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古寺:崇圣寺三塔

明心 整理


【正见网2004年07月21日】

大理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处的苍山中和峰下、崇圣寺内,是大理历史的象征,佛教盛行大理的见证,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三塔由一大塔和二小塔组成。三塔鼎立,气势宏伟壮观,为大理胜景之一。

三塔的主塔名千寻塔,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建筑,高69.13米,十六级,是我国偶数古塔中层数最多的一座。其造型风格与著名的西安小雁塔相似。塔身为环筑厚壁式结构,内壁垂直,上下贯通,设有木质楼梯,可以登上塔顶,从了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

主塔千寻塔矗立在两层高大的台基上,塔前朝东的照壁上题有“永镇山川”这四个苍劲有力的石刻汉字,每字高1.7米,为明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所写。之所以写这四个字,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大理地区历史上水患多,恶龙作怪,因此要治水就要先治龙,可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因此只要塔和塔上的大鹏金翅鸟存在,龙就不敢作恶,水患当然也就减少了。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地处边疆的大理地区已成为其版图,为了充分表达对这块版图的坚守之意,在屹立不倒的塔基上 “题字刻碑”就再合适不过了。

主塔南北边70米处各有一座八角形砖塔,每塔各十层,高42.19米,两塔顶处有三个互相衔接的铜制葫芦和伞形铜铃。据专家们初步断定,主塔--千寻塔建于唐开成年间,是南诏国第10代王劝丰右时(公元824―859年)所建,时为南诏国后期。南诏国中期崇佛之风兴起,到劝丰右时已达极胜,佛寺遍于云南内,有小寺3千,大寺8百。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就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当时,大理地区对观音崇拜极为胜行。

两旁小塔略晚于千寻塔,约于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建成。

据史料记载,建主塔时,唐朝曾派工匠前往指导,施工不用支手架,而采取建好一层,就在四周堆置泥土形成施工坡道的方法,故民间有“马驮砖石到塔尖”的传闻。主塔下面中央开券龛,内置大理石佛像一尊。两小塔雕有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

三塔已维修多次。在维修千寻塔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于1987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从塔中发掘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各种文物680多件,其中包括《金刚般若经》图卷《大陀罗尼经》等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的实物资料。
大理三塔有神奇抗震能力。据记载,明代正德乙亥(1515)年五月六日,千寻塔“折裂如破竹”,10天后又自动弥合,安然无恙。1925年大理发生强烈地震,城内房屋倒塌99%,而三塔巍然不动,仅震落主塔塔顶的宝刹。由此可看出三塔具有很高的建筑技术价值。三塔为何有如此神奇的抗震能力,震裂后能自动弥合,自今科学上也没有合理的解释,三塔的存在似乎昭示着佛法的神奇。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