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二文)

陆文农 整理


【正见网2019年09月01日】

一、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苏东坡曾经这样说过。
    
苏州虎丘的“千人石”上,有一处,由唐代李阳冰,用篆书题刻“生公讲台”的地方。相传晋宋年间,有高僧竺道生,被称为“生公”的人,曾在这里,聚石为徒,开讲《涅槃经》。当生公说到“一阐提,皆有佛性”时,随即问道:“如我所说,契佛性否?”当时,周围的群石,尽皆点头。至今,生公讲台前的白莲池中,尚遗有“点头石”一块,上镌“点头”两字。
    
由于生公说法,道理讲得透彻,鞭辟入里,所以感化顽石,竟至使顽石们,尽皆点起头来。后来,佛书《续传灯录》中,圆机禅师有道:“直饶说得天花乱坠,顽石点头。”

另外,《莲社高贤传》中,也记载有这个同样的故事:

传说晋代有个和尚,名叫竺道生法师,他自幼修行,研读佛经。竺道生几十年如一日,静住庙堂,专心一意,埋首佛家学说。他不仅自己闻达、通晓佛理,而且能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向别人传诵。一些佛教门徒,听了他讲经,都心领神会,大有所悟。后来,竺道生为了宣讲佛理,曾到各处游历。据说有一次,他到了苏州虎丘山,见遍地石头丛生,于是,便收石头做徒弟,并给它们讲《涅槃经》。那些石头,听了《涅槃经》,都眉开眼笑,频频点头,表示赞赏。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顽石点头”,用来比喻道理讲得清楚透彻,使人心悦诚服。

顽石受到感动,既能点头,天花听得高兴,当然也会乱坠而下!

当年梁朝的武帝,是位信佛虔诚的帝王。一次,梁武帝延请云光法师,在建业(今南京市)城南讲经,待讲到精彩生动处,遂感动上天,而致天花纷纷坠落。当时坠落的花雨,一时皆成五色斑斓的卵石,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雨花石”。因为当年云光法师开讲佛经的山丘,状似平台,所以后人称为“雨花台”。

梁代释慧皎《高僧传》中,也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

梁武帝时,有一个名叫云光的法师,天天讲经。由于他讲经讲得好,感动了天上的花神。由于花神高兴,便把鲜花从天上撒下来。鲜花纷纷落地,五光十色,耀人眼目。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天花乱坠”。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后来,历代诗人以雨花台入诗的,很多。
 
法要说得浅显,说得生动,说得既淋漓尽致,又鞭辟入里,才能感动上帝,才能由此而天花乱坠,顽石点头。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寺塔记》里,“大同坊云华寺”条目里,说:“大历(唐代宗年号)中,僧严讲经,天雨(坠落)花,至地咫尺而灭,夜有光烛(照)室。敕改为‘云华’。”智严为唐代华严宗大师,因在长安云华寺开讲《华严经》,而使得华严宗的宗风,一时大振,遂被人们尊为“云华尊者”。

古代佛家讲经,引得 “天花乱坠,顽石点头。”均系实事,并非虚言。现代的法轮功修炼人,遍于世界各国,他们千辛万苦,发放真相材料,讲述三退道理,使天下有缘人,明理三退,使三退得救而者,有三亿数千万人之盛!这是宇宙奇迹,天人同敬,功在千秋,誉满万世之举!绝非仅只“天女散花,顽石点头。”之奇迹而己也!
    
二、拔除欲箭,慧若天人!    

古希腊神话讲:战神阿瑞斯和爱神阿佛洛狄忒,他们有个名叫厄洛斯的孩子。厄洛斯背后长着一对矫美的翅膀,平时,他总爱手里拿着弓箭,调皮地在天空里飞来翔去,对着人们的心坎发射。厄洛斯射出的箭有两种:一种是金箭,一种是铅箭。中了金箭的男女,总会情不自禁地双双产生爱慕之情;中了铅箭的男女就糟了,因为这意味着从此将失去爱情。
    
无独有偶,佛门经书里,也有一种箭,名为欲箭。《华严经•净行品》说:“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方得安稳。”唐朝慧琳《一切经音义》解释:“欲箭:欲心与境相应,如箭之中心。”世上众生,一旦被无穷无尽的贪欲,牵着鼻子,就会在暂时的满足里,灭掉智慧之光,最终坠进苦海。“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佛遗教经》说:“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四十二章经》也说:当年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但她却又私行淫欲,还妄言说:“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不料话刚说完,她的阴中就烧起一阵猛火,随之猛火蔓延周身,终于使她跌进无间地狱。这是《楞严经》第八卷里的一个警世故事。宝莲香因被欲箭射中,而遭了殃。
 
佛陀就不同了,当年天神向他献玉女时,他却以不净观,把玉女看成为是“革囊众秽”,不加理睬。佛门教义,如要识心见道,非得拔除欲箭,把人世间的一切贪欲,除尽不可。不然,就像尘雾一样,难免翳目障心,又怎能明心见性?
 
从方法论讲,断欲去爱,不要放逸自身是法,“自净其意”,从“断心”下手也是法,并且是更加根本之法。比较中西价值观念,佛门“拔除欲箭,方得安稳”的智慧,竟和西方哲人的一些至理名言,不谋而合。
    
赫拉克利特,说得幽默:“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结合现实,爱因斯坦的自我表白,也意味深长:“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同时并解剖道:不管时代的潮流和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宝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但是也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如果不是生活必需,一个人一旦沉湎于奢侈的物质享受,便就难免入于庸俗一路,而爱因斯坦则高蹈绝俗,壁立千仞,超脱于尘世之外,在内心的自由和安宁中,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著的不灭贡献。“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中国古代的贤士和现代的法轮功修炼者,尽皆然也!    
    
除了晓喻世人,契诃夫的一席话,更是带着一种警诫的口吻。他告诫世人:“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即使你想得到的是一种动物式的幸福,生活反正也不会任你一边酗酒,一边幸福的,它会时时刻刻、猝不及防地,给你打击。”
 
再宕回一笔,佛家的《俱舍论》第一卷里有偈道:

   趣求诸欲人,常起于贪念;
   私欲若不除,苦恼如中箭!

可见,一旦拔除欲箭,便就身住清凉世界,智灯慧炬,明我道心了。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人到无求品自高。待到欲箭一旦拔除,你还将惊喜地发现,非但此时此刻,慧炬常明,心住清凉世界,而且是那么的充满勇气,充满活力,竟至入于无所畏惧,宠辱皆忘的理想境界,那才真是:佛光普照,礼义圆明;身心俱爽,慧若天人!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