子啊等等。我领会到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互动还可以生出一个小太极出来。比如在太过、不及之间还有平运,在天地之间还有人,构成三才,而三才也由阴阳构成,又可以分为三阴三阳即六气;把角度从一维拓展到二维,又可发现在东南西北之间还有个中央,就构成五行……由奇数(太极)可得偶数(阴阳),由偶数(阴阳)可得奇数(太极),就可以推出包含各种状态的表盘出来。同样,三才也由三才构成、五行也由五行构成,这样也可以越推越复杂。

理论推导下去就发现一个问题,这样太庞杂了,人的头脑根本无法掌握。比如人由多少个分子,多少个原子构成的?而每个分子、每个原子就算只有高能级低能级两种状态,那人实际可能的状态就是二的多少次方,根本不可思议。这时候要真正把握问题又要由“象”来发挥作用了。中医讲古代名医扁鹊等饮用了“上池水”开了天目后就不再根据脉理来判断病情了,一眼望去,真相尽显,再复杂的病情也一目了然。所以说古代人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西方科学完全不一样,人不断升华不断升华,不仅可以认识规律,更重要的是可以开功开悟,直接看到真相。

大法还给我另外一个启发,那就是不能单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比如说名医陶弘景著名的《辅行诀》里面提到了用药,但他的五味配五行的规律却与经典看法不同。都认为是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可他的表述是辛属木、咸属火、甘属土、酸属金、苦属水。因为不好与中医现有理论整合,《辅行诀》不好懂,甚至现代有人借此散布中医五行学说并无定论,是牵强附会的迷信。修炼大法以后,我的眼界拓宽了。我发现生命过程既有阴又有阳,一个表现就是既有体又有用,阴阳属性是相反相成的,生命过程的体用也是相反相成的。一件无生命的工具,它具备的体就代表他提供的用。但对于生命运动来说,他的体必然要区别于他的用。比如种子体很坚硬,但它是为了保护即将发芽的幼苗,到了下一个阶段坚硬的外壳就得弃掉;又比如夏天枝繁叶茂,但它是为了保证秋天能结成硕果,否则徒然疯长也没什么用。光有体没有用不行,光讲用但没有体也不行。比如出拳首先要把拳头缩回来,否则就没有力量;又比如运动员不断锻炼身体,看似阳盛、很强健,但退役后运动量一下降,各种伤病就上来了,相反炼功人运动缓、慢、圆,看似不是在养阳是在养阴,却能祛病健身,达到纯阳的状态。所以说观察事物,可以立足于他的体,也可以立足于他的用,表述上就会有差异。五脏皆有阴阳,也就皆有补泻,比如说肝木是辛补酸泻,肺金是酸补辛泻,对应的就不止是一味了。所以说辛属木、酸属金完全是说的通的。就一年四季来说,也有体用,如果强调春夏是体、秋冬是用,那么木酸收、火苦燥体现的是体,金辛散、水咸润体现的是用;反之如果强调春夏是用、秋冬是体,就是《辅行诀》的说法。

这是从两仪分析,从三才分析,对应的就有三味,比如说肝辛补、酸泻、甘缓。从五行分析,对应的就有五味。陶弘景分析如下: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这看起来很不好懂,我理解他还是根据五行在推。比如说桂枝味辛、入肝木,辛属木为木主,那它可以补肝木之虚;蜀椒味辛、入心火,辛属木生火,那它可以避免心虚而火子盗木母之气;姜味辛、入脾土,辛属木克土,那它可以夺脾土为肝木所用;细辛味辛、入肺金,辛属木被金克,那它可以避免金实而克制肝木,相当于李代桃僵;附子味辛、入肾水,辛属木为肾水之子,那它可以代替肝木卫护肾母。比如说一个人在生活中要扮演很多角色,在父母面前是儿女,在儿女面前是父母,在太太面前是丈夫……不同场合表现好象不同,其实都是他,也就是说不同辛味药其实是肝木的不同分身。其它药可以类推。

那么中医就是通过补泻来纠正脏气的不平的。比如说小泻脾汤:
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者方:
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脾气实,表现是什么呢,土克水,会发现本来属于肾的水气被脾夺去了,水克火,脾胃会变得寒冷,脾主腹、脾主四肢,肚子、四肢都会冰凉,大便也会稀溏,甚至完谷不化;但脾胃之外水气反而不足,就可能会里寒外热。小泻脾汤遵循五行生克的法则,用水之木附子来帮助肾水复脾土之仇,用土之木干姜来泻脾土之实,组成了附子、干姜这一药对。那甘草有什么用?甘草看上去是避免脾土被削弱太过,肝木又来乘脾的,如同脾把妹嫁与肝为妻,既养了肝,又保了脾,更避免了助肝、助脾均可能带来的争斗。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案,相应的,根据个人对脏气的分析判断可以拟出种种药对和方子出来。正如陶弘景所言:“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小泻脾汤,就是《伤寒论》里的四逆汤,中医经典观点认为是阳微之极,火衰水盛、水来侮土,当急用姜、附回阳,甘草缓急。这也很有道理,其实就是一个角度问题。

以上只是我涉足中医目前的浅悟,不当不足之处请前辈指正。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