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州小记的一点感悟

新宇


【正见网2023年06月21日】

2023年2月去惠州,游览了其中的东平窑址。据称影响惠州文化两大盛事,一个是苏东坡寓惠,一个北宋东平窑。现在的东平窑址只看到一个牌坊,牌坊的两边有用围墙围起的“窑址保护区”,围墙里面看到的是坟地。没有什么好看的,然后就去了惠州博物馆,去了博物馆看到里面果然有东平窑址的相关介绍及其窑址发掘时的照片,从一些照片可以看到窑址被发现时如山岗一样堆满了破碎的瓷片。东平窑址所在地是东平半岛。

 
东平窑址

在惠州民间素有“有惠州就有桥东,有桥东才有惠州”的说法,桥东指的是桥东半岛,也叫东平半岛。

 
东平窑址发掘现场

东平半岛有“九龙、三象、二古窑”美誉。九龙指九龙岗、三象指三象岗。九龙岗、三象岗都是坟地,经历数百年的坟山,累计坟墓数万座。二古窑指东平窑(窑头山)与朱屋村北宋瓷窑。东平窑址的牌坊与立碑处恰恰也是一处坟地。其牌坊旁边的两处保护围墙里面便是坟墓。东平窑址位于桥东街道东平乡窑头村,朱屋村北宋瓷窑位于桥东街道东平乡朱屋村,都在东平。

 
东平窑址的破碎瓷片堆

“惠城区发现的宋代古窑址有桥东朱村窑址和东平窑等,以东平窑最为典型,也是惠州发现规模最大的窑址,面积约42万平方米,具有相当庞大的生产规模。据《惠州文物志》记载,东平窑头山北宋窑遗址(又称“东平窑”)位于惠城区桥东东平乡窑头村 ,由三处堆满瓷片的废窑构成“品”字形的山岗,当地群众习称“窑头山”,山高8.4至8.8米。范围600×700米。窑址于1976年9月29日底被惠州市外贸单位发现,同年10月广东省考古队进行发掘。

更为奇特的是,东平窑是建造在窑具碎瓷废品堆积层之上的,这在过去窑灶设计史上极为罕见,过去广东发现的宋窑一般都依山而建。

外贸单位发现这建造在窑具碎瓷废品堆积层之上的瓷窑遗址,窑址由三处堆满瓷片的废窑构成“品”字形的山岗。品字形示一个品字,意思是让人细品其中深意。大家知道在外贸的角度看,瓷器指的是“china”,即中国,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碎瓷片意味着“支离破碎的中国、支离破碎的中华文化”, 东平窑是建造在“窑具碎瓷废品堆积层”之上的,意味着根基被毁的支离破碎,中华文化的根基都被摧毁。窑址的发现与发掘的时间 ,刚好就是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1976年10月。 文革应验了这个,这里寓意是文革摧毁了中华文化摧毁了中国的根基。同时也寓意中共的统治使得中国支离破碎满目疮痍。

为什么说是中共的统治使得中国支离破碎满目疮痍呢?其一文化大革命是中共政权发起的;其二是东平窑址是以堆满瓷片的废窑的面目出现,瓷器在外贸的角度看是中国的象征,而东平窑也有它的特殊的寓意。

所以东平窑址被外贸单位发现,以堆满瓷片的废窑构成的山岗出现,寓意中共的统治摧毁了中国的根基,使得中国支离破碎满目疮痍。

东平窑址所在的东平半岛有“九龙、三象、二古窑”美誉。九龙岗、三象岗都是坟地,经历数百年的坟山。二古窑中的代表东平窑址牌坊与立碑处恰恰也是一处坟地。也就是说东平半岛体现的坟地,寓意为阴森的鬼灵之地。而东平窑址在东平半岛是代表性的存在,在东平窑立碑处的那些个坟墓就具有它代表性的意义。东平窑址的立碑处的坟地有烧窑人始祖张氏坟墓,坟墓里有块一米高的红砂岩墓碑,此墓碑(清道光二十五年,张氏后人修始祖墓时放入其中,就已经风化)仅可辨认“张太公”三字,其余字迹已无法识别。也就是说此碑只显示是红砂岩的红色与烧窑人始祖。 那么这一系列的坟地的展现,寓意的是中共是邪灵的代表,红色邪灵,在人间的表现是崇拜红色。在共产宣言中,就点明它们背后是幽灵。此幽灵的背后便是古蛇撒旦。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