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九)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9日】

通过子夏的话,我们明白了真正有学问的人,是指在家能尽孝,对外能做到忠信的人,跟我们今天认识的学问,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么孔子听到子夏的话,又会做何指教呢?让我们通过涩泽荣一的讲义,探明《论语》的真义。

孔子回答子夏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很多人因为对古文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只好照搬前人的翻译,读完后,似懂非懂,即使背下来,也并不入心,原因就出在,并不真正理解孔子到底为何会说出这样一段话,致使很多人,学了也不能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理论与实际,渐渐脱节,使得孔子的话,无法活用于生活,而是变成了摆设,学术上的知识。

其实孔子一生,都是围绕仁德在讲话,都是围绕如何践行仁德在教导弟子,为的就是教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善待别人的人。他希望通过教育,导正人心,从君王到百姓,都能重德行善,这才是天下获得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所以读孔子的话,一定要明白孔子教育的目的。

前边子夏所说的那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正是对孔子教育实质的高度领悟,有学问的人,不一定是聪明绝顶、博闻强记的人,也不一定是上过学的、读过书的人,也不一定是技能高超的人,只要他生活中,工作中,能够尽心尽力孝敬父母,辅佐君王,言而有信,实际地去做一个有爱心,有仁德的人,那他就是有学问了。

可见,从有子,曾子,一直到子夏,三位孔子的高徒,被放到《论语》的开头,跟孔子相互讨论,都说出了同样的内涵,那就是在家孝悌,对外忠信,针对不同的关系,具体要求不同,对父母,叫做孝敬,对君王叫做忠心,对朋友叫做守信,都是仁德的不同角度的说法和具体展现。也是人生最为常见的必须首先要做到的,因此,才会在该书的开头师徒们进行反复的论述。一直论述到子夏,都不曾离开这个核心,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孝悌忠信,是仁德的基本,君子做学问的核心,做人的首要。无论你将来懂得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这个孝悌忠信,永远都是做人的基本态度,永远都是学问的核心。

明白了这一点,孔子的这段话,就很好理解了。

涩泽解读

涩泽荣一认为,这段话是说:君子,为人如果不稳重,举止轻浮狂傲,就不会得到他人的敬重,自然就没有威望,百姓就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和敬畏,那么你平时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就无法一直坚持,因为并没有实际去做,实际运用来修正自己,那么这样的道理,没有真的理解透,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等于空谈。遇到具体事情,就不知如何是好,迷惑犹豫,这就是学问不经实践,没有融汇贯通的表现,学问当然就不会牢固。那么,要想成为有学问的君子,稳重的君子,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忠信二字去做。那样就能以真诚感动别人,事情也必然就会顺畅。

交友要尽量选择比自己德行高尚的人,这样才能使自己发现不足,修正过失。这样做当然不是指拒绝不如自己的人,对不如自己的,也要友好、善待。因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才是君子的美德。

还有,人都会犯错,不犯错的人几乎不存在。不同的是,圣贤者,发现错误,就会马上改正;而一般的人,刚好相反,明知不对,也不愿意改正,以至于最后演变成犯罪。有了过失,就应该鼓起勇气,毫不畏惧地改正。

涩泽荣一的理解,可以说是把握住了孔子的教育核心,懂得学问在于实践做人的仁德。因此,他的解读是相当准确的。

学则不固的真义

孔子的这段话是针对子夏的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而进行的回答。所以,我前边说过,这个色,是指态度,贤贤易色就是亲近有贤德的人,态度要变得庄重,举止要恭敬。以此态度来对待父母君主和朋友。所以,孔子接着就说君子要稳重,表示对子夏的肯定,然后回答原因,为何君子要稳重。因为不稳重,就等于行为举止轻浮随便,人格必然受损,必然没有威望,失去信赖感,谁都不会敬服于你。那么,这样的人,如何能真的明白老师所教的道理呢,如何称得上牢固掌握了呢?所以,所学就会不固。

有的将“学则不固”理解成不断学习知识,就不会固步自封。这是不合理的解释,因为师徒四人,一直在讲君子的仁德,一直讲孝悌忠信,讲泛爱众,讲亲近贤人,强调实际日常的实践,认为这样才是有学问的人。孔子不会离题,不会针对子夏讲的真正的学问,而绕开它,所以,反倒肯定子夏对学问本质的领悟,认为他理解的很对,所以,进一步强调,要好好去做,言行举止都要稳重,这才是君子,否则,让人无法信任你,也就没有威望了。自然所学的就不牢固了,不算真的有学问了。

我们看到涩泽荣一对这一点非常清楚,所以知道,这里的学则不固,讲的并非学习知识的学,并非指“学习知识,就不会固步自封”的意思。如果是这个意思,突然后边又讲“主忠信”就很矛盾。所以,孔子一直在强调君子的品德,为人应该注意的地方,不注意实践,就会使所学流于空谈,不能牢牢掌握,成为真正有学问的君子。然后再讲主要在忠信下功夫,就很自然了。

无友不如己者的真义

之后讲“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就更加明显针对子夏的交友方面的内容在肯定。人们理解成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不太合理,涩泽说的尽量选择比自己好的人交友相对正确,是道德品行上的比较,希望见贤思齐,提高自己的德行,改正不足。

我个人理解,孔子既然一直教育弟子要有君子的修养,让弟子们广泛地爱戴百姓(前边孔子就说过“泛爱众,而亲仁”),他自己收弟子也不分身份贵贱,强调仁爱,不会贬低他人,那么,他如何会在讲了“主忠信”之后,说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这样矛盾的话呢?所以“无友不如己者”应该是指(朋友之间相互信任)朋友中,没有一个是不如自己的,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谦恭待人,跟朋友相处,要经常看到别人的优点,相反,对待自己,则要看到不足,一旦发现,要毫不畏惧地面对它,赶紧改正,这样才能真的成为有学问的人。

孔子的话,是针对子夏说的,也是同时讲给有子、曾子听的。理解孔子的话,一定要明确孔子一直围绕着仁德的实践在说话,一直教导弟子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身的不足,善待他人。要说孔子教弟子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来往,与孔子的教导真的不合。说学习知识就不会孤陋寡闻,固步自封,更是偏离了仁德的教育主题。将知识的多少当成了孔子说的学问。

明白了学问的实质,就是仁德的实践,就绝对不会理解偏了,也不会觉得孔子的教导,有多么高不可及,我想既然孔子希望百姓都能人心向善,民风仁厚,他教的道理,就不可能是让人听不懂,难以理解的东西,必然是人人都能受益,非常实际的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做人的道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