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妙技呈奇观,罗公深义蕴其间!

慧勉


【正见网2019年04月17日】

罗公远,本是鄂州人。一次,鄂州刺史在“春设之日”举行迎春仪式,州郡的百姓都来观看。其中有一个穿着白色衣服、身高一丈有余的巨人,也随着众人而来。由于此人容貌非常特殊,把守大门的军兵,都很惊异。旋即,有一小童,从旁而过,高声呵斥道:“你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处所,到这里来惊扰官府?还不赶快回去!”那白衣人听后,提起衣衫,急忙跑走了。(小童斥走高大巨人,此第一奇。以后奇事多,请读者一 一自记)

差役便把小童捉住,带到宴请宾客的地方,将情况都报告给刺史。刺史问那小童姓名,回答说:“姓罗,名公远。自幼喜好道术。刚才见到守护大江的白龙,上岸来此看热闹,我赶紧叫他回去了。”刺史不信,说:“必须让我见到那龙的本形!”罗公远说:“请等到后天吧。”

到了约定的日期,罗公远在江边挖了一个小坑,才一尺深,离岸一丈多远。然后引江水进入小坑。刺史与州郡的民众,共同观看。顷刻之间,有一条五六寸长的白色鱼儿,随着水流进入小坑中,腾跃之间逐渐变大。此时,青烟如缕,从浅坑中袅袅升起。不一会儿,黑气满空,咫尺间都看不清。罗公远说道:“可以到渡口的亭子上。”可还未到,便电光闪闪,大雨如泻。片刻功夫,雨停了,只见一条大白龙从江心直立而起,头顶云天,过了一顿饭的时间才消失。

当时,唐玄宗酷好仙术,鄂州刺史便把罗公远的事,上奏天子。当时唐玄宗正与张果、叶法善两位道人下棋,张、叶二人见了罗公远大笑,说:“山野村童懂得什么事情!”就各在手中握了十几枚棋子,问罗公远:“手里面有什么东西?”

罗公远不加思索地答道:“空手。”等到二人张开手一看,果然空空如也!不知怎么棋子都到了罗公远手里?在场的人都非常惊讶。

于是,唐玄宗就命罗公远与张果、叶法善等人,按长幼顺序而坐。剑南地区新近向宫中进献一种名叫“日熟子”的果品,张果、叶法善施展法术取回,每天午后必到。有一天,到了夜晚,果子仍未送到,张、叶二人相互看了看,说:“莫非是罗君,从中作难?”这时正是冬天,大家都在围炉取暖。罗公远笑了笑,用筷子从炉火中夹出一根白木炭,这根木炭一除,日熟子随即就送到了。叶法善责问那个负责运送果品的使者,使者回答说:“本想按时到京,但城外大火连天,无路可走,刚才火灭了,这才过来。”从此,大家对罗公远更加敬佩了。
    
开元年间,在一个中秋之夜,唐玄宗正在宫中赏月,罗公远奏道:“陛下要不要到月宫去看看?”说罢,就取出一根手杖,投向空中,那手杖顿时变成了一座银白色的通天大桥。罗公远请唐玄宗一起登月。大约走了几十里路,突然白光耀眼,寒气袭人,已经来到一座大宫殿前。

罗公远说:“这就是月宫。”只见宫内有数百名仙女。都穿着白色衣裙,宽衣广袖,在大庭之中翩翩起舞。唐玄宗问道:“这是什么乐曲?”罗公远回答说:“是霓裳羽衣曲。”于是唐玄宗暗暗记下那乐曲的声调,便返回人间,回过头来,再看身后边的大桥,已经随着走过的脚步消失了。玄宗当即召来乐官,命他们依照那月宫仙曲的声调制作《霓裳羽衣曲》。
    
当时,武惠妃十分相信僧人金刚三藏。一次,唐玄宗驾临功德院,忽然后背奇痒难忍,罗公远立刻折了一根竹枝。将其变作搔痒用的七宝如意,奉献给玄宗,玄宗特别高兴,回过头来看着三藏说:“大师能送上这样的如意吗?”金刚三藏回答道:“这不过是变化来的虚无之物,我可以为陛下取来真实之物。”说罢就从袖中取出一柄七宝如意献上,而罗公远所献的如意,当时就变成竹枝了。

后来,唐玄宗驾临东都洛阳,武惠妃同行,罗公远、叶法善、金刚三藏等人,都跟随侍奉。当时上阳宫麟趾殿,正准备修缮,在庭院中放着一根长数丈、直径六七尺的大方梁。唐玄宗便对叶法善说:“我正闷得慌,可以变个小法术来取乐,请先生试着为我举起这根大方梁。”

叶法善受命后,就作起法术来。可是那根方木的一头,举起数尺后,另一头却纹丝不动。唐玄宗问:“先生的神力因何丧失了呢?”叶法善答道:“三藏让金刚力士们压住一头,所以不能举起来。”唐玄宗信奉道教,武惠妃则尊奉佛教,故而武妃听后,面露喜色,三藏也暗自得意,只有罗公远低头微笑。唐玄宗对三藏说:“大师神咒甚有功力,叶法善比不上。可否为我用咒语将叶法善收入水罐里去呢?”金刚三藏受命后,就放置一个水罐,让叶法善摆下座位坐好,于是口中念动大佛顶真言,一遍未念完,叶法善的身体已移到水瓶边,不过两三遍,叶法善又升起到瓶口,念完了,叶法善已飘然入瓶。唐玄宗很不高兴,过了好一阵,才对金刚三藏说:“大师的功力一定随心所欲,既然能让叶法善进入瓶内,能否再叫他出来呢?”三藏回答说:“这正是我本来的法术。”当即念起咒语。

可是,诵读了好几遍佛顶真言,仍不见叶法善从罐内出来。唐玄宗说:“我的叶法师,今被三藏用咒语所害,再也见不到了!”此时武妃惊慌失色,三藏也十分恐惧。唐玄宗对罗公远说:“还有什么办法能使法善回来吗?”罗公远笑着回答:“叶法善并没走远。”过了好一会儿,宦官高力士奏道:“叶法师进宫来了。”唐玄宗大惊道:“铜水罐就在这儿,他是从哪里来的呢?”高力士把叶法善带进来后,就问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叶法善回答说:“宁王请我去吃饭,向陛下请假又不准,我刚才是到宁王家吃完饭才回来。如果不是三藏的咒语,怎么能去的成呢!”唐玄宗听了大笑,武惠妃与三藏也都庆贺。
    
过了一会儿,唐玄宗又命叶法善施展道家法术。叶法善取过三藏的金裥袈裟,折叠起来,用盆扣上。然后一边跛行,一边上牙打着下牙,围盆绕了三圈,口念咒语说:“太上老君收去!”再看盆下的袈裟,已经按照颜色收敛,成为几绺丝线了。三藏说:“可惜啊!我的金斓袈裟给毁成了这个样子!”唐玄宗问叶法善:“还可以恢复原样吗?”叶法善回答说:“可以。”又用盆把丝线扣上,念动咒语,道:“太上老君将它复原!”掀开盆一看,袈裟与原样一丝不差。

接着,叶法善又将金刚三藏的钵盂取来,用火烧得通红,然后用双手捧着准备戴在三藏头上,三藏惊叫一声,拔腿就跑。唐玄宗见状,忍不住大笑起来。
    
罗公远说:“陛下看到这些就感到高兴了,其实这不过是道家的末等法术。叶师父又何必炫耀呢?”唐玄宗就问罗公远:“您可否施一法术,让我一睹为快呢?”罗公远答道:“请陛下再问一问三藏的法术如何。”三藏道:“贫僧可以收藏起一件袈裟,请罗公来取。拿不到,罗公就算输了;如能拿到,我甘拜下风。”于是唐玄宗就命二人去道场院,进行比试。金刚三藏首先设起坛台,摆上香火;取袈裟一件放入银盒,银盒外面又套上几层木匣,都上了锁,然后安放在坛台之上。一切都安排好之后,三藏本人则双足交迭端坐于坛上,作起法来。唐玄宗与武惠妃、叶法善都分明看见,在坛内有一圈菩萨,外有一圈金甲神,最外边是一圈金刚力士,众神肩挨着肩,把坛台围了个水泄不通。那三藏更是目不转睛地看守着存放袈裟的匣盒。此时罗公远坐在绳床之上,谈笑自若,玄宗和叶法善都看着他。过了许久,仍无任何举动。唐玄宗等得不耐烦了,说:“这么长时间了,难道不想取袈裟了吗?”罗公远答道:“臣与三藏斗法,怎敢自夸其能。请陛下让三藏自己打开匣盒看看。”唐玄宗命三藏打开匣子,验看袈裟,匣子虽然锁得好好的,可是里边的袈裟却早已不翼而飞了。唐玄宗大笑。罗公远奏道:“请陛下派人到我住的院内,打开柜子取来。”唐玄宗立即命宦官去取,不大一会儿,袈裟就送来了。唐玄宗问罗公远是怎样将袈裟取走的?

罗公远回答道:“菩萨、力士是中等之神,神兵神将的道力,只是下等。至于上乘道行的高妙之处,一般术士并不了解。刚才我让玉清神女去取袈裟,而那些菩萨、金刚,根本看不见她(玉清神女)的身影,故而去取袈裟如履平地,哪里会有什么阻碍呢!”唐玄宗听后十分高兴,重赏罗公远!从此以后,叶法善、金刚三藏对罗公远更加敬服了。
    
后来,唐玄宗欲学隐身之术,罗公远劝唐玄宗说:“陛下是金玉之躯,神仙下凡,禀受天命,保国安民。应当学习唐尧、虞舜的清静无为,继承汉朝文景帝的节约俭朴,放弃武力而不用,舍弃良马而不乘。怎么能置帝王之尊、天下之贵、祖庙之重、国家之大,于不顾,而随便去学一些小法术,做那些嬉戏玩乐之事呢?如果真要尽心竭力去学我的那些法术,必将江山不稳,受困于人。”(罗公远申明大义,语言精警!掷地有声!但可惜---)唐玄宗听后大怒,痛骂罗公远。于是罗公远便躲进殿柱之中,列举玄宗的过错,一一加以指责。唐玄宗更加恼火,命人换掉那根殿柱,把它劈开。然而罗公远又躲进柱下的基石中。再换掉那基石,打碎成几十块,可是每块碎石中都有罗公远的身影。唐玄宗只好向罗公远道歉,待之如故。

唐玄宗后来还是坚持要学隐身术,强求不已,罗公远只好教他。然而唐玄宗隐身之时,常有暴露之处,或露衣襟、腰带,或见其踪影。

唐玄宗盛怒之下,就把罗公远斩首了。
    
几年之后,宦官辅仙玉(人名),奉命出使蜀地,遥见罗公远在黑水道中,披着彩云,拄杖徐行。辅仙玉打马急追,但总是差十几步远,说什么也赶不上,只得高声喊道:“罗天师快意于云水之间,难道不念在宫中相识的旧情了吗?”罗公远这才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看他。辅仙玉下马拜见之后,随行数里。在官道的一侧下临长溪,溪旁有块大石头,二人便一起渡过溪水,靠着石头坐下来。

罗公远对辅仙玉说:“我栖身于林泉之间,致力于修道之事。自从东晋咸和年间来到蜀地,在各大山中遍访名师,长久以来隐姓埋名,不露行迹。后来听说天子崇尚道教,就舍弃山水胜景、纵放旷达之乐,不顾尘世之污秽,混杂在凡人之中,去观览生命短暂的人间,之所以不厌倦,是因为想把道家思想之精髓,教给天子(罗公远志大义伟!用心良苦!但可惜---)。一次,圣上邀我到偏殿,急着向我索取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我告诉他,世俗之人的脏腑荤腥积存,三田未虚,六气未洁。答应以后再教给他,以十年为限。但圣上不能守此诫约,竟砍了我的头,是多么心急呀!然而得道之人,已与道气混合,岂能用世俗的刀、剑、水、火来杀害呢?但念圣上名列道门丹华之册,在京城与我有旧交(!),我总想亲自度引他离俗出生死(!),因而眷眷之情,不能忘怀。”说着,就从袖中取出书信一封,交给辅仙玉,道:“可将此信转交圣上,就说我姓维名厶这。是静真先生的弟子,圣上一定醒悟。”最后又以一包蜀当归的药为寄语。说罢转身离去,不知其去向。
    
辅仙玉回到京师,将此事奏与唐玄宗,并转交了罗公远的书信。唐玄宗看过信后,惘然若失,心中难受。辅仙玉退出殿门,罗公远已经来到,于是马上领进去见玄宗。唐玄宗便问罗公远:“先生为什么要更名换姓呢?”罗公远答道:“陛下曾杀臣头,所以改了姓名。”唐玄宗听罢,向他施了一礼,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表示愿意痛改前非(这也是皇帝的诚恳真意!难能可贵!)。罗公远说:“那不过是跟陛下开开玩笑。得道成仙的人,天塌地陷之灾,尚且不能伤害,又怎能被刀剑之类的兵器杀死呢!”

过了几天,唐玄宗又向罗公远求教长生不老之术。罗公远回答说:“经书上有。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取决于自己,并非由其他的东西决定。所以要想长生,就必须先内求,然后才可外得。而清心寡欲、布衣粗食,这不是帝王所能做到的。”于是就以《三峰歌》八首,进献给唐玄宗,歌的内容主要是房中服饵、内丹、外丹等修炼之事。唐玄宗照此修行了一年多,精神日渐旺盛,年岁虽大而精力不衰。一年之后,罗公远不辞而别,不知去往何处。
    
天宝末年,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到达蜀地。罗公远又在剑门,迎接圣驾,并护卫到成都,而后悄然离去。等到唐玄宗自蜀地还京,才明白《蜀当归》中,寄托的意思。    

(出自《神仙感遇传》及《仙传拾遗》、《逸史》等书)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