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与“水”-气的大合唱

【正见新闻网2015年11月09日】

我们如何选择研究中医的方向

在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西医都有了。西医的望,不仅用眼睛望,也用X光望骨头,用核磁共振看结构、甚至分子组成,用正子发射影像看新陈代谢,用内视镜看胃、肠、子宫……各种身体的内腔道,用超音波看形状、密度。这些方法、仪器仍在不断进步之中,不知比中医二千多年前的老方法进步了多少。

闻,包括听声音、闻气味。西医所有血液成分分析、痰液成分分析、大便分析、小便分析等等,都在用机器闻。而听则用听诊器,不止直接听,还可以取下音频信号后用电脑分析;用外力敲打,由骨头发出声音来听,用超音波去敲打器官、组织,听其反应的声音……不一而足。

问:西医早有标准问的表单、操作程序,而且分科分诊。虽然直接的电脑问诊并不十分成功,但是其巨细靡遗的表格也在不断的进步中,如此看来,只剩下切了。西医也用切脉,直接的使用来量心跳次数,并进一步研究心频变异,而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量血压。

说来还真费解,中医由《内经》以降,经过二千多年,都没有开发出以切来侦测血压的高低。二十八脉中或许洪脉、实脉、弦脉勉强与高血压扯上一些关系,即使到了温病大师们,如叶天士等提出阴虚阳亢或肝风内动,虽然知道如何诊断风,也知道内风能引起中风(包括脑中风),但是始终没有提出高血压的观念,以及如何测量高血压。

而切在西医的开发上,可能因为好几位血液流体力学的大师,在多次尝试,以血流理论出发,始终找不出门道之后,就认为中医之脉诊,所宣称的一些神奇诊断能力,恐怕只是个神话,而告终止。

我们就在这个中医饱受打击,许多西医甚至挑明的说:“中医全是安慰剂效应,所治好的病,即使不治疗,自己也会好!”在这个最坏的时刻,也是最好的时刻,我们全力投入了切的研究。

在详细的阅读了几百篇血液流体力学论文,以及五、六本专书后,我们始终弄不懂这些大师们究竟在说些什么。大家引用了一大堆复杂的方程式,但是方程式是怎么解出来的,却是到处找不到。所有由许多教科书与论文中拼凑起来的解题过程,充满矛盾。而其使用之边界条件,可像牛皮糖一样东拉西扯。更奇怪的是,每一个实验,不论是管子的模拟,动物的研究,人体的实验与各种理论的误差,都大得不合理。可是所有的论文几乎都把误差一致归咎于一个没有人知道从那里来,也不知如何产生的“反射”。

我们想着、念着,念着、想着,西医在这里好像有些错失。换言之,如果中医要有机会,如果中医是正确的,这可是一条明路。可是这么复杂的血液流体力学不知从何下手。要研究它,你至少需要先懂一些“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生理学”等等基础科学,更不要说复杂的心、血管系统及心、血管疾病。再加上各有所长的各类量测工具,雷射(激光)测速器、超音波测速器,电磁测速器、压电压力计、压阻压力计,不一而足。

我们决定以简驭繁,学着张无忌的口诀。“我只一口真气足”,一切由气入手—只研究压力波在血管中的各种特性,而视血流为由压力传送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就是以压力为主、流量为从。

我们一面仔细尽力阅读这些相关的书籍,一面开始设计最简单的实验。

由气看药性

由气与共振的角度来看中医,的确为我们找到了“中医理论”的特色,这里西方医学、生理学好像没有走对路,而误入了血流研究的迷宫之中,走不出来。但是这个“中医理论”的特色,果真可以为中药做一个有效的定义吗?

我们随意选一本《实用中药手册》(孔增科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九九○年,页八十),打开一页,看到黄芩。

这里最有中医理论特色的有四项:

一、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小肠、大肠经。
二、功效及应用:有清热燥湿……。
三、配伍。
四、代表方剂。
而有西医特色的为:
五、化学成分。
六、药理作用。

如果要找中医理论之特色,就该用一、二、三、四项减去五、六后所剩下的内容,尤其是一、二两项与第六项来当作探索的重点。

先由功效与应用来看,也就是中医理论常说的“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肺热咳嗽,湿热下痢,常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急性菌痢、肾炎等。这些功效可由第六项药理作用中的抗菌、抗炎来了解,因为有杀菌的药效,所以可以消炎、清热、解毒。这与西药抗菌药或抗生素是相同的药效,是西医容易了解的。而止血、安胎、治疗血热妄行等功能,也可与降压、镇惊、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做些连结。

吃了此药后,会经过消化道,最后排出体外,所以对急性菌痢、湿热下痢有疗效。而排出体外之途径,也可经由肾而尿出去。所以可以治肾炎,也都不难理解。

这个功效与应用(第二项)与药理作用(第六项),不能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而必须用中医理论来解释的是:为什么“肺热咳嗽”“呼吸道感染”或“气管炎”也是主要功效?为什么是肺及呼吸道呢,而不是口腔、肌肉、骨头、脾……其他的器官或组织呢?

这里就要就教于第一项——性味与归经了。黄芩:苦寒,归肺胆……黄芩的主要归经是肺。

由此来看,性味与归经,尤其是归经,才能解释为什么黄芩主治“肺热咳嗽”及“气管感染”。

由这一味药的仔细分析,我们已能看出中医理论的特色了。你只要拿任何另一味药,同样的做功效及应用,与西医药理作用做相关性的分析,你将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现,“原来中医理论的特色是躲藏在性味及归经之中”。其实这个秘密,《神农本草经》在二千六百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

而由血液流体力学二十七年来的研究,同样发现,气与经络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与由药性、药理来分析中药:依据中医理论指导的天然药物,最后得到相当一致的结果。

黄芩是性与用都有的药物。性味与归经是:苦寒,归肺……而用则主要为杀菌、清火、消炎。以用来说,杀菌、清火、消炎,是与西药消炎药、抗生素一样的,但是其性味与归经又是什么意思呢?

归经的研究

由这个分析可知:要知道中医理论的特色,要由性味与归经去找,这类的研究我们做了五年多。老鼠为主,也做了一些人吃药后,脉的反应。

中药中补脾的药最多。我们用老鼠测试了十余种,这些药物的共同特性为老鼠喂食后,第三谐波的能量,都比喂食前提高。也证明了,这些归脾经的药物的确都有补脾的效果,也就增加第三谐波的能量,因而增加进入脾及脾经的血液供应。

虽然这些药物都增加第三谐波的能量,但是对第四谐波、第五谐波或第六谐波的能量之增减并不一样。所以这些入脾经的药物并不是相等的。除了补脾的功能相同之外,对其他经络仍有不同的功能,所以药物常常不止归一经而已。而且也不是因为温性,而对脾肺胃胆都是同样的补,有些补脾泻胃,有些补脾泻胆,也就对脾是温药,但对胃或胆却是凉药。

当我们把同样的药给人吃的时候,结果大同小异,也都是第三谐波能量于服用后增加。但是经常跟随着的是第六谐波也增加,第九谐波也增加。老鼠的脉波,到了第七谐波就很小了。第八谐波及第九谐波几乎量不到,我们也曾因此推论老鼠只有七个经络,没有大肠经、三焦经。第九谐波是全身的共振频,可能是人以两脚站立之后才发生的,因为三焦经对应的器官是全身的腠理,人类可能是有了这个全身的防护网,也就是所谓的卫气,才脱去了毛,而变成没有毛的“猿猴”了。也因为以两脚站立,而非四脚定在地上,身体因为固定点少了,而容易产生共振,才有这个全身的共振频。

练气功时,要二脚平开与肩同宽,可能就是诱发这个全身共振能量的最佳姿式。

中医学者经常认为,中医是大量人体实验之结果,所以临床特别重要,不能像西医一样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前面所说的这个归经研究,其实是部分的证明了一些中医学者的看法。老鼠在高频谐波对中药的反应上,的确与人差了很多,老鼠没有第八谐波大肠经,也没有第九谐波三焦经。如要研究头痛药或是脑中风的药,老鼠的数据恐怕不能全体适用,但是如果只是五脏的归经或疗效,老鼠的实验还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毕竟老鼠已有了七个经络。这七个经络的归经,还是可以先用大量的老鼠作为先锋。先了解一下大略情况,甚至毒性、副作用。都安全了,再以少量人体实验来做些小修正,这恐怕才是安全、经济又有效的研究方法。

当我们用中药——中医理论指导之下的天然药物当作研究对象,就发现了《神农本草经》提出的性味及归经,就是指导这些药物使用的理论,而这些理论是西药所没有的,也不能经由西药药理研究、成分分析等手段来推论其药效。

下一个问题是,这个归经是如何产生的?到目前的研究,我们所能回答的是,气与经络。因为不论是由血液循环理论或中药之药理分析,都得到一致的结论,就是气与经络是中医及中药一以贯之的特异点,也是今后研究中医、中药最特殊、最有效的着力点。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归经的了解只能证明,归经是存在的,这个归经由于气的推动血液而在经络表现。所谓入经的药在进入身体后,改变血循环系统内各谐波的能量分配,如为入肺经又是温或热的药,就是增加第四谐波在血压脉波中的能量。因而可以增加流到肺中去的血液,进而增加对肺的补给,提供更多的营养及氧气,同时排除废料,让肺更健康、更强壮。这个增加补给清运废料的工作,系由送来的血液完成的,所以如果血液中多了更多肺需要的养分(可由其他药物提供),那么对肺就更补了。

这个归经的现象是通过“气”来完成的,也就是经过调整心血管整个系统来达成的。至于是那一个成分?如何作用的?作用在那里?等等进一步的问题,对黄芩而言,我们仍是一无所知。对于这个归经的了解,我们至今只做了现象学上的研究,已确定其存在。如果要重复验证其存在,一定要用整只动物。不能用离体心脏来研究是否补心;离体肠子来研究是否补肠;离体肺来研究是否补肺……一定要用整只动物或整个人,在没有麻醉或以没有干扰循环系统的药麻醉、也未服用其他药物,不受非生理性的环境状况,如太热、太冷、太吵、太湿或五花大绑等因素干扰之下,就可以迅速的重复各药物的性味及归经。

其实这个现象学上的成果,也可以反过来应用,以做为中药材的检定。所有的中药材都可以经由动物实验,按照其性味,归经特性,不仅辨别真伪,也能分辨其品质的良莠。这恐怕也是中药研究上非常重要的工作。

最近我们在高血压使用的西药上,也发现归经的现象,这是非常有趣的。这些药物已是纯成分,但是也入肺经,而且是温性。经由此例可以推论:“归经可以是广泛的药物作用”,并不限于中药。这个归经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开中药五千年来的绝世秘辛,更可能成为开发新药的新方向及指南针。

由以上对单味药的了解,已知道性味及归经是中药之特色,其实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性。而西药研究方法可以了解的,都可经由药理作用或是中医常说的用来分析。中医的大师们认为西药多为单一用处,因为以用为其功效,所以西医重药轻方。很少有复方或几味药同时服用以求相互支援的效果。而中医重方轻药,每个方子有一定的功效,但此功效不是由一味药或两味药来达成。要利用配伍的结构,落实治法,为治法服务。而相同的药,在不同的配伍环境,就能发挥不同的功效,为不同的治法服务。

这个论点,中医在养成教育就一再耳提面命,而西医则认为不可思议。

作者简介:王唯工 

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1969年因为对中医感到兴趣,放弃了史丹福及耶鲁而选择了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经科学。1973年获博士学位。

曾聘任中山大学物理系创系主任、阳明大学医工所所长,并于台大电机系医工组任职,在中医学院中医所授课五年。在医学工程领域多次获国科会杰出奖,且因脉诊之相关发明获经济部发明奖。其发明上的贡献连续收录于Marquis世界名人录。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