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义商张保皋(49):大逆不道弑君王 豺狼猛虎扮羔羊

刘如


【正见网2019年03月20日】

实际上往下事情的发展更加形象的突出他人生最后阶段的这个特点——为国家百姓在乱世中主持公道、维护正义的大使形象的特点。他一生都在践行自己不变的人生信念(坚守道义、救助百姓)。

接下来,张大使将面对突如其来的频繁而激烈的王位交替的混乱政局。尽管前侍中大人金瑜政通过了和白会议,玉玺也交给了他,眼看他父亲的登基仪式马上就要进行,然而,一件意外的流血事件发生了。张大使刚离开皇都不远,突然发现王宫附近出现不明军队的移动,觉得十分可疑,急忙回头赶往王宫,可惜来迟了一步,新王还没等登上王位,已经被半路截杀。他救下受伤的金瑜政大人后,发觉是失去踪迹的夫人救活了金明,校卫领着护卫杀死了王上,皇都也已经被金明占领,新罗的天下已经成为夫人及金明的天下。金明为了报仇,命令军队封锁道路,要将金瑜政大人及其追随者统统杀死。

如果当初金瑜政不默许阎长与金阳的刺杀,甚至将许多金明的追随者统统杀死,那么王上理应正常的将玉玺交给他,和白会议也会正常通过,不至招来如此大祸,他挑起的血腥事件最终导致了可怕的后果,父亲惨遭杀害。

张大使率领清海士兵突破金明与夫人的封锁,将金瑜政大人、大人年幼的儿子、婷花一同救回了清海。金明听说后发誓要率兵攻打清海除掉金瑜政。张大使为保护大人,准备抵抗皇都金明的攻打,清海进入战备状态。大人受了重伤,昏迷几日后终于苏醒过来,等到伤势渐渐愈合,他的儿子告诉他,张大使为了保护他们,要跟皇都打仗。大人无颜以对,惭愧的请求张大使送他们到唐朝去度过余生,不愿张大使与清海的百姓因为他惨遭金明的祸害。但大使坚决不从。

实际上一场护卫金瑜政大人、护卫清海与新罗百姓、扶正新罗王室的纲纪、最后将金瑜政大人推举成王的正义之战即将拉开。这场战争的整个演变过程,实际上是为了展现张大使博大的胸怀与为救助百姓勇于抵制邪恶势力、誓死达成使命的正义之举。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放下一切个人恩怨,以最大的宽容之心收留了金阳与阎长,给予了阎长一次十分宝贵的可以从新做人的机会,并让阎长一生当中拥有了唯一的一次将他过人的才智得到最完美善用的机会。张大使将在这次战争中与暂时成为自己手下的阎长配合的天衣无缝,打出一场一万对十万、力量极为悬殊以少胜多的精彩战役,可谓用兵如神。

实际上战争最终爆发前的整个过程,才真正是整场战争的重心所在。张大使在这个极其混乱复杂的过程中的每一个思考与选择都在告诉人们,活着不是为了保全自己,更不是为了追逐名利,他会用手中握有的权势与财富尽最大努力帮助苦难中的百姓、让所有徘徊在悬崖边上的人,有重新回头、找到希望的机会。这才是他建立海上国际贸易网以及所有选择与决断的出发点与根本所在。这才是他本质上的伟大理想。因此该剧真正要表现的不是战争的本身,而是过程中张大使思考、决断、与具体处理的非常形象生动的展现,展现他真正的历史价值——他给后人尤其是给身处道德败坏的乱世中的有志之士留下了立身处世、建功立业的正确道路。

该剧最为可贵的地方,便是将精彩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精湛的影视艺术,用在了栓析和复原这个人物的真正历史价值上。没有儒家正统的历史观,编导不可能拍出如此具有深刻内涵的剧作,应该说,这样的制作人,是懂得自身责任、具有职业道德、值得人们学习的。

我们再回到剧中,看看这场战争是如何成形的,张大使是如何思考与决断的。

金明与夫人占领皇都、封锁要道后,金阳与阎长处于危险当中,但是,金阳虽然被金明紧紧追杀,却不甘自己眼看就要到手的权势就这样白白失去,不肯离开,阎长见状,决定自己秘密潜入皇都,把支撑金明的夫人除掉。但是这次他失败了,被夫人活抓,夫人一直看好阎长的武艺才智,杀他不舍,于是瞒着金明送阎长一个人情,将他无条件放走了,让阎长记得她的恩惠,期待将来阎长能为她所用。

阎长向金阳复命,只说自己失败了,只字不提夫人不杀一节。金阳只好面对现实对阎长说,如今整个新罗,唯有清海能避开金明的刀子,他们恐怕不得不屈身向张保皋投降,保全性命之后再设法借助张保皋的力量重新拥立金瑜政大人重返皇都、夺取政权,图谋将来。他问阎长,能否忍受屈辱成为仇人的手下。阎长不加思索的回答,只要将来能实现报仇的愿望,他什么都可以做,再低声下气的事他都会去做,即使让他跪在张保皋的面前,他都不在意。

阎长投到清海成为张保皋的手下是藏着一颗强烈的复仇之心而来的。无论他投到金阳手下拥立谁为王,他并不关心王是谁,其目的是为了寻找机会除掉张保皋为义父李大人、为自己受到的所谓奴隶苦痛而报仇。这就是他最后的“人生目标”。不仅没能醒悟残害无辜百姓的罪恶,反而积怨在身,被金阳利用,再次成为恶人手中的一把剑。这就是阎长来到清海会成为张大使手下的原因。

但是收留阎长和金阳的过程却比张大使的任何一次选择都要艰难。

当金阳与阎长出现在清海时,众人大吃一惊,尤其是阎长的出现,所有人的反应都是反感与排斥,除了彩玲小姐,几乎没有人愿意接纳他们的到来。情同手足、一生生死相随的好友郑年,性情刚烈,坚决反对让他们进入清海,他说阎长不是一般人,一生杀死无数善良百姓,害死薛大人及数百名的护卫,怎么能让他进入清海。赵大人也同意年的说法,认为守护金瑜政大人可以理解,但没有理由守护这些人,难道建设清海是为了照顾这些人吗?

采玲小姐则认为,阎长的罪行虽然无法原谅,但他是来投降的,应该收留他(意思是不能站在个人恩怨上看问题,其实彩玲的父亲薛大人就死在与阎长互换人质上,她能如此宽容理性,实在很不容易)。婷花的哥哥听了彩玲的话认为阎长的主子金阳不会真的是为了投降而来,这个人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策划阴谋,收留他只会制造混乱。队长听后提议先去了解他们投降的本意是什么?赵大人表情不悦,轻蔑的笑道:还能有什么目的,不过是金瑜政大人当初收留他们在身边引发的事端,应该让大人自己发话,怎么能一言不发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而婷花,非常清楚金阳与阎长当初刺杀金明误导大人走捷径引发的流血事件,目的是为了要获得拥立新王的头功得到权势,满足个人的野心。今天听说他们来到清海,马上猜测到是图谋机会要说服金瑜政大人重返皇都夺取王位,其居心不言自明,非常担心给大使带来纷乱,让大人劝他们离开清海。

郑年是因为对阎长充满恨意,婷花哥哥与婷花则担心他们投降的阴谋企图会给大使带来祸患,而赵大人完全考虑的是自身利益的安危,连保护大人都有意见,觉得是连累了清海。只有彩玲深受父亲的影响,遇事总能从大局衡量事情,公私分明,懂得不受个人怨恨左右的道理,没有反对。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