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1):紫砂文化渊源

意文


【正见网2019年09月27日】

前言:

宜兴紫砂器是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品,底蕴极深,紫砂壶不仅是实用器物,还集绘画、诗文、书法、印款、雕塑等艺术于一身,显示出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但当今紫砂业已经沦为造假化工、赝品、灌漿品、代工壶、机器车制、手拉胚假紫砂的市场。

尤以近年电商以及网拍的风行,商家利用人们喜欢放漏捡漏 [1]和贪小便宜的心理,恰恰促成了假货市场的横行。

部分紫砂艺人为抬高身份,自封大师或各种称号早已泛滥成灾,盲目以职称来选壶,误导消费者,败坏风气!

这一切是市场导向误区以及从业者道德下滑所致,消费者购买此类艺术品要有正确的心态及辨别知识,紫砂从业者也需坚守紫砂艺术的本质与本心。从事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紫砂工艺者,从艺也必须具备有“艺德”才是。

不论商业市场如何改变,坚持正统泥料,保持传统器形,维持独特紫砂器制作方法,這些“泥、形、工”艺术才得以传承。

本文希望从头说起,从各种角度说说紫砂的过去以及现在……

*    *  *  *

说起紫砂文化,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独特的工艺、古朴优美的造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皆钟爱紫砂,它和茶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紫砂壶在中国更被誉为“茶具之首”,也形成了独特的紫砂文化。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网路图片)

“紫玉金砂”的美誉

紫砂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茶具之首”的美誉,它和茶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紫砂文化。独特的工艺、古朴优美的造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融于一壶,使得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皆钟爱紫砂壶。

江苏南部宜兴(古称阳羡)的紫砂罐闻名古今中外,文献记载有多种称谓,如“泥壶”、“紫砂罐”、“宜壶”、“砂器”、“紫砂器”、“龚春壶”、“紫玉金砂”等等,虽名号不一,指的都是宜兴的紫砂壶[3] 。

ㄧ号井底槽清紫砂壶内近拍石英繁星点点(唐韵紫砂)

“紫玉金砂”是对紫砂的一种赞誉和美称。称紫砂为“紫玉金砂”,是因为用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优质紫砂泥制成的紫砂壶,经泡养则温润光洁、古朴典雅犹如紫玉,隐隐中随机乍现的石英光泽,似满天的星斗,抑或像纷扬的雪花,给人“紫玉金砂”之感。

尚茶的清雅之士,在饮茶之际、摩挲把玩之中,“紫玉金砂”的气质就日益浮现。明代闻龙在《茶笺》中就说了紫砂壶的奇妙特质,他有个老友周文甫爱紫砂名壶龚春壶如掌上明珠一般,不时摩挲宝爱,“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真奇物也”。[4]

紫砂壶因茶而生说源起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可能不分。在《茶经》中的茶器中,有熟盂、碗和鹾簋(音cuo guǐ,同“嵯轨”,是装盐的圆瓶、圆罍)等这些瓷器,但是还没见到壶,茶碗是主要的茶器。随着饮茶风气普及,茶器日趋工巧。

明洪武年间废团茶,兴叶茶。从此改变了人们的饮茶方式,兴起壶泡茶之风尚。到了明代中期以后紫砂壶登上茶汤台,紫砂壶也在明代的茶画中留下了许多影像。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一书中记载,紫砂陶器的元祖是宜兴金沙寺的一位和尚,供春(也称龚春)是正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供春款树瘿壶(网路图片)

这位和尚的姓名并没有流传下来,只知道这位闲静的和尚与陶缸陶瓮很有缘的样子,常常身处期间,他会以手工抟土炼土捏陶作壶,烧成后留给人使用。供春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人士,宜兴进士吴颐山(吴仕,字克学)的家僮。吴颐山是正德九年进士,未中举之前在宜兴金沙寺读书,供春随侍左右。空暇之余,供春常偷学老和尚作陶壶的窍门,自己尝试淘泥抟胚,时时学之习之,加上天赋,才智巧思,迥异常人,终成陶艺大家。

金沙寺前有一颗老银杏树,树干上长了不少树瘿,供春留下的名壶“树瘿壶”据说就是从这银杏树上得到灵感的启发。此壶呈栗色,壶面凹凸不平,状似树瘿,质朴古雅,别具匠心。这独树一格的紫砂壶,受到当时社会名流雅士们的认同、欣赏和赞叹,给起名叫“供春壶”。因此,供春遂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姓的制壶良工名家。(后经考证有疑议,请参考紫玉金砂(35))

供春壶栗色暗暗,如古金铁,敦庞周正,款式新奇万变,受人爱惜珍藏。主要还有“龙蛋”、“印方”、“刻角印方”、“六角宫灯”等等。当时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传说。从此后在明代紫砂工艺得到了开展。宜兴产紫砂泥,宜兴窑就以制陶、制紫砂器为主。明书画家徐渭诗中说:“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这是明代中晚期文人名士爱用紫砂壶的一个缩影。

图:本幅描绘唐代诗人卢仝(约795-835)席地坐于一装饰华丽的花毯之上,身旁摆放有三足朱泥茶壶、白瓷茶瓯、朱漆茶托、书画册等。前面则画一老妪煽火烹茶。以朱泥宜兴茶壶煮茶,为明中期以后的叶茶泡法,故应与元代画家钱选无关。(网路图片)

闻名海内外  紫砂与黄金争价

明代中晚期,宜兴均陶和紫砂壶成为非官窑作品而入宫的民窑作品;此时,紫砂器也得到海外的珍视,《宜兴县志》记载,明末,紫砂器被葡萄牙商人带到欧洲,称为“红色瓷器”(因紫砂中的“红泥”成器故称)。明末清初紫砂器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清初盛世“康、雍、乾”三位皇帝都喜爱宜兴均陶和宜兴紫砂器,特别是乾隆帝爱之尤深。


图:乾隆皇帝身着汉人服饰,在坐榻上观赏皇家收藏的各种器物。(网路图片)

清中叶以后,文人墨客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制作,运用书法、诗画、篆刻、雕塑、镂空、镶嵌、泥绘、彩釉、绞泥、掺砂、磨光等技法,一壶之上汇集了工艺技法之大成。文人参与制壶,是清代紫砂壶工艺突出的时代特征,且成为清代壶艺的主流,其优秀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茶具,更是一件艺术品。官宦之家、文人画家对紫砂壶的推崇喜爱,更促进了紫砂器的繁荣发展,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价值。尤其是装饰了富丽华美的珐琅彩和泥绘画面的紫砂壶,身价倍增。在《阳羡茗壶系》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由十七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历经明末、清、民国初年约三百年的时间是紫砂壶的黄金期,也是紫砂工艺史上百壶竞新的高峰期。


吳經提樑壶    明代   壺高17.7公分   目前存於南京博物院(網路圖片)
 

有确切纪年可考的最早紫砂壶

在南京市博物馆有一把外貌并不起眼的紫砂壶,却获赞“天下第一”,原因是其目前有确切断代可考的最早紫砂壶,为“紫砂壶起源”的文化提供了重要佐证,在紫砂器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根据同时出土的砖刻墓志纪年推断,为嘉靖十二年,即1533年。因此壶无款识,人们直接以其主人来命名,称为“吴经提梁”。

紫砂壺復興 台灣成了第二故鄉


图:1990年代台湾贩卖紫砂壶的茶行(网路图片)

 

民國才起步不久,中華民族陷入連年的內亂外患,百業凋弊,紫砂行業也無法一枝獨秀。近代紫砂真正繁榮起來是從香港和台灣開始的。

20世紀60年代開始,新、韓、港和台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經濟發達、生活富足之餘,對藝術文化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商人和收藏家認識到宜興紫砂獨特的價值,因此在20世紀70至90年代期間大量收購宜興紫砂產品,由此觸發了紫砂壺市場的火熱。

中國大陸在二十世紀90年代後期,經濟活動因得到外資注入和大量提供廉價勞工而活絡,一些收藏家也開始大量收購紫砂壺、回購海外紫砂壺。到了2005年宜興黃龍山封礦之後,造假的化工紫砂壺海量淹沒市場,紫假砂壺傾銷至台灣及各國華人地區。

在台灣民間經過幾十年的收藏,保存了一定數量的紫砂壺,保存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因此,說是紫砂壺的第二故鄉也不為過。

注:

[1] 放漏撿漏:撿漏兒,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話,貨主眼力不濟好東西當成通貨給賣了,撿到從別人手裡漏出的好東西,就是用遠低於正常市場價的價格買到好貨。

[2] 紫砂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宜兴制陶业一直为祖师爷范蠡立庙塑像,称之为‘陶朱公’,并奉为‘造缸先师’,并在每年农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祭祀他,陶都民间现在还流传着他和西施的故事。
从《宜兴县志》、《丁蜀镇志》以及相关历史记载,范蠡、西施的故事颇具精彩,在紫砂历史上也留了厚重的一笔。

范蠡、西施的对陶业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条:
一、恢复了毁于战乱的窑业,重整旗鼓并合理发展。
二、宜兴原陶业产品造型单一,范蠡亲手制造很多器型。
三、范蠡西施合力发明‘垫脚石’和‘闷窑’技术,促进了陶器烧制技术的发展,改善产品的质量。
四、范蠡为畅通陶器销售和陶土资源开采、运输,出巨资开凿‘蠡河’四十三里之长,为宜兴水利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促进宜兴陶业的的发展。
五、范蠡改单孔的馒头窑为多孔窑,奠定了龙窑的雏形。

[3] 法制標準的科學定義是「用質地細膩、含鐵量較高的特徵黏土製成,呈色以赤褐為主,質地較堅硬,且透氣性能好的無釉陶器」。

[4] 「嘗畜一龔春壺(*紫砂名壺),摩挲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真奇物也。 」

(正见网首发)

(网路图片)

(待续)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