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宇文泰重用苏绰(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10月07日】

【原文】

泰(1)用武功苏绰(2)为行台郎中(3),居岁余,泰未之知也,而台中皆称其能,有疑事皆就决之。泰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议之。出,以告绰,绰为之区处(4),惠达入白之,泰称善,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且称绰有王佐之才,泰乃擢绰为著作郎(5)。泰与公卿如昆明池(6)观渔,行至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泰召绰问之,具以状对。泰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应对如流。泰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7)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事,卧而听之。绰指陈为治之要,泰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8),语遂达曙(9)不厌。诘朝(10),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11),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绰始制文案程序,朱出、墨入及计帐(12)、户籍(13)之法,后人多遵用之。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七・梁纪十三》)

【注释】

(1)泰: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
(2)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北周武功(今属陕西)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父协,为武功郡守。
(3)行台郎中:行台属官,郎中本为六部各司的主官,因行台可别置官属,形同丞相府,故有行台尚书、行台郎中之设。
(4)区处:各别处置。
(5)著作郎:秘书省属官,职掌编写国史。
(6)昆明池:汉武帝时所开穿,今已涸,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南。
(7)网罟(音古):捕捉鸟、鱼的网状工具。
(8)泰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胡三省曰:“初卧而听,继起而整衣危坐,又不觉膝之前席,盖绰之言深有以当泰心,久而愈敬也。”古者席地盘膝而坐,移身就客,则膝脱席而前,故曰前席。
(9)曙:天刚亮。
(10)诘(音结)朝:第二天早上。
(11)大行台左丞:大行台属官,左丞本为六部尚书副职之一,与右丞分掌庶务。
(12)计帐:就是现在所谓的预算。
(13)户籍:登录户口之簿籍。

【语译参考】

宇文泰任用武功人苏绰为行台郎中,一年多以后,宇文泰对苏绰还不大了解。但是行台官署中的人都称赞他有才能,遇到有疑难的事都去找他帮忙解决。宇文泰与仆射周惠达讨论事情,周惠达不能回答的,就请求允许他出去跟别人商议。周惠达出来后告诉苏绰,苏绰为他分析解答,周惠达進入后按照苏绰的分析做了回答,宇文泰觉得很好,说:“是谁和你做出了这番分析解答?”周惠达说是苏绰,并且称赞苏绰有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才能,宇文泰便提拔苏绰为著作郎。

宇文泰和公卿一起到昆明池观赏捕鱼,走到汉代传下来的仓池时,回过头来询问左右随行人员,没有一个知道仓池的情况。宇文泰把苏绰叫来询问,苏绰一一作了解说。宇文泰很高兴,就接着询问天地万物最初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历代兴盛灭亡的经过,苏绰始终对答如流。宇文泰与苏绰一道骑马慢慢并行,到了昆明池,竟然没撒网就返回了。于是把苏绰一直留到晚上,就一些军政大事征询苏绰的意见,苏绰讲述,宇文泰躺着倾听。当苏绰分析陈述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时,宇文泰从睡榻上起来,整理好衣服端正的跪坐着,不知不觉中双膝移动到坐席的前端,两人一直谈论到天亮毫无厌倦。

第二天早上,宇文泰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奇特的人才!我正准备让他担任重要的政务。”随即任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掌管机密大事,从此苏绰越来越受宇文泰宠信。苏绰开始制定文书案卷的程序格式,如用红笔批出、墨笔签收,以及计帐、户籍等方面的法规,后世的人们大多沿用他这些程序和法规。

【研析】

西魏建立后,宇文泰成为大丞相,他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奠定宇文氏在关中的基础。任用苏绰等人改革,使西魏更强盛。甚至攻入南梁的成都,夺取西川盘地,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及统帅。而苏绰则是西魏政治家、散文家。早年因从兄苏让荐举,被宇文泰任命为行台郎中。刚开始,宇文泰对他也不甚了解,但发现行台官署中的人有问题都去找他解决,周惠达称赞他有成就帝业才能,才逐渐重视苏绰,再经过几番测试,发现他熟知历史,所提问题均对答如流,陈述有条不紊,深深被他的谈话内容所吸引,觉得他真是个奇才,遂重用他,任他为大行台左丞、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等职。苏绰也不负他所托,对西魏贡献良多,如:制文案程序、计帐及户籍之法、革晋代以来文章浮华之弊,仿《尚书》作《大诰》,而最有名的当属作“六条诏书”,为西魏及北周施政的纲领。

【延伸思考】

1.从哪几点可看出,宇文泰深深被苏绰的谈话内容所吸引?
2.苏绰乐意替人解决难题,周惠达向宇文泰举荐苏绰,他们同朝为官而能相互欣赏,实属难能可贵。你从他们的行为,学到什么?
3.你曾经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经验吗?若有,请你向大家推荐分享此人的才华。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37) 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今注》(八)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3.《白话资治通鉴》(第十一册)沈志华 张宏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