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蒹葭》―遵循正道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6年10月29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解题】

本篇《 蒹葭》选自《诗经》, 关于《诗经》,参考文化课教材(高级):《黍离》—— 无德而不得。

【原文】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3),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4),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5),白露未晞(6)。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7)。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8)。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9)。

蒹葭采采(10),白露未已(11)。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12)。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13)。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14)。
【注释】   
(1)蒹葭(jiān jiā):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2)伊人:那个人。
(3)溯洄 :逆流而上。从:追寻。
(4)溯游:顺流而下。
(5)凄凄:茂盛的样子。
(6)晞(xī);干。
(7)湄:岸边。
(8)跻(jì):登高。
(9)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10)采采:茂盛的样子。
(11)已:止,干。
(12)涘(sì):水边。
(13)右;弯曲,迂回。
(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参考】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慕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似乎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生水畔,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慕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登攀。
顺流而下去追寻,似乎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慕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险难觅。
顺流而下去追寻,似乎就在水洲里。

【原文研析】

这首诗里“伊人”反复出现,“伊人”是谁?围绕着这个问题,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伊人”是“周礼”或者贤人,此诗内容就是讽喻君王,应遵循正道得众、恢复周礼治国,这种看法以《毛诗序》为代表;一种认为“伊人”无非就是情人 眼里的心上人,此诗就成了一首恋歌,持有这一看法的大多数是现代人。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学说的核心在于仁义道德,节制情感也是一种道德修养,所以在宣德与抒情上,更重视宣德,《诗经》的许多篇章如 果都停留于字面上去读成了爱情诗的话,《诗经》就失去了“诗教”的作用,所以从这一点看来,说《 蒹葭》是一首恋歌,是不恰当的。实际上,静下心来,从当时的文化风尚、教育方式出发来理解,这一首诗当然不是恋歌,而是讽喻君王遵循正道的诗,正象《毛诗 序》所标明的那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那河边的芦苇,茂密苍青,那露水珠,晶莹透亮,已凝结成白白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气,那茫茫的秋水泛起侵人的寒意。“我”时而静立,时而翘首,时而徘徊,时而追寻,在思慕追寻着那个“伊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儿的张望、寻求。“伊人”, 是我日夜思慕难以忘怀的贤人。“所谓” ,意思是治国贤人不仅常在我心,还经常被我念叨在嘴上,然而现在“伊人”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可望不可及。

“溯 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沿着河边逆流追寻,道路艰险而又漫长, 由于不遵循正道,不行周礼,所以贤人们离我远去,不愿归附;但如果我顺流而行,就会看到缥缈的“伊人”,这个时候突然显现,并且显现在最为显眼的“水中 央”,这是因为遵循了正道,恢复了周礼,贤人们前来归附,熠熠生辉的来到我的视野中心。

遵循正道,贤人归附,国家之幸,人民之福,这样的好 事怎能不反复咏唱,所以诗的二、三章重章叠句,反复咏唱此事,还是那样茂密苍青的芦苇、晶莹透亮的露珠,还是那口念魂牵的贤人在水一方,还是遵循了正道, 恢复了周礼,使那久寻不得的贤人们赫然出现,而且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水中坻”、“水中沚”)。韵律是和谐的、节奏是铿锵的,秋景是清丽的,言辞是单纯 的,歌者怀带一片良苦用心,闻者当不可不深长思之。

这首诗不是恋歌,但象这样的诗可以有着恋歌的外在形式。为了使我们不被类似的表象所迷惑,我们再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第一这是古人普施道德教育的一种智 慧,深远的东西用浅近的东西来比喻,抽象的东西用具体的东西来表现,从而令德化之功落实到最底层,把教育实效带给更多的人。古人拿“怀瑾握玉”、“ 蕙心纨质”、“ 精金良玉”来比喻人的道德高尚,与这里的拿意中人比喻贤人、拿顺流而行比喻遵循正道,其用心与手法全然相同。屈原在长诗《离骚》中,也不时的用爱情的心理 来刻画自己对君国的忠诚和眷恋之意,“美人”“闺中”等字眼都别有深意,并非直述个人的悦乐。 第二今人读诗容易随心而化,今人往往以现代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把现代人的喜好与风尚套在古诗上,硬是读出一首古人写就的现代诗来。就象张果老倒骑驴所喻指 的,时代前進了,但是现代人的思想标准却后退了,滑坡了,如果把我们现在的道德水准带到古人的作品中去,就会闹出一些笑话来,比方说《 蒹葭》这样一首诗,要说跟爱情有关,顶多也是在爱情诗的形式里装着道德教育的内容,如果有人不假思索的把他读成爱情诗,那岂不是买椟还珠了吗?

【诵读时间】

诵读三遍(可分组连续诵读。)
停顿参考(“/”表示稍作停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以下两节相同) 

【阅读延伸】

《越人歌》

《越人歌》是一首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民歌。公元前 528年,楚国令尹鄂君子皙举行舟游盛会,百官缙绅,冠盖如云。在盛会上,一个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歌是用壮语唱的,歌的内容子皙自然不懂,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就翻译成汉语道: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中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意思是说: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我驾着小舟在江心漂流。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我竟然能与王子同舟。
承蒙王子看得起啊!不因我是舟子而将我责骂嫌弃。
我心如此紧张而思绪难宁,因为我居然看到了王子!
山上有树木,树木上有枝(知),
心中如此喜欢王子啊,王子却不知。”

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越人身上。

《越人歌》清楚表达了越人对鄂君的感戴,说明楚越人民的亲密关系。但是这首歌被今人视为爱情诗,加以传唱。人们最近把《越人歌》的壮语原文翻译出来,是这样的:

“今晚是什么佳节?舟游如此隆重。
船正中坐的是谁呀?是王府中大人。
大人接侍又赏识,我只有感激。
但不知何日能与您重游。
我内心感受您的厚意。”

这就更加证明《越人歌》是一首礼仪诗,而不是情诗,现代人把它读成了情诗,那是现代人的事,现代人不理解古人的地方多着呢。

《九歌》

屈原的《九歌》是楚国祭祀用的乐歌,但是《九歌》在今天很多人把它读成爱情诗。《九歌》共十一篇,基本按祭祀的顺序排列,以众神之首的《东皇太一》的颂歌 开始,用送神曲《礼魂》结束。这些古乐歌相传是夏代的君主启从天上得来的,一直在民间流传,屈原晚年放逐在沅、湘流域,对《九歌》做了加工整理,但其祭神 的本质并没有变,是人的观念变了,因而不知不觉中就把人对神境的渴慕读成了人对心上人的思恋。

楚国民间,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 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敬慕之深意。他们借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反映人对神境的向往。

【心得交流】

①你能举出一些用追求意中人来比喻追求理想的例子吗?
②幼儿园里的阿姨用小孩子的口吻教学,其用心与《 蒹葭》在哪个地方相似?
③你认为人们把《 蒹葭》读成爱情诗是好事还是坏事?

〔教师引导〕

在我念大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叫我终生难忘,我的一个姓邹的女同学,趁大家考试的时候从六楼上跳下来自杀了。原因是她被男朋友抛弃了。这位邹同学在 大学一年级就和熊同学谈朋友,同進同出,形影不离,好得不得了,甚至一起租房子住。可是到了大三同学们就感觉到他们的关系紧张了,原来熊同学又跟另外一个 女生好起来了,邹同学悲痛不已,决心用死来惩罚变心的男友,结果就从宿舍楼的六楼跳下去了。

这位邹同学的母亲闻讯,如雷轰顶,倒在了地上;老师们叹道:“白头发人送黑头发人,人生的大不幸啊!”那位熊同学听到昔日活生生的女友突然跳楼摔死,懊悔 震惊得患了健忘症;熊同学的父母来到学校,到孩子的班主任家里,坐在那里一声也不吭;班主任也只有叹气的份;班主任的年纪老迈的母亲也在一旁伤心落泪;邹 同学的老乡聚集起来在开不开追悼会的问题上,与校方又产生了争执……

是谁把事情弄糟了呢?邹同学吗?熊同学吗?他们当然有过失,但是他们毕竟是学生,是受教育者,恋爱的经历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学做人的过程,可是如果本 来没有得到好的道德教育,没有在好的道德教育中学会节制,学会宽容,没有学会把男女之爱扩大为对家族、对学校、对社会的爱,没有学会把生命的福祉同那永恒 的人类及天地联系起来,从而犯了过失,酿成了悲剧,我们又怎能一味的怪他们不懂事呢?他们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嘛。教育者也有很大的责任。

那又是谁把教育搞糟了呢?是现代人的观念上有盲点,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太注重现实的物质利益与感官享受,自我克制少了,利他主义的爱少了,心胸变狭窄 了,看不到做坏事的后果,从而带来教育上的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把学生引向了越来越狭小的空间,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功利的学生,离真正的幸福也就越来越远。 所以,古人在诗歌当中劝谕人们遵循正道,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重,不是无益的空话虚文,而是真正的在为人们着想啊。

【参考资料】

《易经》的比喻:

《易经》:“夹河为婚,期至无船,摇心失望,不见所欢。”这一个意象非常类似《 蒹葭》,但它是用来说明易理的,不是歌咏婚姻爱情的。

佛教的比喻:

《法华经》中,佛陀用火宅、牛车、大雨等等多种浅近的比喻来向世人解释佛法,使得智力较低、悟性较差的人能够了解与接受。

《杂阿含经》:“邪见者非彼岸,正见者是彼岸;彼岸者譬无余涅磐,河者,譬三爱,筏者,譬八正道。”此处将“正见”比喻成“彼岸”,“ 三爱”比喻成河水阻隔,手法和《 蒹葭》相同。

外国史诗的比喻:

◆ 但丁的《神曲》: 但丁的这部作品,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比较清楚的,即人经过了迷惘和苦难,到达了真理和至善的境界。同中古时期的其它作品一样,字里行间充满了寓意和象 征。黑暗的森林象征着意大利的现实,维吉尔象征哲学,贝雅特里齐象征信仰。贝雅特里齐是诗人但丁生前的心上人,但是在诗中却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象征着圣洁 的信仰。

◆歌德的《浮士德》

“一切无常事物,
无非譬喻一场。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而今如愿以偿。
奇幻难形笔楮,
焕然竟成文章。
永恒女性自如常,
接引我们向上。”
——《浮士德》结尾

“永恒女性自如常,接引我们向上”,“永恒女性”,在这里象征宽恕、慈悲和博爱,而“接引向上”,指难以达到和不可名状的神圣境界,但是有些人把“永恒女 性” 解释为科学,“接引向上”就成了科学的更高境界。这显然与作者的原意不符,是一种与误读《 蒹葭》相同的现象。

【温习要点】

(1)《蒹葭》的讽喻性。
(2)误读《 蒹葭》的原因。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