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霞与孤鹜齐飞”谈起

清风


【正见网2017年06月10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近日又读到此句,忽然有了不同的理解,我悟到这一句其实是讲的另外空间里真实的景象而不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法。在另外空间任何东西都是活的,落霞也是一样,她确确实实是和孤鹜在一起飞的。

王勃写这首诗的时候基本是一气呵成的,看了师父的最新讲法更加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其实呢,人的身体不是表面这一点点,层层层层都有你的身体,都有你的思想,都有你的细胞,都是你的一个整体;在做一件事情的表面上的行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整个细胞都在运动、都在思考,同时又不在一个空间中。越微观它的时间是越快,他的能力越大。你这边你觉的是经过这么微微一想,可那边已经想了说不定过去好几年了,因为它不在一个空间。” (《大法洪传二十五周年纽约法会讲法》)

王勃另外空间的身体看到了这个景象,这个空间的身体将其记录了下来。

其实所有能够流传千古的名句都是这么来的,这里还有这样的一层意思,诗句同样是活的,在另外空间有外形、光泽、颜色、味道。《聊斋》里有一篇文章说有一个人可以用鼻子闻出一篇文章的好坏,过去认为是文学的夸张,现在明白这是功能。不止是文学,音乐、舞蹈、书法,一切艺术作品如果是同化他(她)所在层次的法的,越高他(她)的粒子就越细腻,能量越强,就越能长久。常人的层次是最低的,所以一般的常人中的作品没有什么能量,很快就散掉了,也流传不下来。而好的艺术作品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其实身心已经突破了常人的层次,达到更高的更微观的空间,或者说他们更微观的身体和思想发挥了作用,只是他自己不一定知道。

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马为什么能让人感到活灵活现呢?原因就在于此。当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比例不管是对具体的人还是对这一类人而言,总体来说都很小,所以能流传下来的东西在比例上是很小的,而哪些能够传,能够传多少,什么时候被创作出来,也是被神控制的。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