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首部英雄史诗与传统文化(二):华抱山白日飞升――华夏正统文化不朽

三新


【正见网2008年10月07日】

一部汉族首部英雄史诗《华抱山》,就是一块巨大的汉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共产邪灵在中国人眼前挂了一副“唯物无神”的眼镜,弄得我们有时居然看不懂这块“活化石”了,譬如华抱山死后白日飞升的现象,就是一件需要仔细琢磨的事情。在揭示其背后的内涵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长诗中华抱山一生的行迹吧。

明朝(1368-1644)中叶以后至崇祯年间(1628-1644),天灾人祸、国乱家贫、民不聊生。江苏无锡东乡村民华太师造了一个亭子,取名“龙”亭――

“龙亭”名字传北京,
吓坏京城老皇身。
立派钦差传圣令,
方圆百里斩满门。

钦差未到乱纷纷,
男女老少吓脱魂。
亏得豆腐阿二人聪明,
豆腐干上“东亭”两字刻得清。

“勿叫‘龙’亭叫‘东’亭,
勿信豆腐可作证”。
钦差一看二想三糊涂糊里糊涂点头认,
“龙亭”一夜改了名。

龙亭一夜改东亭,
古吴梅里免遭斩满门。
但钦差传旨:斩首可免须谢恩,家家户户三日之内要交三两谢恩银,
超过期限要捉人。

穷苦的农户连吃饭穿衣都困难,哪里拿得出三两雪花银啊!于是鸭城村的农人华龙根在大年初一、妻子临产时被官府抓走,正在此时“哇”的一声,长歌主人公落地诞生。随着他“哇”的一声,鸟雀飞腾,鸡鸭叫鸣,天空滚乌云,满地黄沙滚,他父亲华龙根大吼一声,全身用力,“轧轧轧轧”麻绳铁链断成一寸寸,一群抓他的爪牙吓成了半死人。他冲進房门抱起儿子,刚出胎的孩儿伸出小手揩干父亲的眼睛。老族长带来官兵一百人,抓走了华龙根,扬言要把婴儿抛入河中心。

华公带领乡亲们来为婴儿庆三朝,并起名叫小龙。族长带人来要丢小人,看看难下手,便在大年初五凌晨,一群“豺狼”冲進门,抢走小龙。小龙娘走投无路,正想寻短见,忽见河里一群鸭子团团围住破袄,口咬、脚划送到岸边,突然风向一转,连东流的九里河水也改西行,把破袄送到岸脚根。小龙娘抱起破袄包着的小龙,华公赶来将他们母子护送到朱村。

小龙娘奶水不足,小龙食量很大从来吃不饱,但他好象懂得母亲的心,从不哭闹。奇就奇在三个月的小龙又胖又壮又机灵,还能四肢落地爬行。一天,四处寻不见小龙,忽见小龙口含母牛奶头伴牛困,朱公便日日挤牛奶给小龙饮,小龙日长夜大每天长一寸。小龙的奇事传出村,老族长又用毒计,指使走狗们乘农忙之机,将小龙偷走,闷死、捏死、踏死后抛上“吼山”喂虎豹狼群。谁知东风吹、春雨淋、春雷鸣,小龙竟然悠悠醒。他连滚带爬八方找母亲,满身粉碎满身血,鲜血染满乱石林。最后竟在山花丛中看到奶头,吃足吃饱伴奶困,醒来发现不是自己母亲,原来是山猪奶胀喂小龙,从此小龙便吃山猪、山羊奶甚至虎奶日长夜大,白天就和它们一起玩耍。吼山上出了个“野小人”的传闻,使华化、朱公和小龙娘上山寻找,“娘喊一声震儿心,娘喊二声震山林”,狮豹鹿兔牛羊猪狗竟伴着母虎身驮小龙来见娘亲。母子相抱,“百兽起舞百鸟鸣,百花齐放百草青。”小龙九死一生回朱村,神不知鬼不觉,朱华两村“穷苦人相助穷苦人”,守口如瓶。

小龙三岁起便拜朱公为师,朱公日教武艺夜教文,小龙过目不忘,真心练本领。软拳、硬拳、踏木桩、水面飞奔都学会,练石锁可以丢过桥墩胜过师尊,名声一大便走漏风声。县衙州府通令,华龙根做了“太湖小王”三次打官兵,要捉他妻子引夫君。族长领官兵包围朱村,幸亏华公赶到朱村叫小龙快藏身。官兵捉住小龙娘,朱公、华公带领众乡亲拿起锄头铁耙救苦难人。小龙娘“惜子爱夫护众邻”,一头撞在桥墩丧生。忽听官船船底一声“娘亲”,流星般从河底跳上桥墩,驮起母亲飞奔,眼睛一眨无踪影,吓得官兵走狗跑地求水鬼水神饶命。七岁的孩童在朱公帮助下埋葬了母亲,就想去找父亲。朱公已经获悉华龙根在太湖为救“太湖大王”之女丧命,大王派人送信,父亲教小龙要做公道人,并带来遗物玉鱼,若能配对就成亲。 小龙为了不再连累乡亲,也为了拜师学本领,决心离村远行。小龙人小志大,殷殷拜别母亲坟、拜别朱、华两公众乡亲,拜别吼山、鸭城、古吴梅里朱、华村:“小龙勿忘古吴养育恩”。

小龙到了武進,包裹又被偷去,他象海里无根萍,夜间树上眠、草里困,白天到庙会演武场里学本领,赛过日日换先生。肚里饥饿就跳入河滨捉鱼腥,活剥生咬囫囵吞,还捉了鲜蛇卖钱换鞋袜衣襟、两年勿吃熟食着地困,竟长得身强力壮如大人。元霄夜,有位武举人自称“天下无敌”,二更天摆摆台,以便打不赢时暗箭伤人。各路好汉心里明白,不愿上台。有人看不过去飞身上台,三十个回合不分高低,台下一片欢呼,武举人暗示手下人放冷箭,上台人一闪躲过,便像燕子翻身落地。原来此人就是到处寻找小龙的朱公,他一眼发现小龙,便对准小龙落下身。可是小龙看到师父受暗损,又听武举人出口欺人,便飞身上台,说明“不打擂台打不平”。武举一拳打来,小龙闪身,举人拳头打了板凳,惹得台下笑出声,小龙使出软拳、硬拳、变化无穷,打得武举人摇摇摆摆立勿定,鼻肿脸青难以招架,小龙却牢记师父教导,得尺退七寸,他退在台角说:下次再来比输赢。不料武举一一定要和这九龄儿童再比抱千斤石人,小龙心中有数,请武举人先抱。想不到武举人五年前抱石人出了名,如今吃喝玩乐伤了身,使出吃奶力气,石人纹丝不动。小龙大吼一声,抱起大石人,从南到北慢步行,再把石人放回原地。擂场上欢声雷动,看客们自发敲锣打鼓放爆竹。武举人如梦初醒寻小人,却已不见踪影,从此小人抱石在太湖周围出了名。

朱公和小龙在密林深处诉离情,叮嘱小龙一定学好真本领,近来官府要挖龙根,千万不可随便露名声。从此小龙吃尽千辛万苦拜求高僧,经严格考验,高僧收为关门弟子。他刻苦练功,学会了水上、湖底来回行,不走石径、不动松柏树叶飞上九龙山顶……等等软硬功夫。有一位来无踪去无影的女子,送他饭食、鞋袜、衣裤、照顾了他一年零。原来是被小龙父亲救出的“太湖大王”之女凤妹,专程寻找到小龙,最后将小龙父亲临终交给她的玉鱼取出来配对相认。小龙按师父嘱咐,除掉了祸害百姓已有300龄的鳝鱼精。他分十八顿吃了鳝鱼精后换筋换骨换了个人,长得背如墙壁胸如门,腿如钢铁臂如金,头如笆斗耳如升,成了个大头方耳的天门神。又遵师父之命,打胜了看不起中国人的德国洋人,抱起万斤假山,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华抱山从此出了名。

本来高僧还要教小龙练“辟谷”,但朱、华两公来报凶讯:皇帝下旨,派钦差、州、县三大人,包围朱、华村,限期三天交出龙根根。华抱山急急拜别师尊赶回朱、华村。正当第三天贪官下令泼油烧村,天空飞下龙、凤两人,除了贪官,留下钦差回京奏明昏君。龙凤两公在乡亲们胜利喜庆声中冷静地在大松林里议军情,“朝廷腐败贪官昏,一反到底才能生。”决定上吼山建立公道军。公道军立下“十公道”――

第一公道要平等,
勿许东洋、西洋欺压中国人;

第二公道要太平,
大官小官勿能贪财害百姓;
第三公道要济贫,
财主乡绅勿能盘剥穷苦人;

第四公道要公平,
肩担贩卖秤平斗满勿欺人;
第五公道讲理性,
军民人等勿能无理压善人;

第六公道耕读勤,
精耕细读耕读传家为根本;
第七公道敬老人,
小辈勿能打骂长辈老年人;

第八公道教小人,
教育小辈习文练武学正经;
第九公道夫妻亲,
夫勿嫌妻丑,妻勿嫌夫贫;

第十公道邻里亲,
银亲金邻篱笆紧野狗野猫钻勿進;
十条公道十条令,官、兵、仕、民都要遵,百姓初犯让三分,
官绅违反勿容情。

华抱山是在族长、贪官、昏君的残酷迫害下,在苦水里一步步成长的,至此逼上吼山求公道、公平。老百姓欢呼“历代换官勿换印,只有公道换乾坤”,华抱山得道多助,武举人、龙庙师尊、太湖三王都誓与公道大王共死生。他们大摆毒蛇阵、毒蜂阵、锯藤阵、芦苇纸船阵、白灰阵、草墩开花阵等等,计谋赛孔明,官兵二年三战四败。可是华抱山忒善心,凡求饶兵丁都放生。谁料,那些杀不眨眼的贪官混在小兵之中求饶逃了生,他们施毒计,不仅对吼山公道军,就连村里老百姓也断尽食粮,并在水里放毒。华抱山为了救众乡亲,给乡亲送粮送水,最后掩护公道军突围到太湖滨,自己孤军镇山三月零,华抱山和凤妹、四金刚、八将军一起战死山顶,老百姓上山来,看到了白日飞升的壮观景象――

说奇怪,话新鲜,
众人刚到山脚边,
吼山顶上神灵显,
好像到了活神仙。
百鸟飞鸣万蝶翩,
朵朵彩云耀山巅。

说奇怪,话新鲜,
众人抬头望山殿。
忽见抱山身骑金龙活龙现,
风妹身坐彩凤光耀眼。
金龙彩凤摇头摆尾喜开颜,
众头领手执大刀和宝剑,
紧紧护卫在两边,
彩云飞船送上天。

从华抱山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与水浒的区别,《水浒传》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农民起义,可是华抱山的故事只是套着“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表皮,魂魄上终究是大异于水浒,首先:华抱山,又名华小龙,其父华龙根,其子华龙龙,华者,华夏,龙者,龙的传人,华抱山虽是实有其人,但是华氏家族的姓名在史诗中被有意识的灌注了更深的内涵――华氏家族象征着华夏民族,代表着龙的传人,那么发生在华氏家族那里的事情就不是宋江晁盖之流所能比拟的。其次:人们所谓的神话色彩在史诗中比较浓重,但是与其说是神话色彩,还不如说是华抱山以较大篇幅表现了华夏民族人民对神佛的信仰,即使吴承恩写西游记师徒四人,腹内早已不以三徒弟为实有,而《华抱山》的歌唱者吟唱华抱山的半神特性,无论是生前万劫不死的奇迹,还是死后白日飞升的神妙,心中并无一点虚妄之想,差不多都觉得这的确是华夏神州该有的事实。这也是与水浒相区别的很重要一点。再次:华抱山虽然以暴易暴的组建了“公道军”,但战场上“忒善心,凡求饶兵丁都放生”,符合《道德经》所谓: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的准则,仔细品味华抱山作为,史诗重点表现了他的“德”,对人有德行,建军有德政,“十公道”倡导“平等、太平、济贫、公平、讲理性、耕读勤、敬老人、夫妻亲、邻里亲”,建军宗旨是“历代换官勿换印,只有公道换乾坤”,公道换乾坤的意思就是行政手段永远只能治标,修德天下方能治本。

对神迹的描写如日,对仁义道德的表现如月,日月之辉,照亮这部史诗,实为汉族正统文化之不可多得的教科书。 如前所述,华氏家族既然已经是华夏民族的象征,重德敬神的华抱山白日飞升,其背后的内涵也就昭然了:飞升也即不朽,不朽乃是华夏正统文化的精神不朽。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