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言:致富篇•古训数则(之六)

董其昌


【正见网2020年07月31日】

智慧之于财富的重要性,可以从古谚中的“智慧即财富”的话中,得到印证,也可以从司马迁所说的“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桓宽的“富在术数,不在身劳”等论断中,得到启发。绝大多数的思想家,在论及财富的问题时;总是规劝人们“见利思义”,“轻财重施”,“勤俭致富”。这些论述,所倡导的“合法致富”的观点,至今仍对我们有教育作用。看看古训,想想现时,确有助益。
 
【古训】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则旺。(《尚书•大禹谟》)
【今译】勤俭治国,勤俭治家,国家和家庭就能富裕、兴旺。
    
【古训】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今译】做事勤快,开销迟缓,那么财物总会常常充裕。
    
【古训】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礼记•大学》)
【今译】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方式拿去。
    
【古训】不取于人,谓之富;不屈于人,谓之贵。(《孔丛子》)
【今译】不取得别人的东西,就叫富有;不屈从于别人,就叫高贵。
 
【古训】不足生于无度。(《孔子家语•五刑解》)
【今译】财富不足,是由于使用没有节制。
 
【古训】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今译】见到财货时,应该想到正义。
 
【古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今译】靠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富贵,我(孔子自称)是绝对不干的!
   
【古训】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今译】人生能勤奋,则用度不缺乏。
    
【古训】不义而疆,其毙甚速。(《左传•昭公元年》)
【今译】依靠不义的手段强盛起来的,其灭亡一定很迅速。
    
【古训】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
【今译】性格慈善的人,就能勇敢;生活俭朴的人,就会宽裕。
   
【古训】 非其自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今译】不是自己的,却取为己有,这是不符合大义的。

【古训】良贾深藏若虚,君子有盛德若无。(《大戴礼记•曾子立言》)
【今译】聪明的商人总是把钱藏得很严密,好像身上不名一文;高尚的人总是很谦虚,不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

【古训】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    
【今译】既努力创造财富,又尽力节约开支,财富就会不断积累,以致极大丰富。
    
【古训】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荀子•儒效》)
【今译】不学习,缺乏正义感,只求财富兴隆,这是庸俗的人啊!
   
【古训】良农不以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荀子•修身》)
【今译】勤劳的农民,不会因为有水旱灾害,就不去耕种。精明的商人,不会因为亏了本,就不去做生意。
    
【古训】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韩非子•解老》)
【今译】聪明的人总是很节俭,因而家里常富有;圣明的人总是爱惜其精神,所以精力总很旺盛。
    
【古训】治国常富,乱国常贫。(《管子•治国》)
【今译】安定的国家,总是富强的;纷乱不安的国家,人民总是贫困的。
    
【古训】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
【今译】懒惰又奢侈,生活就会贫困;勤劳而节俭,生活就会富足。
    
【古训】家有不义之财,则伤本。(《战国策•秦策》)
【今译】家里有不义之财,就会受到这财钱带来的祸害。
    
【古训】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史记•货殖列传》)
【今译】智巧者总会获得很多的财富,而愚笨的人只能取得少许财富。
    
【古训】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史记•货殖列传》)
【今译】有才干的人,会把坏车子修理好;没本事的坏家伙掌了权,会把国和家,都搞得土崩瓦解!
    
【古训】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史记•货殖列传》)
【今译】有才智的人,通过了解物品的过多或不足,就可以预知将来物价的贵贱。
    
【古训】愚者惑于小利,而忘其大害。(《淮南子•泰族训》)
【今译】愚蠢的人,总是被蝇头小利迷住心窍,而忘记了大害。
    
【古训】智者不以利害义,圣人常思修。(《淮南子•人间训》)
【今译】聪明的人不会为了私利而害大义,高尚的人常想的是修养自己的品德。
   
【古训】 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汉•贾谊《论积贮疏》)
【今译】使用物力没有限度,就会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古训】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汉书•疏广传》)
【今译】贤良的人,财产过多,就会使他的意志衰退;愚鲁的人,财产过多,就会使他的过失增多。
    
【古训】愚贾操金,不能屯货。(唐•刘知几《史通》)
【今译】愚蠢的商人,即使手里有钱,也赚不来钱。
      
【古训】拙人得工输之斤斧,不能以成云梯。(《太平御览•人事部》)
【今译】笨拙的人即使拿到鲁班的工具,也造不出云梯来。(智慧是成功的关键)
    
【古训】智以启财。(《武经七书•六韬》)
【今译】智慧是获得财富的基础。    
    
【古训】有财无义,恒家之殃。(《挚虞库屋铭》)
【今译】富有钱财而不讲道义,必然会遭殃的。
    
【古训】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宋•林逋《省心录》)
【今译】做善事的人,不讲名利;追逐名利的人,不做善事。
    
【古训】有财不济交,非有财也;有位不能举,非有位也。(《意林法训》)
【今译】有钱财而不愿意周济穷朋友,这不是有财;有地位而不举荐贤人,就等于不在那个位子上。
    
【古训】损人利己一场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今译】凡以损害别人而谋私利的人,是最终捞不到好处的。
   
【古训】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清•宋纁《古今药石•续自警篇》)
【今译】勤劳能使生活无所匮乏,不受饥寒。
 
【古训】不厚费者不多营,不妄用者不多取。(《琼琚佩语•勤俭》)
【今译】不奢侈浪费的人,不会对金钱做过多的营求;勤俭的人,不贪求不属于自己的财物。
    
【古训】凡人坏品败名,钱财占了八分。(《史典•愿体集》)
【今译】一个人品格堕落、名声败坏的主要原因,多半在于贪恋钱财。
    
【古训】有钱常记无钱日。(清•王有光《吴下谚联》)
【今译】有钱的时候,多想想无钱的时候,就会节俭用钱。(致富贵,在节俭。)

【古训】“富不必骄,贫不必怨。要看到底,眼前不算。”(明•冯梦龙语)
【今译】有銭的人,不要骄横霸道;贫苦的人,也不必埋怨伤心。至于善恶报应,要看到底,眼前的现状,还不算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家都应行善积德。待到不久的将来、“天灭中共”之时,必定一切都会兑现。)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