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用忠必须快除奸,容奸定会害忠臣

郑念行


【正见网2008年10月21日】

李沆,字太初,北宋沼州(治所在今河北广年)肥乡人。幼年好学,器度非凡。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72年),李沆中進士,踏入宦途。淳化二年(991年)升掌铨判吏部主官。宋真宗即位后,他又迁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一天,宋真宗垂问他:“治国应当以何事为先务?”李沆回答:“不用浮薄、阿谀、好事之徒,这最为紧要。”皇帝问:“你是指哪些人?”他说:“梅询、曾致尧等人就是。”后来,曾致尧做温仲舒的副官,巡抚陕西。他悄悄密奏朝廷,上疏称:“温仲舒不足以共事。”当时的轻薄之人,无不称快;但李沆却不高兴,于是改用他人,来辅助温仲舒,而罢免了曾致尧。李沆说:“不用良臣,奸佞必当道。要用良臣,必早除奸佞。”

皇帝曾经与他谈到唐朝君臣树立党羽,难以御制,终致王室衰弱,是由于奸邪难以辨别所造成的。李沆说:“奸佞之话,看似忠诚;奸邪之语,听似可信。像卢杞蒙蔽唐德宗,反而把忠臣李勉当作奸臣,就是这样的。”宋真宗说:“奸邪的人,虽然难以辨别,但时间长了,便自然败露。”李沆讲:“虽是如此,但仍须及早提防,及早将奸邪铲除。”

当时的驸马都尉官石保吉,请求做使一级的相官,皇帝与李沆商议。李沆说:“赏典之举,须要有所缘由,石保吉仅仅由于是皇亲国戚,而没有攻战的勋劳,就拜位台相,恐怕会引起朝臣非议。”过了几天,皇帝又再三问李沆,他还是坚持己见,后来终于使皇帝没有实现这个提议。

当时朝臣们喜用密奏,皇帝问李沆:“他人都有密奏,而唯独你不使用,这是为什么?”李沆回答说:“臣身位宰相,公事就公堂言说,有什么须要密奏的?做臣子而上密奏的,不是谗言,就是佞谀,这正是臣常常痛恶的,怎么可以效仿呢?”

丁谓原来出自寇准门下,是他的学生,后来官至参知政事,他事奉寇准极其谨慎。有一次在中书省会餐,寇准的胡须被肉汤弄脏了,丁谓赶紧站起身,为他慢慢地揩干净。寇准被他所迷惑,屡次向李沆推荐丁谓的才干,但李沆并不重用他。寇准问他为什么?李沆说:“看他的为人和表现,能够让他位居人上吗?”寇准说:“象丁谓这样的人,相公又怎么可能抑制他,而使他永远位居人下呢?”李沆笑道:“你以后后悔时,定会想起我的话。”后来丁谓得势了,果然与王钦若、曹利用等人互相勾结,为非作歹,并将寇准排挤出阁,多進谗言,致使寇准一再遭贬,死于遭贬谪的外地。寇准这才感叹:“李沆智辨忠奸,确有洞察秋毫之明啊!”

正是:

为官贵公正,
忠奸要辨明;
用忠必须快除奸,
容奸定会害忠臣。
历史教训深!

(事据《宋史.李沆传》、《宋史.寇准传》)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