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道(4)

照远


【正见网2020年05月28日】

接上文

3.求学悟道之理

按照道家的理论,人来世间不是为了当人,而是为了返本归真,“复归于无极”(《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如何求学悟道,在汉字之中也有答案。

(1)“智”字的结构是“知”加“日”,其本意是无所不知、什么都明白。如果从这个字的结构上来说,“日知”之谓智,其含义就是每天都要收获知识、明白道理,坚持不懈,必成智者。

(2)“慧”字的含义是聪明,有才智。这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其结构是“彗”加“心”,彗就是扫帚,用来打扫垃圾灰尘的,心就是人心,泛指各种欲望执着。人活的没有智慧就是因为自己的心尘太多被蒙蔽住了,是需要时时清扫的。所以从这个字的结构上来说,人的智慧来自于不断地清扫自己的各种人心,而不是增加和增强它们。老子有句话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道者所应该损掉的就是自己的人心,这样才能生出真正的智慧。又“慧”与“会”字同音,能“慧”方能“会”。

(3)“学”字的正体写法是“學”,还有一个写法是“斆”。其上方中间是一个“爻”[yáo]字,爻原本是指《周易》中的卦爻、卦画,古人也解释为效,就是效仿之意,也可引申为道、文章、道理,如果再加上其上方两边的结构则有双手捧书之象。下面的“子”字是指学习就要从小孩子抓起,也指学习要趁年轻。又“子”与右边的“攵”构成一个“孜”字,孜的意思就是勤勉谨慎、不懈怠。在《说文解字》中对“学”字的解释是:觉悟也。也就是说,学习是觉悟的象征和保障,要想觉悟,就必须认真学习,而且勤奋努力,不可松懈。

(4)“典”字的含义是标准和法则,也指可以作为标准和法则的书籍。在古代汉语中原指五帝之书,圣贤觉者的教导也称为典。在《尔雅·释言》中解释为经。在《说文解字》 认为“典”字从冊(册)从丌(音jī),冊就是书籍,丌原指垫物用的底座,引申为书厨、书柜,其字型表示要爱护书籍,郑重其事。又“典”字与“巅”字同音,最高标准和教导便是经典。无论做人还是修道,都应该以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样才不负圣贤觉者的教导和良苦用心。

 (5)“定”字的结构是一个宝盖头“宀”加“正”字组成,其本义为安、静。这个宝盖头“宀”在古代汉语中也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其读音是[mián],意为有顶篷的居所,也可引申为家、室。下面的部分就是“正”字的变体。何为正呢,一是端正心态,二是端正身态。如果再拆开讲,“止于一”为正,止就是至于、达到,一就是道。所以如果从这个字的结构上来说,居于室内,安静下来,然后使自己的心态与道合一,这就是“定”。因为与道合一了,那么此时就是知道、得道的状态,所以古人说定能生慧,就是这个意思。

(6)“笔”字的正体写法是“筆”,指书写或者画图用的工具,也指书写、记录。其字的结构是从竹、从聿。“聿”( yù)是“笔”的本字,小篆的字型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从另一角度上来看,“筆”字的结构也可以说是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竹、𦘒、一。 “竹”是指其制作材料,“𦘒(niè)”是指手巧,手巧故能书写,“一”就是道。也就是说,用笔写字、写文章是为了体现道的,写字、写文章的原则就是道。而今天的大陆人用这个“笔”字,是由竹、毛二字组成,除了仅仅能够说明笔字的结构外,还内含着一个意思,那就是现代大陆人的文章,大都是在毛思想的框架之内写作的,包括学校的教科书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在毛思想的框架之内,也根本就不考虑道不道的,所以已经是偏离正道了。

(7) “史”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又”字指手。史与实、事、是同音。也就是说,历史是人写的,是用以记载重要事件的,但是要秉持客观中正的立场,要实事求是,不能带有私心或者为了维护个人以及集团利益来写。但是今天我们的教科书几乎没有符合这个要求的。

(8)“意”字的结构是“音”字加“心”字,“心音”(心声)为意,指人的心思;同时这个字也可以说是由“立”、“日”、“心”三个字组成,“立”字表示顶天立地,“日”字表示正大光明,“心”是指内心的想法。我们看到在影视作品中角色的内心活动有时也会用画外音的方式表现出来,其实我们人的一丝一念、所有的想法,不仅仅都是有形有像的,而且还是有声音的存在,当那些念头你刚刚想(响)完了,那些高级生命马上就会看得到,同时也会听得到,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思想念头都没有什么隐私可言。所以做人应该心正、应该内心光明。

(9)“思”这个字除了现代汉语中大家都了解的意思之外,在古代汉语中还有包容的含义。“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尚书·洪范》。从汉字的造字原则上来说,思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从心,从囟(xìn),囟亦声。囟指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是思考、想、考虑。

如果从更高的角度上来看,思与私同音,因为汉字有一个特点叫做同音同源,同音字可以彼此引申或代替或补充或解释或反衬等,所以所谓的思想,就是“私想”,也就是在“想私”,除了圣人觉者,人类社会中的那些思想家大多数都是“私想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认识。

(10)“想”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思索、怀念、念头、推测、希望等等。由心、相二字构成,从心、从相,相声,这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其中的心是指人心,相字的含义是容貌、样子、形象等。从这个字的结构上来说,心之相为想。也就是说人所有的思想念头都是有形象的,也都是活的,在高境界中看,“想什么”就是“什么在想”,所以人一动念那边的生命都会看的见,而这些思想念头却都不是真正的自己,这也是人的坏思想极容易被邪魔钻空子来操控人犯错误、做坏事的原因。所以道家讲清静无为。《易传》中也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就是说高层次的智慧不是人心能够想象出来的,而是清静入定之后用心感应、感受到的。同时“想”与“响”同音,人的思想除了有其形象之外同时还有声音存在,如同影视作品里边的画外音。所以古人说:人心生一念,天地悉尽知。世间之人,谁都没有秘密。

(11)“悟”字的结构是一个竖“心”加“吾”, “心”字代表人心,对修道者来说就是指心性问题,“吾”就是自己、我。其本意有明白、理解、觉醒之意,从这个字的结构上来说,遇事首先找自己的心性问题就是指悟性高。因为我们遇到的任何麻烦、任何问题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由于自己的人心问题、心性问题所导致的,所以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要找自己的心性原因,有句话说“境随心转”就是这样的意思。
(12)“守”字的结构是一个宝盖头“宀”加“寸”字,其本义为看护、保持。在《说文解字》中解释 为:守,守官也,从宀[mián],官府也,从寸,法度也。意思是为人要遵循官方法度,不可妄为。而对于修道者来说,觉者、上师的教导就是法度,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够遵循上师的教导就是守住自己了。

(13)“德”字的结构是从彳(chì),从㥁(dé),㥁亦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也可引申为行为、做事。从㥁,㥁也写作悳、惪,㥁字的结构是十目一心,十目指众人;一心指都认同,也可理解为自己的真心、善心。所以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德字就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既是众望所归,又符合自己本性的品质要求这就是德。所以我们讲以德服人、德高望重。同时德字与“得”同音,有德才能有所得、有福份,无德就无所得、没福份,一个人德有多大福份就有多大,所以古人讲“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在古代汉语中“德”字还有升的含义,升就是提升,因为德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德大的人就容易提高自己的境界,在修炼界认为这就是根基好的人。

(14)“本”字的含义原指草木之根,《说文解字》曰:木下曰本(草木的底端、根部为本)。还有起初、原来、根源之意。从木,从一。在五行学说中,木主生,所以此处的木字也代表生命、众生。而一字的含义就是道,《说文解字》曰: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所以从“本”字的结构上来说,生命的根源就是道,道就是万物众生之本。对于修道者来说,如果内心偏离了道,那就是忘了本。其实俗世众生莫不如此。

(15)“术”字的正体写法是“術”,含义是技能、技艺、方法、策略等。其结构由彳、术、亍三部份组成,彳(chì )、亍(chù)二字为小步行走之意,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为“行”字,既有勤而行之、勤奋练习之意,又有畅行无阻之意。而术字的结构是木上一点为术,在太极原理中木就是道,道的最基本表现、一点表现就是术,所谓道术(法术),就是此意。在人类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生存技能和存在形式都是术,比如艺术、武术、数术、医术、算术、方术、建筑、烹饪、养殖以及各种工作。方法策略等为心术,动手动脚者为技术。无论心术还是技术都是道的体现,其表现形式是人的生存技能,对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实质也都是为了让人从中悟道修道而存在的。术以道为根本,道以术为表现。没有道就没有术,没有术也难以认识道。道有多高则术有多高,道凭悟而得,悟性不高者术亦不精。

(16)“路”字的结构是“足”字加“各”字,本义为道、途。其中“各”的意思是特别、自己、彼此不同,“足”就是脚。所以从这个字的结构上说,路在各自的脚下,没有榜样也没有公式,既使大家走在相同的路上,也没有两个人的脚步是完全相同的。对于修道者来说,因为生命的来源不同,所以各自的归宿就不一样,那么也许各自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是只要按照正道理在走,他就不会走错。

(17) “寺”字的结构是“土”字加“寸”字,寸就是分寸,有法度之意。古人也把“寸”字理解为“守”,守法为寸。寺在中国古代是官署名,比如: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院)、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太常寺(掌管礼乐、宗庙祭祀等)、鸿胪寺(主管外交、礼仪等)、太仆寺(掌管车马之事)等。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出家人修行的地方也称为寺。不论官署还是寺院,都是宇宙的法则在世间的体现,所以在神传文化的内涵中,做官也是修行,也是为了让这部份人修行,比如历史上那些忠臣良将,莫不如此。如果从这个字的结构上来说,“寸土”为寺,寸土就是寸心、人心。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只要心存法度,无论身在何处都在寺中,都是修行。

(18) “戏”字还有一个写法是“戯”,“虚戈”为戏,舞台上的摆设都是道具,都是假的,都是给人看的。人生也是如戏,如果大家都知道自己就是演员,我们都在戏中,那么不会有谁再把戏中的事情当真,也不会执着于其他的角色如何,更不会贪恋那些布景道具、那些所谓的财富,哪怕是正在他手里握着的东西他也知道那不是他的,都是因为剧情需要而不是因为自己真的需要。所以,何必当真,何必计较,又何必烦恼呢?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关于如何研究学问以及修道的原则,在我们的神传汉字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示,而且都完全符合大道的要求。由此也体会到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修行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认真看书,认真体会每句话的含义和要求,注意自己的一丝一念,坚持不懈,定会成功。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