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中的宇宙:恒星遭黑洞碾碎吞噬

萧路

【正见新闻网2019年09月28日】

图:黑洞吞噬恒星想象图。 Credit: Robin Dienel/Courtesy 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

据CNN和EurekAlert报道,NASA的TESS卫星首次发现了恒星被黑洞碾碎并吞噬的惊恐一幕。

TESS卫星于2018年4月发射。其一直在寻找系外行星,持续观测200,000个在我们附近最亮的恒星。

然而最近,TESS首次发现了一颗恒星被超大质量黑洞粉碎。造成这一事件的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600万倍,它位于编号为2MASX J07001137-6602251星系的中心,该星系位于飞鱼座,离我们3.75亿光年。被吞噬的恒星大小类似于太阳。

当恒星在黑洞附近徘徊时,它们可能会被黑洞的强大引力撕碎。其中一部分残骸被抛射进星际空间,而剩下的部分则变为黑洞的美味大餐,被黑洞拉入其炽热发光的吸积盘中。

这种天文现象被称为潮汐破坏事件。它们非常罕见,在与我们银河系类似大小的星系中,大约几万年才可能发生一次。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的Chris Kochanek教授说:“想像一下,您正站在市中心的摩天大楼上,然后将大理石从顶部掉落,并试图使其滑入井盖中的一个孔。潮汐破坏事件发生的难度比这更难。”

这次发现的事件编号为ASASSN-19bt,已通过TESS的广域和连续观察得到了详细记录。

“只有少数事件在达到峰值亮度之前被发现,而这次观测则在闪光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详细记录了。此外,由于它位于TESS的“连续观察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每30分钟TESS就会对这个区域进行观测,这比之前任何一次潮汐破坏事件的数据都要好得多。”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e for Science)的博士后Thomas Holoien说, “这使ASASSN-19bt成为TDE研究的新热门。”

多个地面和空间望远镜对这次事件进行了后续观察,并捕获了不同波长的辐射。这些辐射携带了有关速度和被吞噬的恒星的组成物质的信息。研究此事件不仅可以提供有关黑洞的新见解,而且可以提供这种特殊情况的不同寻常的物理性质。

论文合作者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Patrick Vallely说:“曾经认为所有的潮汐破坏事件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是事实证明,天文学家还需要对它们进行更详细的观察的能力。我们还需要很多关于它们如何发生的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么早的时间发现这个事件并获得精美数据的TESS卫星至关重要的原因。”

这项新研究发表于2019年9月26日的《天体物理期刊》上。

编者注:

这个是当时宇宙中在2006年的时候所发生的事,现在传到天文航空站被影象发现的,与现在有时间上的误差。

虽然天文学家在今年1月29日首度成功观测到,3亿7500万光年外一个与太阳大小相同的恒星,遭质量为太阳600万倍大的怪物黑洞生吞活剥的初期阶段,并密集追踪了79天,才记录下这场几万年才得一见的宇宙新陈代谢,让科学家大喊“好幸运”。但其实是在2006年就发生的事,在时间波的桥段中,身在地球这个时间场上面会认为是看见了今年1月29日所发现的,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因为这是不让人提早发现这个现象,利用了时空差让现在发现这个现象。这原本就是安排好的天象变化。

那些被吞噬的恒星,是被淘汰的生命吗?正常情况下是这样没错!但解体的过程有一部份并不是被淘汰的生命,有另一种生命重生的过程也会经由黑洞机制重组再生。暗物质跟粒子分子物质的成型方式不同,就像在夹缝中出现的物质形态,跟粒子形成不同,但又能在它们(分子)断开的连结环境中产生暗物质,是它产生的一种特性。是一种自我修复的机制,断开再从新生成。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