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舞文学赏析:元曲.驻马听(舞)

中国历代乐舞诗、词、曲、赋精华赏析
仰岳


【正见网2018年11月30日】

元曲.双调.驻马听(舞)

白朴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1】

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2】

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3】

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4】

参考注释

【1】双调是宫调名,为元曲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驻马听是曲牌名。凤髻蟠空:凤形的发髻盘空在头上。袅娜: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地摇曳着。

【2】飞燕:如汉成帝皇后赵飞燕那样的美丽善舞。《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学歌舞,号曰飞燕。”
《历朝名媛诗词》中的赵飞燕画像。(公有领域)

【3】鼍(tuo)鼓:用(扬子鳄)鳄鱼皮做的鼓。《诗经.大雅.灵台》:鼍鼓逢逢。梁州:指《梁州》曲,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世改编为小令。宋.梅尧臣《莫登楼》诗:“腰鼓百面红臂鞲,先打《六么》后《梁州》。”

鹧鸪飞起春罗袖:起舞动作灵活就如鹧鸪展翅,也可解释为:她身穿绣着鹧鸪鸟的春罗衣袖起舞。

【4】缠头:古时舞师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师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世也把送给舞师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刘郎:观众,也喻指情郎。刘义庆《幽明录》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遇到两位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所以刘晨又被称为刘郎,也因此刘郎一词也借指与美丽佳人结缘之男子。

风前柳:风中飘摇的柳枝,形容舞姿的灵活柔美。

参考译文:

看那美丽的舞蹈家,她梳着凤形的发髻,轻盈地摇曳着,更增添了几许柔美。

她踏着轻柔的莲步徐徐而走,就像汉成帝皇后赵飞燕那样楚楚动人。

鼓手急打着鼍鼓,演奏着《梁州》乐曲,她翩翩起舞,灵活得就如鹧鸪鸟一般。(此句也可解释为:她身穿绣着鹧鸪鸟的春罗衣袖起舞。)

观众们沉醉不已,争着送上珍贵的锦缎,直把她错认成风前的春柳。

题解及赏析:

作者:白朴(西元1226—1306年)。字太素,号兰谷先生。出身金朝的书香世家,父亲白华官至枢密院判官,也是著名文士。白朴年幼遇上蒙古军灭金之战而与亲人分离,由父亲的好友、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收养。元好问将白朴视如已出般地指导,再加上其天资聪颖,所以白朴幼时便饱读诗书,以博学闻名,但是他纵情诗酒,一生都没有当官。

白朴文学成就极高,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曾着杂剧16种,多写爱情故事,可惜大部分已经佚失,仅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其散曲作品约存小令三十余首、套数二首,此外他也擅长作词,流传至今约100余首作品,大致为怀古、闲适、咏物与应酬之作,他的词风受宋词豪放派的影响,清代学者称其词“源出苏辛而绝无叫嚣之气”。着有词集《天籁集》传世。

元朝是蒙古族主政的王朝,蒙古人性格豪放,不像传统中原人士那样拘谨,他们天性乐观好客,喜爱歌舞戏曲,所以各地的瓦子勾栏(艺文表演场所)之兴盛不亚于宋朝,而代表文学“元曲”的特色比起诗词作品显得更为浅显、活泼、俐落,更接近平民百姓的生活。

这首作品是一首小令作品,是元曲散曲中的一种形式,原文的《驻马听》由吹、弹、歌、舞四部分组成,此作撷取舞的部分,它生动地展现了一位舞蹈家的发型、体态、脚步、舞姿及观众们沉醉其中的场景。


元 乐舞壁画(公有领域)

开始先描述了舞蹈家美丽的形象,如佳人赵飞燕般的美丽动人,之后莲步轻移,鼓声响起,演奏《梁州》乐曲,她随着音乐起舞,如同鹧鸪鸟那样美丽。

笔者认为鹧鸪在这里可能有几种意涵:一为叙述舞蹈家穿着绣上鹧鸪鸟的丝织衣物起舞,仅是单纯视觉的描写。另一方面鹧鸪鸟的叫声婉转悠扬,容易勾起远离家乡之人的哀愁,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见到,而在女真族舞蹈及音乐中有鹧鸪相关的乐舞,也许舞蹈家的舞姿勾起了白朴的回忆及乡愁。

最后精采表演结束,观众们沉醉不已,争着送上罗锦、财物,但有人将这位美丽的舞蹈家的姿态看作风中摇曳之春柳,似乎仍在酒酣中尚未醒来,或是她如同鹧鸪鸟般柔美的舞姿激起了观众们心中的愁,让有情人们错认,留下了优美的意境,也让后人有着美丽的遐想,玩味无穷。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