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选粹:古人的道德与智慧(十四)(数文)

陆善


【正见网2018年10月10日】

一、汉昭帝十四岁辨真假

汉昭帝十四岁继帝位。燕王刘旦,心怀怨限,图谋反叛。上官桀妒忌霍光,于是与燕王共谋,诈使别人,为燕王上书,说:“霍光去广明,阅试习郎官、羽林军时,以帝王出巡的仪节上路,并擅自增选大将军府的校尉,专权放纵,恐怕有反叛的意图。” 上官桀特别选在霍光休假回家的日子上奏。但汉昭帝不肯下诏将霍光治罪。

霍光听说这件事后,心中害怕,待在殿前西阁之室,不敢上殿。昭帝问:“大将军在哪里?”上官桀说:“因为燕王揭发他的罪状,他不敢上殿。”

昭帝传下命令,叫霍光上殿。霍光脱掉帽冠,叩头谢罪。昭帝说:“将军不必如此,朕知道那份奏章,是假的。将军无罪!” 霍光说:“陛下怎么知道是假的呢?”

皇上说:“将军选校尉,到现在,不满十天。这些事情,燕王怎么会知道?” 当时,昭帝年仅十四岁。尚书及左右官员,都很惊奇。上书的人,果然畏罪逃亡。这人一潜逃,就更加证实了昭帝的明察和机智。

二、隽不疑速关太子入狱

汉昭帝五年,有一个男子入宫,自称是卫太子刘据,昭帝派公卿大臣下去检视,没人敢确定。京兆尹(官职名)隽不疑(人名),最后才到,却立刻命令侍从拿下他,说:“从前,卫蒯聩出奔到宋国,后来被人送回来,卫辄(卫蒯聩的儿子)拒绝接纳,《春秋》书中,认为做得对。太子得罪先帝,不肯服罪自尽,而选择逃亡,今天就算来的真是卫太子,也不过是罪人而已。” 于是直接将此人送入监狱。

昭帝与霍光听了,嘉奖隽不疑,并说:“公卿大臣,应当任用饱学经书、而又明白大义的人。”  隽不疑从此得到昭帝的重用。

后来经廷尉验证,那个人果然是冒牌太子,因而被腰斩处死。
 
【冯梦龙评曰】

国无二君。这时是汉昭帝五年,突然出现“卫太子刘据”,搅乱朝纲。隽不疑想安定人心,杜绝不实的谣言,只能如此断然处置。隽不疑引用古书《春秋》的先例,当时正推崇经学;引经据典,就能取信于人。可见多学圣贤古训,确能开智治国,惠益社会。
    
三、经过讨论,张晋判得对!

明朝时,大司农(掌管钱谷的官)张晋,任职刑部时,有个富人与他的父亲,分开居住。有一天晚上,他的父亲,翻墙进入他家窃取财物,他以为是窃贼,就上前把人扑杀了;等拿蜡烛出来一照,才知道杀的是父亲。

承办案件的官吏,认为儿子杀父亲,大逆不道,不应有任何宽待;但这个富人,确实只是在抵抗窃贼,这样看,又罪不至死。此案很久都不能决断。

张晋提笔写道:“杀死窃盗固然可以饶恕,但不孝的这部分罪过,应该诛杀。儿子这么富有,却让父亲穷困到做贼,此人明显是很不孝的。”

最后,大家讨论认为:还是张晋的意见正确,判了这个富人死罪。

四、“全国最公正的判决!”

宋朝时,六安县有一个人,宠爱小妾,临终时,留下遗嘱说:财产由小妾与两个儿子均分。两个儿子则认为:妾没有分享财产的道理,告到官府。杜果在判决的公文上写道:“《左传》上说‘儿子应遵从父亲的命令’,萧何制定的《律法》规定‘不得违反父亲的命令’,可见父亲的话,就是命令。儿子违反父亲的命令,不可以认为是对的。但侍妾能守节不再改嫁,就可以分得财产,如果侍妾改嫁或去世,财产就归两个儿子所有。”

刑部使者季衍,看了,以手拍案,赞赏说:“这是九州三十三县中(即指全国)最公正的判决!”

五、南文子面带忧愁

晋国国君智伯,想讨伐卫国,就给卫国国君,送去野马四百匹,璧玉一块。

卫国国君大喜,群臣都来祝贺。而南文子,却面带忧愁。

卫国国君说:“大国和我们交好,你为何忧愁啊?”

南文子说:“没有功劳而得到赏赐,没有尽力却得到礼物,不能不察其本意。野马四百匹、璧玉一块,这是小国向大国进献礼品的规格。而晋国这个大国,却给我们卫国(小国),送来这种规格的礼品,大王你要防备他呀!”

卫君听了,将这些话,告诉边境的守军,让边境守军,做好提防卫国的准备。

晋国国君智伯,果然起兵袭击卫国,到了边境,察看后,却又退兵,说:“卫国有贤明的人!他们的军队,巳经做好战斗准备,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
    
【冯梦龙评曰】

南文子说:“没有功劳而得到赏赐,没有尽力却得到礼物,不能不察其本意。”这话很好。古谚云:“手脚干净多人敬,贪婪无耻招人恨!”勉乎哉!

六、诸葛亮警惕性高

有客人到刘备的住所拜访,彼此相谈甚欢。诸葛亮忽然走了进来,客人立刻起来上厕所。

刘备对诸葛亮夸奖客人。诸葛亮说:“我观察客人脸色骤变,而神情恐惧;视线低垂,且左顾右盼;外表显露奸诈,内心隐藏邪恶。一定是曹操派来的刺客。”  刘备急忙派人追寻,发现那人已经翻墙逃走了。

诸葛亮说:“非常时期,一定要提高警惕性。”

七、小不忍则大祸生!

长洲尤翁,开典当铺,年末时,听到门外有吵闹声,出门一看,原来是他的一个邻居。司典者上前,对尤翁诉说:“以前,此人拿衣服来典押借钱,现在却空手前来赎取,而且出口骂人。有这种道理吗?”此人还是一副剽悍不驯的样子。

尤翁告诉他(下属司典者)说:“我知道你的心意。那人不过是为新年打算而已,这种小事,何必争吵?”随后,命人检查他原来典当的物品,共有四五件衣服。尤翁指着棉衣道:“这件是御寒不可少的。”又指着长袍道:“这件给你拜年用。你就拿去使用。其他不是急需,自然可以留在这里。”

这个人拿了两件衣服,默默地离去,当晚竟然死在别人家。官司打了一年。原来这个人负债太多,已经服毒,还没有发作,知道尤翁富有,想讹诈钱财;见讹诈不成,就转移到别人家了。

有人问尤翁:“你是根据什么,猜到他的计谋而忍让他的呢?”

尤翁说:“凡是别人同你发生冲突,而不合常理,一定有所仗恃。小事不能忍,大灾祸立刻降临。” 人人都佩服他的见识。

【冯梦龙评曰】

吕文懿公刚辞相位回故里时,海内外的人,都十分景仰尊重他。有一个乡下人,喝醉酒后,大骂文懿公,文懿公告诫仆人,不要与他计较。一年后,这个人触犯死罪入狱。文懿公才感到后悔,说:“假使当初稍微和他计较,送去官府责问,施以小小的惩罚,可以给他很大的教训。那时,我只想到保持自己的厚道,反而养成了他的恶行,而陷入犯罪的地步。这是我的过失!” 议论的人,认为这是仁者的话。

有人认为这事与尤翁的做法相反,吕文懿是讲错了!  高弘图说:“不对,酒醉骂人是坏习惯,却有理可寻,可以使他受罚而悔改,但如果是没有道理的事,就应该不论道理地包容他。智慧就像活水一样,哪会只局限于一种方法呢!”

八、郈成子值得朋友信赖

郈成子作为鲁国使节,访问晋国,经过卫国时,右宰(官职名)谷臣(人名),请他留下来饮酒,陈设乐队奏乐,乐曲却不欢快;喝酒喝到畅快之际,把璧玉送给了郈成子。

但是,郈成子回程途中,经过卫国时,没有向右宰谷臣告辞。郈成子的仆人说:“先前,右宰谷臣请您喝酒,你喝得很高兴。如今您回来时经过卫国,为什么不向他告辞?”

郈成子说:“他把我留下来喝酒,是要和我一起欢乐;陈设乐队奏乐,而乐曲却不欢快,是要告诉我他的忧愁;酒酣后,送我璧玉,是把他家,托付给我。如此看来,卫国将有动乱发生。”

郈成子离开卫国才三十里,就听说宁喜之乱发生,右宰谷臣被杀。郈成子立刻将坐车掉头,回到右宰谷臣家,再三祭拜后,才回鲁国。

到家后,又派人迎接右宰谷臣的妻子和儿子,将自己的住宅,分出一部分,给他们住;将自己的俸禄,分出一部分,供养他们。等到右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又将璧玉归还给他(右宰谷臣的)儿子。

孔子听到这件事,赞扬郈成子,说道:“有预见,可以事先策划对策;有仁义,可以托付财物。----说的就是(值得信赖的)郈成子吧!”

(均据明代冯梦龙《智囊全书》)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