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摔琴谢知音

百志


【正见网2003年12月25日】

昨日一位朋友寄了一封电邮,里面引了《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一句话:“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此言触动我某根寂寞的心弦。

以前,我常常希望能有知音:闻琴声而知雅乐;手拈花能悟玄旨。不过,知音常常没有出现,于是只得关起门来自弹自唱,有时读读书,神交古代之贤人君子。

最严重的时候,常常会有莫名的乡愁。其实离家蛮近的,坐个车就会到。但还总是想回家,总觉得家应该是美好的,人与人不必多说什么,心有灵犀一点通。

以前密宗的密勒日巴修炼时,也是因为这种乡愁,离开上师,回家乡。

我蓦然领会,其实这些感觉都是自己的心所造成的,人去楼空,余音绕梁,都是一种痛苦的执著。李后主亡国之际,后庭犹奏别离歌,他只得挥泪对宫娥。

情啊!真该舍尽。

渐渐地我趋于平缓。于是,我写下了当时的感受:“学道莫愁乡,身似白云走;世人皆过客,如幻看乡愁。”

最近,我慢慢觉得,其实天下都是知音人,迷中觉醒,自能相聚。人们了不了解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了不了解别人!能不能真正为对方好。如果人人都能唱出他们的心声,我想,我离大自在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最近练合唱,我才发现过去的个人独唱,常常缺乏更大的包容,自然少有共鸣,难觅知音。于是,我尝试着与众人协奏交响。这时,我发现,天籁、地籁、人籁都容于一个境界中。

于是,白居易赠琵琶女的悲情与自怜,也从此烟消云散!

我看着指挥、听着别人的声音,唱准自己的每一个音符。我的心是愉悦的,边唱边听,边听边唱,曲分四部,各司其职,终于汇成一曲赞颂歌。

据说,人能听见的音波频率极为有限。

我猜想,更广大的宇宙运动,必然有我耳朵无法接受的声音。那么,我的歌声,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震动而已!

易经曰: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美好的声音,即使在黑暗的角落,孤寂地弹一个音符,都会有众多美好的声音与之合声。君子之雅乐,但思乐声之纯美,不愁无知音之相悦!

于是,我不禁感叹:伯牙兄,您又何必摔琴以谢知音呢?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