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法修炼的角度探秘端午节

浩正


【正见网2017年09月22日】

(1)端正阳之节点

一、端午节的真正由来与内涵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顾名即其“天人合一”的中华神传文明真意:端正世间的阳气之节点。   

在华夏正统纪年通用的天干地支中:黄历的五月称为“午月”,正是世间阳气渐趋旺盛之际,对应到时令气候上,正是夏季逐渐越来越热之时;而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午时(中午11点至13点)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同时,“午”与“五”同音,五在阳数中居正中。五,本身有“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之意;而午,有“五月阴气啎逆阳,冒地而出”之意;所以,端午节正好在黄历的五月五日,又名重五节。

正因为在创世主给中华神州子民开创造就的生存体系里,端午节时世间的阳气与阴气相逢,阳气转盛,阳刚正气自动清理积郁的污毒之物,残余的污毒气外泄;“天时”对应“人和”,古文献记载起码从周代起,民间便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流传至后世,各地逐渐加入了更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等。同时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象征龙纹,以保安康。

因在华夏文明中,龙象征阳,此时是世间阳气转盛之时节,故民间各地流传以祭祀、龙舟竞渡、向江河投祭品等等方式,祭祀主管江河湖海(因“地利”而异)之水的龙神。龙舟竞渡时,众人齐心协力在如雷鼓声的鼓舞和调度下划桨,阳刚矫健的劲头十足。

这些对天地神灵的祭拜活动,实质也是对创世造物主的顶礼和感恩。

二、历史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的文化内涵

现在,一提到端午节,很多人想当然的联系到屈原。事实上,在屈原出生的数百年前,这些端午节的民俗已在华夏大地流传,只是在后世的流传中,越来越多的加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主要说法在汉地,按其年代顺序大约如下:

春秋末年,伍子胥因奸臣构陷,被吴王夫差赐死。相传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吴地之民哀悼文武双全,一心忠君报国的伍子胥,从此以后,在这一天纷纷祭奠伍子胥。

战国中后期,楚王不听屈原的忠谏之言,反而贬谪了屈原。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秦军攻占的噩耗后,万念俱灰,投入了滚滚的汨罗江。从此,楚地的民众也在端午节期间祭奠哀悼三闾大夫屈原。

在唐朝时,仍局限在楚地。

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传说,则颇有传奇色彩。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此外,在苗、瑶、畲等少数民族中,端午节有祭祀远古盘瓠王的说法。......等等......

中国周边地域,历史上受中华神传文明的熏陶,一些国家也流传着过端午节的习俗。

三、中共别有用心的宣传、篡改和利用

中共邪党窃权后,疯狂的破坏中华神传文明,想尽办法割裂篡改传统节日中的神传内涵。中共宣扬“无神论”,自然容不得端午节中祭祀龙神的行为,也诋毁民间驱邪、消毒和避疫的风俗为“封建迷信”,或轻描淡写为民间习俗。纵使如此,在当下中国遍及大江南北的端午节风俗中,东起闽浙苏,西到云川贵,中部的两湖等地,南到台湾广东海南,乃至北部的山陕甚至东北等地,或单独的祭祀龙神仪式,或龙舟竞渡期间的祭祀龙神仪式,请道士或僧侣作法事,仍广为传承。与民间的驱邪消毒习俗,同是端午节的主要民俗。

中共邪党在混淆“爱国”和“爱党”概念的同时,发现宣扬屈原的爱国情怀非常利于强化其统治,为了达到奴役、控制和操纵更多中国人思想的目地,歪曲了屈原投江报国的更深内涵,片面粗简的强调盲目的所谓“为国”(实质是为达到“为党”)而死的精神,其根本是为了鼓动操控更多的中国人,在混淆了的“爱国”和“爱党”概念下,为共产邪党去卖命、去献身。共产邪党出于其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和目地,极力進行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端午节文化宣传,恰恰从根本上玷污了历史上屈原追求高洁、怀瑾握瑜、不与腐败势力并立的精神。
    
然而,关于端午节,关于屈原,从非常宏大高深的层面来看,宇宙中高层旧势力对此所作的一切安排,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常人中的智者,也能觉察到一个问题:端午节单一宣扬屈原投江报国的行为,潜移默化中易于将民族精神导向与“阳刚”正好相反的“柔和”。

四、旧势力在端阳节点上设置的“阴阳反背”关卡

前文已经探讨过,在创世主给中华神州子民开创造就的生存体系里,端午节是天地间阳气大盛、昂扬兴起的一个节点。

旧势力为了达到左右宇宙正法的目地,在漫长的历史中做了非常宏杂而细致的安排,其中之一就是推动安排末法时,中国社会人间状态全面走向“阴盛阳衰”(在其中还有旧势力安排的,以偏离法后败坏的低层阴性特点,取代更高层贯穿下来的“正阴”)和“阴阳反背”。尤其在近几年,这种社会乱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旧势力安排的这种运行机制,一关键基点如附体般隐藏附着在“端午节”上。由这种机制产生的因素,几乎隐藏附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表层思想意识上,形成了相当庞大的一个场。

要揭开旧势力的这种安排,必需从周朝天体体系及在世间的演绎谈起。

(1)楚国天体体系的特点

在中华文明中,龙象征阳,凤象征阴。

在人间的历史中,周朝可以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周成王时分封的诸侯楚国,最早的所在地是丹江边的“丹阳”,楚国最早的都城也称为“丹阳”。楚人犹其崇拜凤凰,与楚国的发源地丹江旁的丹阳,一起完整体现了“丹凤朝阳”的特色。这正是楚国对应的高层天体体系特点,在人间的反应。

因为在楚国天体体系所从属的更庞大天体体系范畴内,楚国天体体系整体上呈现出“阴”的属性。而在楚国天体体系自身范围内,又自有阴阳,自成一家,阴中含阳。比如考古出土的楚国典型文物——“虎座凤鸟漆木架悬鼓”的艺术特色(双凤擎阳造型),较完整的体现了这种“阴中含阳”的特点。

古书上记载西周将亡时,有童谣“月将升,日将没”;之后周幽王失国,周王室东迁,中国历史走入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从春秋开始迅速崛起,发展成当时的几大强国之一;

《左传》中记载晋楚鄢陵之战前,晋将魏锜做梦射中明月,晋中军元帅栾书解梦“周天子同姓诸侯国为日,异姓诸侯国为月。射月而中,必定指楚君。”之后的交战中,魏锜果然一箭射中了楚共王的一只眼睛;

这些历史演绎,也折射出楚国天体体系在所从属的更庞大天体体系中,整体上呈现出“阴”的属性。

(2)旧势力对屈原宿命的安排

历史上,屈原是个修道人,修到了一定的程度,在苦难的逆境中仍展现出很多高贵的品格。他的一些《楚辞》作品,描述的都是天目所见另外空间的场景。后忠心進言反被楚王流放。其实从修炼的角度看,这是给他提供修到更高境界的环境,苦难和磨难都加重了。

屈原在流放途中,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秦军攻占的消息后,心力交瘁。在屈原的名作《渔父》中,那位驾小舟而来的渔父,点化他后看他仍未悟到,临走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其实还是在点化他:环境更差、磨难加重(沧浪之水浊兮),你正好可以往更高层修行,连最后残余的不足都修去(可以濯吾足)。

可是在旧势力的左右与安排下,屈原只能投江结束修行(如果能修行突破到更高境界,也可以用同样的表面形式来给人间留下此文化)。

如此一来,在屈原留给后世、带有强烈的楚文化飞扬飘逸特点的《楚辞》作品中,呈现的是阴柔之美,而楚国天体体系“阴中含阳”的阳刚之质,就非常不足。比如用“香草美人”来形容男性,显得过于柔美。同时,屈原的《楚辞》中人心和人情的因素较重。由于屈原本人境界和层次的限制,他无法完全理解更高境界生命在世间演绎的文化,没有保持本应有的敬畏,反而将他对先圣的困惑甚至疑惑流露在作品中,比如《天问》。这样一来,《楚辞》的一些句子显得过于轻狂,这些都违背了“雅正”的基本要求(本来有飞扬飘逸特质的生命,偏离法后就很容易表现出“相对认知有限却自大而轻狂”)。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旧势力也利用《楚辞》中的一些诗句,注入了它们安排的因素,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意引导安排后世一些文人写出的作品走向“阴阳反背”。

(3)旧势力在“端阳节点”混乱阴阳位次

前文已经探讨了楚文化总体上属于“阴”的属性,又自有阴阳,“阴中含阳”,在其自身体系内自成一家,非常有独特独到之处。

而旧势力为了卡住造物主给神州子民创造的生存体系中,“天-地-人”循环机制中阳气转盛、昂扬兴起的“端阳节点”,采用了混乱阴阳位次的手段;体现在世间,就是割裂更高的神传内涵,让展现“阴”性特质的楚文化占据了端午节风俗的主要位置,并在其中建立了旧势力需要的机制,附着了大量旧势力有意安排的因素,以此“阴”来卡住更庞大体系“阳”性的发挥,卡着人世间的表层循环体系,阻挡着阳刚正气的作用,也卡住世人阳刚之气与天地系统的循环交互。

同时,通过世人的意识和行为,在几乎每个中国人的表层思想内,都注入了旧势力安排的因素。目前,在世间,已经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场。

旧势力的这种安排与其它庞杂安排合在一起,直接引导安排中国社会在末法时呈现出“阴阳反背”的乱象,这几年,更是极力推动这种“阴阳反背”的败坏乱象。在中国国内的服饰领域,中共邪党控制的媒体上,各种歌舞节目中,表现的尤其明显突出。

旧势力这种安排的根本机制和基点,都隐藏附着在“端午节(端阳节)”上。宇宙正法中,现在到了要触及和处理旧势力这种安排的时刻,因此要把它连根挖起,先曝光出来。

后记:

屈原文化的演绎,无论世人如何评价,表现如何纷杂,在高层看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修道人受不了磨难,人心又太重而自杀。

明慧网上的文章中,竟然确实有同修想起了自杀的屈原,而不愿再承受苦难,选择自杀。

旧势力对屈原及相关文化的利用,最阴险的用意在于:修炼人,承受不住更大的魔难而自杀,以人表面的“爱国主义”精致包装后,还特意安排世人在“端阳节”来大肆纪念,更是恶毒诡谲,流露出的不仅是想扰断世间的阳刚正气。

神传文化中纯正的人理和法理是上下贯穿的,但几千年来人的表面形成的“人理”,有的只是观念形成的“假理”,必须要在法上才能归正,才能“去伪存真”。

此文是在慈悲伟大的师尊特意开示下,自己从大法中悟到的一些,法中还有更高更深的内涵,还请同修们慈悲指正。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