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心中的宝塔(1) 倔强的白老先生

屠龙、孟圆编辑整理


【正见网2006年11月17日】

目录

第一章 老白家的那些事儿

・倔强的白老先生
・将门虎子
・成长的烦恼
・寒窗苦读
・人大点滴

第二章 归正

・破迷
・姻缘
・正念宝塔
・悟
・觉

第三章 艰难岁月

・回京
・温情
・如此培训
・炼艺陶情
・抗争
・手足情
・慈母泪
・魔鬼的狰狞
・挫折
・反击
・女儿歌
・阴谋
・阳谋
・季蕾
・永不低头
・伤痕累累的大雄
・白家近况

少华的诗

==========正文==========

第一章 老白家的那些事儿

心中的宝塔(1)――倔强的白老先生

提起老白家,在黑龙江省桦南地区没有不知道的。

老白家在那地方扎根已经有四十年了。白老先生叫“白仃”,58年相应“党的号召”,“建设北大荒”来到黑龙江省桦南地区八五九农场林区。和白老先生一块儿来的当官的当官,回城的回城,论起资格来,老白家在这小地方也算资格最老的啦。

白老先生祖籍常州武進,1926年生人。从小是读圣贤书长大的,那些书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个性清高,从不违心说话,在“领导”们看来,这人是出了名的倔脾气。

中共建政后,白老先生被划为中农出身,因为出身不够“红”,所以白老处处都得小心从事,可自己又不会也不愿违心说话,于是扬长避短,就到南京军事学院政治部美术组工作边学边创作,那个地方不是个重要部门,平常“领导”也不太关心,所以只要专心画画就行了,在那儿工作可以少和“领导”们打交道。

一腔热血响应“党的号召”的白老先生离开条件优越的南京,来到北大荒。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在艰苦环境中,白老先生还是有所作为,广袤的北大荒独特的自然风光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也为他成为一代画派的开创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六零年,白老先生的版画作品《第一缕炊烟》,《林海冬运》等参加画展,一路从林场到牡丹江市,周游全国,还上了《人民日报》、《北京晚报》,最后这些版画坐上飞机到东南亚和欧洲展出了一圈。他的版画作品在世界各地的画展中受到好评,很快被吸收为画家协会会员,是整个桦南地区当时唯一的画家。从他们那批画家开始,艺术界就有了一个新的流派“北大荒版画”。他的绘画创作的体会《灿烂的艺苑之花――回忆八五九农场举办大型美展》也保留在了黑龙江的文史馆里。

人出了名,干部们就想拉他入个“党”,给“党”增光,这也算他们的“政绩”。可白老先生“不识抬举”,表现冷漠,一点也没有领导们期待的受宠若惊的感激,潜心创作的他对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搞好“党群关系”一窍不通,和中共的党文化氛围格格不入,再加上他个性耿直如初,接触得多了,那些地方上的“领导”们也都领教了他的直率。

“领导”们对白老虽然很不满意,但又要利用他的才能,所以要搞宣传的时候,就想起他来,用完了就放在脑后。几十年下来,别说升官,白老先生就只在普调工资时涨过两回工资。家中生活自然清贫。

对清贫的生活白老倒是不以为意,常给家人和朋友讲一个故事:“古时有个清贫的有德之人,也很有学识,朋友到他家,看到他午睡时,被子短的没盖住脚,天气又冷,就劝他。‘你把被子斜着点盖,不就行了!’他说:‘斜(邪)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

“白仃”是他的艺名。因为白老先生德高望重,很多有艺术追求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身边有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以白老先生取《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的意思,给自己起名“白仃”。

(待续)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