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千家诗》 七绝(十八)上高侍郎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2月13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shàng gāo shì láng
上高侍郎

gāo chán
高 蟾

tiān shàng bì táo hé lù zhòng,
天上碧桃和露种,
rì biān hóng xìng yǐ yún zāi 。
日边红杏倚云栽。
fú róng shēng zài qiū jiāng shàng ,
芙蓉生在秋江上,
bú xiàng chūn fēng yuàn wèi kāi 。
不向春风怨未开。

ㄕㄤˋㄍㄠ ㄕˋㄌㄤˊ  ㄍㄠ ㄔㄢˊ 
上高侍郎 高 蟾

ㄊㄧㄢ ㄕㄤˋㄅㄧˋ ㄊㄠˊㄏㄜˊㄌㄨˋㄓㄨㄥˋ,
天上碧桃和露种,
ㄖˋㄅㄧㄢ ㄏㄨㄥˊㄒㄧㄥˋㄧˇㄩㄣˊㄗㄞ 。
日边红杏倚云栽。
ㄈㄨˊㄖㄨㄥˊㄕㄥ ㄗㄞˋㄑㄧㄡ ㄐㄧㄤ ㄕㄤˋ,
芙蓉生在秋江上,
ㄅㄨˊㄒㄧㄤˋㄔㄨㄣ ㄈㄥ ㄩㄢˋㄨㄟˋㄎㄞ 。
不向春风怨未开。

【作者】

高蟾,唐河朔间﹙今河北一带﹚人,生卒年不详。干符三年﹙公元876年﹚進士,官至御史中丞。生性倜傥离群,崇尚气节,所作的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有诗集一卷传世。

【注释】

﹙1﹚上高侍郎:《唐才子传》题为上马侍郎。
﹙2﹚碧桃:桃子的一种,因果实成熟后呈碧绿色,所以称为碧桃。
﹙3﹚杏:植物名,落叶乔木,春月开花,色白带红,故有红杏之称。果实可食用,种子称杏仁。
﹙4﹚芙蓉:荷花的别名。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大而圆,夏天开大形美丽的花朵,呈淡红或白色,结的子称莲子,地下有根茎,称为藕,均可食用。

【语译】

天上的碧桃是和着露水种下的,太阳边上的红杏是依着云霞栽植的。生长在秋江里的芙蓉花,虽然春风没让它绽放,却也没有抱怨。

【诗中有话】

这是一首反映事实和自我期许的诗。反映的是科举考试的方式不公,期许的是对自己的要求。唐朝的科举,未考之前要先呈送平日所作的诗文给达官贵人评阅,请求推荐,否则难以录取。这样的取才方式,对那些没有权贵作背景而又有才气的穷困子弟来说是不公平的,他自己也是受害者,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呈送给高侍郎﹙侍郎是官名,为唐朝省或部的副首长﹚,向他反映制度的不公,他期待的是制度的变革,希望给大家一个公平的立足点。但是他并不鄙视、否定那些士子,他以“天上碧桃”、 “日边红杏”来形容那些有权贵照拂的士子,他们因为有特殊的环境,可能很容易的就获取功名,但这是制度造成的,拿“碧桃”、 “红杏”来形容,还是有肯定的意义。

叙事平实是“真”,用字平和是“善”,诗人用这两个原则把一件极度不公的事,以对事不对人的方式作了妥当的陈述,可看出诗人待人处事的厚道之处。对于自己,他以“秋江芙蓉”来自况,虽然处境不佳,依然自许是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既不向环境低头也不怨春风未开,他对自己有信心,不忮不求,这是“忍”的功夫。从这篇诗文来看,他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深具智慧,他已悟出凡事不能外求,不能妒嫉,不能埋怨的道理,所以写出的文章不但没有不平之气,反而更展现了宽容的心胸,这是智慧圆融成熟的表现,诗人在次年得以登科,应该是实至名归的结果。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