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之《塞上听吹笛》

纤纤


【正见网2022年01月22日】

古人喜欢梅花,古代的将士更喜爱梅花。唐代的将士喜欢吹《梅花落》,在寒冷的塞外,一曲《梅花落》所代表的是将士的傲骨和不屈服精神。唐代诗人高适的这首《塞上听吹笛》颇具代表性。全诗二十八个字“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唐朝的边疆主要就是北方的匈奴。北方寒冷特别是冬天,此句写边塞将士冬日的日常生活。“雪净”一般是指雪融化的日子,也就是开春。“胡天”泛指边塞。“月明”指的自然是晚上,在这里暗指军士们的思乡之情。大意是说:开春时节,积雪融化,边塞的将士放马归来;在月明之夜,有将士在哨楼吹起羌笛。将士们没有其它可以娱乐的,只能吹起羌笛自娱自乐。间接反映出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里的“梅花”是指前面将士们吹的“梅花落”。此句的表面涵义是说:想知道曲中的梅花会在何处落下,原来一夜的风已经将其吹满整个关山。风怎么能够将笛声吹满关山呢?其实是指一夜的风吹落无数的梅花之意,还有一层隐含之意,是指无数的将士为守卫边塞付出生命之意。

古人喜欢梅花,是因为它开在最寒冷的时候,人们敬佩他的不畏严寒,引申为不惧邪恶。将士们为了守卫边塞,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因此将他们比喻为梅花是很自然的事情。当年的李白就有“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的诗句。将士们喜欢吹奏“梅花曲”,他们用梅花的品格来鼓励自己,鼓舞士气。高适的这首《塞上听吹笛》,看似听曲实为在赞颂大唐的将士。

宋朝的预言家邵雍,早已预见到今天中共的邪恶,而写下《梅花诗》,以梅花来鼓励今天的大法修炼人。今天修炼人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或许是梅花也无法比拟的,换而言之今天的每一位大法修炼人,就是一朵不畏严寒的梅花。

是梅花衬托了修行人的坚忍,还是修行人的坚忍圆融了梅花的傲骨,或许他们在相互映衬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