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意识”?新研究做初步探索

【正见新闻网2019年02月13日】

到底什么是“自我意识”?一个来自美国和欧洲多所大学、医院的研究者们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认为他们可能找到了答案。

研究人员用功能核磁共振仪(fMRI)扫描了来自比利时列日(Liege)、纽约、安大略和巴黎159人的大脑。该仪器经常用于神经学研究,不仅能展示大脑结构,还能探测大脑活动水平。

他们研究了专注于某种脑力劳动的健康人士的大脑活动,以及同一组人在放松状态下的大脑活动。将这些活动与那些由于大脑受伤处于昏迷状态下的人,以及另一些仍清醒、但由于大脑受伤而无法作出反应的人们的大脑活动,分别进行对比。

研究者们得到了四种反映意识水平的特征显著的神经活动模式。

在第一种最复杂的模式下,研究者们发现整个大脑各个区域处于最高效的协调运作中。这种模式在健康清醒的参与者的大脑中最为明显。

相比之下,无法对外界作出反应的参与者大脑的神经模式就不那么复杂,只与具体的大脑某几个功能区域联系,然而之间的协调性低一些。

其它两种模式,则处于如上两种模式之间。

研究者们总结认为,人的意识水平反映了大脑协同脑叶(lobes)和皮层(cortices)的能力。而当人们意识水平降低、哪怕是正常人不处于注意力集中状态下时,大脑的活动就是分散的,或受限于特定单独的大脑几个局部区域之间的活动和联系。

该团队谨慎地表示,这份研究仍有待审核,并呼吁同行继续研究创伤、药物或其它因素如何对大脑的活动模式产生影响。

这份研究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