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层面的精神内涵

观心


【正见网2018年05月13日】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学说精神与求道解惑的实质与意义早就失传。失传是做人与求道之心法的失传,也就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修心与内心自律之法的失传。人离道远,万事万物都像钢铁天长日久以后不知不觉的腐朽!     

人理解万事万物的深度与高度与自己的境界是相辅相成的,而境界是掸去尘埃以后精神升华修炼出来的,这就是求道解惑的意义,中国文化的本质。当人们失去求道解惑的中国文化意义与实践的最基本道理以后,就完全迷失在物欲之中,不知万事万物的运行原理与发展规律而茫然,随波逐流苦苦挣扎中不知生为何来?死为何去?这才是一个生命的真痛苦!    

孟子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文,讲的是儒家人道这一层求道解惑的意义与知行合一的体现。原文如下: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以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等他这个时代以前的一些先贤出身平寒为例证,论述下面这些道理。一个人的言论,是基于这个人特定时代与文化背景基础上个人见识,因此要论述这篇短文的原意,不能脱离孟子时代的精神。

先秦时代是道家一统,百家源于道家。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为本;基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实务,所谓古代典籍的本质都是先贤证道的心得体会,因此也只有证道实修的人才能看懂,证悟多高看到多少内涵,否则就是一知半解的歧路亡羊而不知自重与自知。

以下是孟子证道这一层的具体实践论证,修炼的心得体会。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中国文化是天人合一学说为实质,天象变化人间就有大动而随之变化,体现在朝代与文化的变迁,就需要配合天意而制造人间态势的人物出世。那么,上天是如何培养配合天象变化担负如此大使命的人呢?

以各种艰苦的环境和人事中考验与魔炼,身上的苦包括劳作与病痛及各种不顺中的精神磨砺,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包括缺乏物质及精神困扰中的饱暖没有保障,做什么事情都有各种各样的干扰层出不穷。这些社会各层面艰苦环境中的人事纷扰,必定激发人内心的各种人心烦乱,在各种私心杂念激发的过程中,能理智辨明正邪与善恶及真伪而守住心性不动,忍苦中的担当!这是上天通过各种魔炼与考验,增加人超凡脱俗的见识和能力的基本方法。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解:各个阶层的人,在理顺家事、国家、天下事的过程中,因摆不正自己在天、地、人之间的位置,情绪化中常会失去公平中正而出现偏差,然后才有修正的机会。过失是怎么产生的呢?要修正偏差和过失,就需要求道解惑而经常反复的衡量,证明万事万物的运行原理与规律,证悟道理于事先“而后作”。     

色,在古代文化中包含有形无形的一切物质,思想、道理与看得见的物质,包括人的身体,心物一元都是色。

征于色:征乃行动之意。积极行动起来,学习与证道中的身体力行;
发于声:言行如一、心口一致的身体力行实践。
而后喻:只有言行合一实践中的人,才有明白字面更深层道理的内涵和体悟!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体现在为政之道:一个国家,行事需要明法度和事理的掸去人们思想中的尘埃者,使人明理而行道。国家以外需要外在忧患才能促使其精神振奋时刻不敢怠慢松懈!没有这两个条件,离亡国就不远了。     

以上,知苦乐之其所以然者,就明白人生之忧患与磨砺的真正作用了,那是上天成就人的方法与厚爱,天恩浩浩!只有忧患中的人才能自强不息而走向成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中的人最终才会有真正的安乐!不知忧患意义而逃避者,追名利而随波逐流者,哪有真正的安乐可言呢?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