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炼故事:朝廷格外敬重修炼人!(七文)

淳朴 整理


【正见网2019年04月03日】

一、朝廷格外敬重修炼人!

陶弘景,字通明,人称真白先生。他是东吴荆州太守陶濬的七世孙,丹阳人。他母亲初怀孕时,梦见青龙出于怀中,还有两个仙人从天而降,手执香炉,站在左右两旁,先知先觉地说:“你应当生下男孩,孩子不是凡人。”

这孩子生下以后,风度不同凡俗,年幼时即很聪明,有见识,长大之后,博学通达。因为阅读《神仙传》,有乘云驭龙之志。十七岁时,与江激、褚炫、刘俊,为“升明四友”,至南齐时出仕,担任诸王侍读官。二十余岁时,开始服用一些丹药,后来到“兴世观”,代孙先生主持咨禀经法,精心讲解道家精要,使人能够通幽洞微,更好的理解道家学说。后又转奉朝请,接着上奏章,请求解去官职,皇帝下诏嘉许叹惋,赏赐给他的礼品,甚为丰厚。朝廷的公卿们,在“征虏亭”为他饯别,宴席上食品甚为丰盛。人们都说:“宋齐以来,还没有这样的事!”
    
陶弘景进入茅山,又得到杨许真书。接着他就到岩石间僻静的地方,自称华阳隐居,写信时也写这个号,来代替自己的姓名。到南齐明帝时,皇帝想把他迎到建康(今南京)郊外的蒋山,陶弘景恳切地推辞,事情才停下来。但是皇帝对他的赏赐,时间长,次数多,礼物厚。还给他造了三层楼让他居住。他自己住在上层,弟子们住中层,下层用来接待宾客,叫一个小童,传递通报消息。他潜隐光耀,内修秘密,心地深诚,造诣高。可属仙人之列。他是心有所感,而豁然通晓。

陶弘景身长七尺八寸,性情圆通廉谨,心如明镜,遇到东西,一看就心地明彻。他特别仰慕张良的为人,禀性轻虚,飘飘然颇有腾云成仙的兴致。他所通晓的,都是内心有所得,不是只靠观察学习所能达到的。他善于诠正谬伪、地理历算,写文章不说空话,写成了自成文体。他还制造了“浑天仪”,转动起来,与天上的星辰相合。他撰写了《真浩隐诀》,注《老子》等书,共二百余卷。到南齐东昏侯永元三年,一直在山中隐居。
    
梁武帝萧衍,代齐自立,建立新朝,议国号还未决定。陶弘景就引证许多谶记,定国号为梁,以顺应天的气数,又为梁武帝择定了接受禅让的日子,都很灵验。梁武帝派使者入山,宣圣旨酬谢他。梁武帝早就和他有交游。从此以后,更是朝野有什么事,都向他通报。弘景既得秘旨妙诀,认为神丹可以炼成,但经常苦于没有作原料的药材,武帝就供给他。梁武帝曾亲自写了诏书,要把他迎到宫中。弘景于是画了两头牛,一头散放在水间;一头关在金笼里,一个人拉着缰绳,用棍子驱赶它。梁武帝看了,笑着说:“这个人无所不作。想仿效曳住乌龟的尾巴,像拉乌龟那样,难道能把他招来吗?”这期间,国中每有大事,无不派人到弘景面前陈奏,当时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曾经身为高官,但不居高位,真是人各有志!
    
在梁武帝大同初年,他献刀两把,一把叫善胜,一把叫成胜,都是佳宝。梁武帝开始不懂道教,弘景渐渐使他领悟。武帝后来召见张道裕天师,建立了三百所玄坛,都是弘景的功劳啊。梁元帝在《金楼子》中说:“我于隐士最器重陶贞白(弘景)。于士大夫最器重周弘正。他们对于义理,精通博学,探究其中的奥妙,也都是一时的名士。”弘景曾作诗云:“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谭空。不信昭阳殿,化作单于宫。”那时人们都谈空理,不习武事。侯景作乱带来的灾难,也像弘景所预言的那样。

弘景在梁武帝大同二年三月十二日死去。时年八十一岁,其面颜色不变,身体屈伸如常,室中香气,积日不散。在这月十四日,葬于雷平山,像轩辕黄帝墓埋葬了衣冠,又像王子乔墓埋葬了剑和鞋,在弘景的墓中,埋葬了画符。梁武帝下诏追赠他为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仍下诏让弘景的舍人为督察。马枢《得道传》云:“弘景的弟子,官授蓬莱都水监。他的弟子数百人,有先得道的,唯王远知、陆逸冲、桓清远能继承先生的 品德。”唐玄宗天宝元年,追赠先生(弘景)为金紫光禄大夫太保。萧纶为他写了墓志铭。    
 
二、桓闿作杂役,先升天去

桓闿,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他侍奉华阳陶先生(其人,名字不详),是给陶先生作杂役的人。他辛勤十多年,性格谨默沉静,除了干些勤杂活外,别的不干什么。一天早晨,有两个青童,骑白鹤自空中降下,都聚集在陶先生的庭院中。陶先生高兴地到廊间迎接。青童说:“太上老君命我们来寻找桓先生。”陶先生听罢默然,心中考虑:门人中没有姓桓的,便下令去找,原来是干杂役的桓闿。

陶先生问他修行的是什么道,而能获此殊荣?”桓闿说:“我修默朝之道多年,亲自朝见太帝(太上老君)有九年了,这才有今天的召见。”
    
桓闿将升天时,陶先生要拜他为师,桓闿抱定谦卑的态度,不同意。陶先生说:“我行教修道,也可以说勤谨到极点了,莫不是有什么过失,而在世上淹留,不能成仙么?希望你为我探访一下这件事情的原因,将来告诉我。”于是,桓闿穿着仙人的衣服,驾着白鹤,升天而去。三天后,桓闺秘密地降到陶先生的屋子里,说:“你的阴功积了不小,够显著的了。但是你所写《本草》,用了几种小生物为药,虽有功于人, 却害了那些生灵(小生物)的性命,因此 , 你还得等十二年后,才能解形成仙,离开人间,官拜落莱都水监。”说完就离去了。

陶先生便用草木为药,来代替那些生灵,另著《本草》三卷,来赎自己的过。后来,陶先生果然解形得道。    

三、赵瞿的心态和境界,非常珍贵    

赵瞿,字子荣,是上党地区的人,他得了癞病,很重,就要死了。有人告诉他家里的人说:“应当趁他还活着,把他扔了。如果死在家里,以后的代代子孙,都会得这个病。”

家里人听信了,就给他准备了一年的干粮,把他送进了一个山洞里。怕虎狼咬他,就在洞外边,用木头围成寨子。赵瞿在这里,每天默念:“希望我的家人和邻居,都身体平安!……”这样过了一百来天。

有一天夜里,他忽然看见石洞外边有三个人,他们问赵瞿是什么人?赵瞿心想:这深山老林之中,不是一般人所来的地方,他们肯定是神仙!于是他就自述遭遇,请求解救,磕头请求他们可怜可怜自己。那
几个人,从木栅栏中,走了过来,就像是云气一样,一点阻碍也没有,他们问赵瞿说:“你如果要想治好病,那就应当服药。你愿意服药吗?”

赵瞿回答说:“我行为不端,罪过太多,所以得了这样的重病,已经被家人抛弃了,早晚就要死。如果砍掉小腿、割掉鼻子,就能治好病,我也非常愿意,何况是吃药呢?有什么不愿的!”他们果真是神人,于是就赐给他松树籽和松柏脂,各五升,告诉他说:“这些东西不但可以治好你的病,还会使你长生的。你服用一半,病就会好。病好后,也不要停止服用。”

赵瞿悟性高,诚挚敬信神佛。药还没服完,病就好了。并且身体十分强健,于是他就回家去了。家里人还以为他是鬼呢!他详细地说了事情的经过,家里人这才高兴起来。

他又服了两年的药,气色就变得年轻了,皮肤特别有光泽。而且,跑起来就和飞鸟一样!七十多岁了,还能背重东西,帮助家里和邻居,做重活,一点儿也不疲倦。就这样活到一百七十岁。

有天夜里,他躺在床上,忽然看见屋内有一团亮光,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他问别人,别人都说没看见。第二天夜里,光亮更强了,一室之内都很明亮,亮得能够写字。他又看见自己脸上有两个人,身长三尺,都是美女,长得端正匀称,就是很小,她们在他的脸上嬉戏。后来,这两个女子就开始渐渐长大,等长到像正常人那么大,就从他脸上下来,站在了他的旁边。    

赵瞿在人间过了三百多年,气色总是和小孩子一样。后来进了山,成仙而去。

赵瞿在山洞野外时,每天都很危险。但他心肠好,还不断默念:“希望我的家人和邻居,都身体平安!……”这种心态和境界,非常珍贵。   

四、皇帝喜助泰山老翁修炼    

泰山老翁,谁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汉武帝巡行东方各地,见这个老翁在道旁锄地,他头上有几尺高的白光。汉武帝很高兴,惊讶地问他:“你是怎么回事?”老人笑着点头不语。他看上去像是五十来岁的人,面有童子之色,肌肤有明亮的光泽,和俗人不同。

汉武帝问他有什么道术?老翁回答说:“我八十五岁时,身体衰老,濒临死亡,头白齿落。这时,遇到一个有道术的人,教给我绝谷之术,只是服白术、饮清水,并教我做神枕,枕中有三十二种东西,这三十二种东西中,有二十四种以抵挡二十四节气,有八种植物以应八方之风。我照此去做,便转老为少,黑发更生,齿落又长,日行三百里。我现在已经一百八十岁了。”

汉武帝接受了老翁长生不老的仙方,喜助泰山老翁修炼,赐给老翁玉帛。

老翁后来进入泰山中,每隔五年,十年,还返回乡里一次。三百多年后,就不再回来了。    

五、汉武帝与巫炎

巫炎,字子都,北海人,是汉朝的驸马都尉。汉武帝出巡,在渭桥看见子都。子都头上有一丈多高的郁郁紫气,汉武帝召问他说:“您多大年纪了?得到什么仙术,而使头上有异气呢?”子都回答说:“我已经三百八十岁了,也没得到过什么仙方。”说完便要走。汉武帝下诏,命东方朔前来,叫东方朔占视一下,看看子都有什么道术?

东方朔仔细一看,回答说:“这个人有阴道之术。”汉武帝令左右人退下,又问子都,子都回答说:“我六十五岁时,腰疼脚冷,很痛苦,不能暖身,口干舌苦,眼泪都流出来了,四肢和身上的各个关节,都疼痛
得很,更加上身体麻痹,不能长久站立。自从得此道术以来,七十三年了,我现在有二十六个儿子,身体强壮,没有什么疾病,气力还像年轻时一样,没有什么忧患。”武帝说:“你不仁,有道术而不使我知道,不是忠臣啊!”

子都回答说:“我的确知道这种道术的内函,这是真的。但因为是男女阴阳之事,陛下在宫中有专享之利,我有些话,是难以说出口的。另外,实行它,都背逆人之常情,能做到的人很少,因此不敢禀告陛下。”

汉武帝说:“不要谢罪了,我不过和你开玩笑罢了。”于是,汉武帝另找机会,接受了子都的道术。子都在二百岁时,服食丹药水银,白日升天。武帝也实行子都的作法,但是不能完全按照道术的内函去做,然而他(汉武帝)的寿命,已经超过了前代已故的帝王。

六、刘凭的神术奇妙,很是热闹!

刘凭,沛县人,因为有军功,被封为寿光金乡侯。他向稷丘子学道,常服用石桂英和中岳嵩山的石硫黄。年龄有三百多岁了,但是面容还和少年人一样,尤其擅长禁气。刘凭曾经到长安,诸商贾听说刘凭有道术,就到他的住处拜见他,乞求做他的侍从,要求刘凭佑护他们。刘凭说:“可以”。

又有百余人,跟随刘凭出行,还带着许多杂货,大约可值万金。他们在山中碰到几百个盗贼,盗贼刀出鞘,弓上弦,把他们四面围住。刘凭对盗贼说:“你们做人,应当常想到温和善良。假如不能展才布德,居官食禄,也应当勤身苦体,好好劳动,怎么能厚着脸皮,怀着豺狼一样的心肠,一起走上做贼的道路,损人利己呢?这里就是你们伏尸葬身的地方,要让你们的皮肉,好好享受一下乌鸦老鹰啄食的滋味。你们的弓箭,有什么用处呢?”盗贼不听,用弓箭射向诸商贾。奇怪的是,那射出的箭,竟都掉转箭头,反射到他们自己身上。但在顷刻之间,却有大风骤起,吹折树木,飞沙扬尘…

刘凭见状,大呼道:“无名鼠辈,竟敢如此兴妖作法!敬请天兵:快来从头顶上刺杀盗贼的主犯!”刘凭的话刚说完,众天兵,马上飞落到地上,把这一伙盗贼的双手,反捆在背后,盗贼一动也不能动,张着嘴,气息奄奄,濒临死亡。其中贼首三人,已经鼻中出血,头裂而死。剩下还有个别能讲话的盗贼,说:“乞求放了我们,饶我们一命,今后一定改恶为善。”

这时,有的商贾要砍杀这伙盗贼,刘凭制止了他们,责骂那伙盗贼说:“本打算把你们斩尽杀绝,可还有点不忍心,现在赦免了你们,你们今后还敢做贼吗?”

众盗贼都请求宽宥他们性命,说:“我们会改变自己的过错,再不敢这样了。”刘凭这才命令天兵,赦免了他们。众盗贼得了性命,各自四散逃跑了。    
    
曾经有一个居民的妻子,被邪魅所惑,得了疾病,好多年了,也治不好,刘凭就作起法来。于是这家宅院旁的一股泉水,自己枯竭了,泉水中有一蛟龙,因失水而死。那妇女的病,也就好了。

又有一座古庙,庙中有一株大树,树上常有一股光束。人们在树下停留时,常遭横祸而死。禽鸟不敢在树枝上作巢。刘凭就作起法来,盛夏天气,那树便枯死了,有一条七八丈长的巨蛇,悬在树间而死,被清除掉。以后,人们再停在树下,就没有灾祸了。

刘凭的姑姑有个儿子,与人争地,诉讼到太守公堂。他的儿子亲族人少,而仇家的亲族,有许多人前来相助,为仇家说话作证的有四五十人。刘凭长时间地反复思考了案情,忽然大怒说:“你们竟敢如此无理!”他的话音刚落,就有雷电霹雳响起,一道红光照耀满屋,于是仇家的亲族,吓得一时瘫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太守甚为恐惧,给刘凭跪下谢罪说:“希望君侯大人,先不要大显威灵,我当以理,判决这个案件,决不让它有差失。”过了一段时辰,瘫在地上的人,才慢慢恢复了知觉。    
    
汉武帝听到刘凭的事迹后,下诏征他入京,要当面考他,看看他的道术。武帝说:“宫殿下面有妖怪,大致就有几十个,穿着绛紫色的衣服,披散着头发,拿着蜡烛,一个跟着一个,骑着马跑。你可以征验一下,制服他们吗?”刘凭说:“这不过是小鬼罢了。”到了晚上,武帝派人装出鬼怪的样子。刘凭在殿上,用画符掷向这伙“鬼怪”,这伙“鬼怪”都面朝下,摔倒在地上,刘凭又用火烧他们的嘴,他们一下子都没气了。汉武帝大吃一惊,说:“这不是鬼啊,我不过是想用来试试你的道术罢了。”刘凭这才解脱了这伙“鬼怪”,使他们恢复了常态。

刘凭后来进入太白山中,几十年后,又返归乡里,看他的脸色比原来更年轻了。    

七、李筌得真传,老母特神奇!

李筌,号达观子,居住在嵩山的少室山。他好神仙之道。常游历名山,博采方术。一次,他到了嵩山虎口岩,得到黄帝的《阴符经》,是用素绢书写,朱漆轴用玉匣封闭,上面题写着:“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谦之,藏诸名山,用传同好。”
 
但是这本书都快腐烂了,李筌抄读了数千遍,竟然还不明白书中的义理。于是他进入秦地。这天,他来到骊山下,路逢一老母,头顶上挽着丧髻,余下的头发半垂着,穿着破旧的衣服,拄着拐杖,神状甚为奇异。老母见路旁有遗火烧树,便自言自语说:‘“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李筌惊讶地问她说:“这是黄帝《阴符经》上的文字,老母您怎么会说出里面的话呢?”老母说:“吾传授此符,已经三元(术数家以
六十甲子配九宫,一百八十年为一周始,第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三元)六周甲子共五百四十年了。你这个年轻人,从什么地方得到的?”

李筌稽首再拜,把自己得到黄帝《阴符经》的情况,都告诉老母。老母说:“你这个年轻人,颧骨贯于生门,额骨中央隆起,形状如日,是大贵之相,血脉未减,心影不偏,性贤而好法,神勇而乐至,真是我的弟子啊。但是你四十五岁当有大难。”于是拿出一道丹书符,用拐杖的一端穿上,叫李筌跪下把它吞掉,然后说:“这样天地就会保佑你。”
    
接着,老母坐在石上,给李筌解说《阴符经》的意义,说:“这个符一共三百言,一百言演道,一百言演术,一百言演法,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皆内出心机,外合人事,观其精微,《黄庭内景经》不足以为玄妙,鉴其至要,经传子史不足以为文采,孙武、吴起、韩非、白起不足以为奇谲。非有道之士,不可以使他知道。因此品行道德最好的人用之得其道,有道德的君子用之得其术。一般常人用之,只会遭殃。这是职分不同啊!如果传授给同好,必须清心斋戒,才能开始传授。有经本的为师,受书的即为弟子,不得以富贵为重、以贫贱为轻。如果违背了,就会被夺去二十纪(一纪十二年)的寿命。到本命日(同人生日干支相同的日子)那天要诵读七遍,这样会有益于心机,增加寿命。每年七月七日,再抄写一本藏在名山石岩中,还能够再加算寿命。”讲了很长时间,老母说:“已经是午后了,我这里有麦饭,咱们一块吃吧。”老母又从袖中拿出一只瓢,叫李筌到山谷中取水。李筌取水时,瓢里水已经满了,瓢忽然重百余斤,李筌拿不动,瓢沉到泉中。等他回去时,老母已经不在了,只是在石上留了几升麦饭而已。

李筌有将略之才,作《太白阴符》十卷;有宰相的功业,著《中台志》十卷。当时被李林甫排挤,官位不显。后李筌静入名山访道,不知所终。    

(以上均选自宋代李昉《太平广记》)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