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节制的“消费主义” 正拖垮人类文明

【正见新闻网2015年08月31日】

近期一泻千里的全球股市,让许多媒体异口同声的表示,就是因为消费的不够多,才导致产能过剩,而这种鼓励多多消费的理论,正是现今资本家鼓吹的“消费主义”。但经济体制真有那么简单、脆弱,只要不消费,经济就会垮台?本文将透过消费主义的诞生、以及消费主义的局限之处着眼讨论,并延伸思考消费主义之外,我们对于经济体制还有什么样的想象?

这几天全球股灾,台湾股市也是一泻千里,传说中的经济成长率更是面临保一关卡。总归一句,就是经济不好。经济不好,各大媒体涌出一面倒的声浪,叫大家多多消费呀,说需求不足让产能过剩呀,多多消费才能挽救经济呀。

这话乍听之下有道理,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工厂是要赔钱的,工厂赔钱,就得要裁员减产,裁员减产,那大家就跟着完蛋。有道理!还能用的手机丢了吧,过五年的车子卖了吧,再买新的!我也带着信用卡去救救经济,听起来多么尊爵不凡。

但你再往下想,事情就有点蹊跷了。人家不买东西是有理由的嘛,要不是买不起、要不是看不上、要不就是这个钱另有用途,存着要退休买房。你嚷着要人买东西救经济,不外乎就是期望大家:

打肿脸充胖子,刷卡借钱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
2. 囫囵吞枣,买一堆自己也不是那么想要的东西
3. 寅吃卯粮,把明天的钱拿到今天来花
这么一想,怎么我们的经济体制那么脆弱呀?大家不盲目地买上一买,经济就要萧条了,股市就要崩盘了,各种崩溃?

回过头来看工厂你就明白了。各式各样的生产机械,一台都是几百上千万的。企业家跟银行贷了款背着利息,好不容易把机器搬回厂里,难道不用日也操、夜也操,好从这生产机械上把钱赚回来还利息吗?于是马上再贷款调动物料人力,把米下锅了,一锅接一锅的煮。

也不管煮出来的饭有没有人吃,我这摊平成本呢,煮一锅饭我是买一口锅,煮十锅饭我还是买一口锅,煮越多饭我这锅就越划算。

从组件制造厂、装配厂到大小型通路,个个如此。钱是越借越多,东西是越做越多,为了把东西卖掉,各种营销手法无所不用其极呀。每个人一支手机还不够,要两枝。两支手机还不够,要每年换。每年换还不够,要每季换。你看服装时尚产业,从以前的秋冬、春夏两大季,到现在几乎照着二十四节气推陈出新,就是这个道理。

消费主义的诞生

这种为消化生产而鼓励消费、靠扩大消费来促进经济循环的逻辑,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消费主义。以前我们觉得这套管用呀,反正物质匮乏嘛,生产是多多益善,广泛地增进了全体人类的物质条件。但是如今问题出现啦,大量的生产耗用了大量的资源、制造出大量废弃物还有污染。

从资源妥善运用的角度来看,鼓励大量消费去消化过度生产,这不是本末倒置吗?但这套消费主义却是当代经济难以动摇的根本逻辑,连我那鲜少谈时论世的母亲大人,看到我把皮包用了又用、坏了又缝,都会跟我苦口婆心“你就去买个新的吧,你不消费,叫做皮件的怎么有饭吃呢”。这套逻辑的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一斑。

回顾历史,这套逻辑的诞生有它的阶段性意义,背后更有盘根错结的社会结构在支撑着。但时代不同,产能已经过剩多年,每天却有大量的生产被销毁。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问题出在分配,而如今我们有潜力创造出新的经济循环模式,没有必要抱残守缺,困在这种从生产端出发,需要不断扩大消费来支持生产循环的消费主义经济。工业 4.0 的真正潜力,应该要放在这个脉络下来理解。

消费主义的诞生,最根本而言,是为了消化科技发展带来的产能提升。在科技的辅助之下,人们生产的效率快速提高。以前整个社会几乎人人务农,现在极少数的农人就能供给全球过剩的粮食生产。

以前一台汽车要花好几个老师傅三两个月的手艺,现在生产线一天就跑出一台车,还只要两三个人来监控、调整。这虽然造就了大量的科技性失业,迫使劳动力从农业到工业、从工业到服务业,进行大规模的快速流动。

但在另一方面,也让人们能在基本生存所需之外,发展出各式各样的社会分工,丰富了经济生活的多样性。更多商品、更多服务、更多消费、更多生产,表面上一片欣欣向荣,但这个模型真的走得下去吗?他许诺的未来,真的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吗?

科技发展带来的去人力化

首先是科技成指数型成长,科技性失业越演越烈,以就业为前提的财富分配机制,势必需要进行调整。过去从农业社会往工业社会的转型,好歹花了几代人的时间,来纾缓科技性失业的冲击。但是从 1960 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发展之后,自动化技术对人力劳动的冲击开始加速,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从蓝领、白领到专业的什么什么师,无一幸免。

但我们先不谈别的,光说蓝领工作好了。以往大老板们要降低生产成本的时候,就跑到中国、印度去找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回过头来各个先进国家产业外移、就业困难,劳动条件也在跨国竞争之下不断下滑。我们就巴巴地指望着产业回流、创造就业,企业大老板们多分员工一杯羹。

但现在不是这么回事啦,你看台湾的 IKEA 代工厂,也靠自动化生产来节省开支。这在产业竞争力来说是件好事呀,但是失业的工人们脸就绿啦,传统人力生产在线的员工,怎么拚得过不用吃饭睡觉的机器手臂呀?

全球化对廉价劳动力的向下竞逐,和自动化技术的指数型发展之间,已经出现了关键的交叉:那就是富士康在中国昆山的工厂,一口气解雇了五万多名工人。

这场最便宜好用的劳工,对抗最先进耐操的机器的矛盾大对决,时间站稳在自动化机器的那一边。自动化只会越来越便宜,劳工却会期待改善劳动条件。你工人想要有好的待遇,老板算盘一拨,结果就是请你不如做台机器来替代你。这对全球劳动力不啻是个警钟:摆在生产成本的天秤上,人类相对于机器和人工智能,只会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消费主义与就业需求的老鼠怪圈

有人会说也不是这个算法。大家都失业,口袋里都没钱,你叫谁来买你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又看到消费主义的影子,也看到消费主义是怎样被就业需求推着,跑成一个老鼠怪圈:这么多人要就业,你就得搞出那么多生产和工作,生产了又要大家买呀,于是你又得要确保大家顺利就业,好透过消费加入经济循环。

这最后会把我们推进一个古怪的两难:要嘛是一堆工作,你明明知道可以自动化,做得又快又好又人道,但你偏偏不自动化。大家就着那些工作岗位混口饭吃,但是劳动条件越来越差,因为别人在自动化嘛。要嘛就是你两眼一闭、双手合什,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把该自动化的都自动化了。

失业的人们在胸前挂上牌子,恳求老板们剥削我吧、蹂躏我吧,我好混口饭吃,用消费带动经济成长呀。

当然有的人会说生气不如争气,我要靠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先不说那些首先受到冲击,广大的蓝领劳工们,要怎么样从浸淫了十几二十年的工作环境当中,转而创造自己的价值。也不说这些价值要是真创造出来,会是什么样的生态浩劫。你要真研究下去,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各种高阶专业领域当中的工作,也不断被人工智能取代,做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这还不只是我这么说,大右派的网络拜物教罗胖子也是这么说的。就业市场上全面的去人力化,注定了人类的财富分配机制,难以维系在就业这个前提上头。

与其固守就业这个分配机制,我反而认为去人力化是个契机。一个摆脱消费主义和就业需求的老鼠怪圈的机会。

生产能透过自动化来完成,我们就可以不要从满足就业需求的角度去思考,非要最大化产能、效率。相反地,我们可以节制生产,就不用鼓吹消费主义,来消化产能过剩。

而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正好能弭平生产端和需求端的信息落差,让生产以需求为根本,而不是主客易位,用无节制的生产和投资,一手压榨地球资源,一手鼓吹消费主义。关键是,我们要摆脱以就业为前提的财富分配机制。

迈向就业之外的分配想象

硬要将就在以就业为前提的财富分配机制,要我说的话,这真的是何苦来哉,同样是舍本逐末嘛。本来我们为了克服物质匮乏,用分工就业来促成经济合作。怎么现在物质的匮乏克服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了,过去依赖人力的物质生产也可以自动化了,我们却不好好反省整套分配机制,老想着要人就业才能混饭吃?

随着自动化生产工具的发展,你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参与物质生产,人类文明和物质条件也可以持续改善嘛。与其拿就业机制来彼此折磨,还是黄丽如遇到的瑞典人看得透彻:“人的终极目的不就是要好好生活、享受人生,如果工作可以被自动化取代,就是该被取代。”杨建铭说人类经济学的终局,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反地,我们应该要重新定义工作的价值所在。过去的工作价值,都和商业营利绑在一起,你的工作能赚多少钱,你的工作就有多少价值。但是人类社会的需求是很多元的呀,孩子需要用心的亲职陪伴、个人需要友善的社群生活、民主需要深入的公民参与、环境需要永续的物质文明。

这些摆在原本的经济体系里,都是赚不到钱的呀,但它有没有价值?有呀。我们应该看到这些工作的价值,对社会稳定发展的贡献,而不要被商业营利的单一标准,拘束了我们的视野。

有人会说好啊,我们可以往那些领域来开发就业嘛。我同意我们应该设计一个机制,来让这些工作也能够获取生活所需,但我怀疑就业机制并不是个合适的框架。就业机制讲求的是用分工提高效率,把生活中的一部分切出去外包给别人,再承包别人生活中的另外一部分,各擅胜场。但你怎么把亲职、友情、公民责任外包给别人呢?这个外包本质上就违背了这些工作的初衷呀。

与此相对,芬兰、瑞士、荷兰提出的无条件基本收入,则是反其道而行。先透过无条件基本收入,肯定了一个人为人子、为人友、为人亲、身为公民的生存权利和工作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就业分工、商业营利。

尤其在科技发达、自动化生产与日愈进的今天,这样的机制可以让我们更积极地拥抱自动化。透过拥抱自动化,我们反而才能免除无意义的大量人力劳动,免除充分就业而衍生出的过度生产,进而不再依靠循环消费来消化那些过度生产,大家在充裕的物质基础上,来追求人类文明下一步的进化。

抵抗消费主义是文明趋势

另一方面我们当然要问,为什么要反对消费主义呢?这模型不是挺好的吗?刚刚说的科技性失业问题,人们会想办法克服的嘛,扯那些分配机制问题,难道不是你杞人忧天吗?这就干涉到第二个问题,地球资源和环境乘载力限制的问题。如果科技性失业带来的分配难题,是发生在人类文明内部的阶级矛盾、社会问题。这第二个问题,则是梗在人类文明面前,冷冰冰的物理现实。

当然,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终究还是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毕竟,就算人类把整个环境搞砸,用核弹把地表都污染了,地球不痛不痒呀,生命会继续往前走呀。地球和生命,有几十亿年的时间可以慢慢磨、扫除污染、从头来过。宇宙会在乎人类拿这几百年科技演进干什么荒唐事吗?不在乎的,充其量就是倒霉跟人类同时期在地球上的生命会遭殃,只有人类文明会被自己给搞砸,人类自己的后代被糟蹋,会觉得可惜的,也只有人类自己而已。

但是资源,尤其是污染的问题,却终究是难以回避的现实,逼得人们得要思考永续发展的问题。纵使人类东拼西凑,解决了就业需求,延续了消费主义的经济循环,这个以不断成长、扩张为前提的模型,罔顾了地球资源有限的现实,终究是行不通滴。

相对于这样靠着不断制造、不断消费、不断丢弃,来维系经济循环的消费主义狂潮,全球各地有越来越多的公民社群,开始在提倡共享、节约、永续的生活方式。

很多东西你不一定要拥有它,比方汽车、书本,或者各种工具,你只需要要用的时候能使用它就好。这就造成了从“拥有权”往“使用权”的典范转移,也降低了维系现代生活所需要的物质需求,于是消费就减少了,浪费也减少了。

从共享冰箱、工具图书馆到空屋占领,人们用社群共享的方式,来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这还不只是省钱而已,更难得的是过程当中人跟人无关利害、不分彼此的互动。人们开始明白,抵抗消费主义是可能的呀,而且还是必须的呀,甚至还可以在社群共享中实践生命的意义,得到更真实的喜悦,迎向真正永续的未来。这股抵抗消费主义的文化浪潮,正随着信息的发达和知识的普及,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开来。相形之下,你鼓吹消费主义,不是白白折腾人吗?这叫大势所趋,不是你几个名嘴嚷嚷一下就能转得回来的。

科技发展的真正潜力

过去大家谈工业 4.0,强调生产线自动化和消费者客制化,却没有反省过去那套消费主义和就业需求的怪圈。这就导致我们错估了自动化生产和信息技术的潜力。前面已经说过了,自动化可以免除人力劳动需求,避免物质生产中不必要的剥削。

那信息技术又扮演什么角色呢?比方说吧,以前的工业制造,在信息上有个困境:从消费者的需求端,到工厂的生产端,中间有巨大的信息落差。从工厂端看过去,就是个模糊的消费大众,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种需求糊成一片。你只能靠着对市场的了解、调查和分析,去猜想消费者要什么。更麻烦的是,你就算知道消费者要什么,创造出了新的、成功的产品,吻合了消费者的需求,你也难以掌握这些需求在哪里,有多少。

于是你要嘛就得硬着头皮去卖,没那么想要的人,想办法说服他买账,已经买账的人,说服他再多买。整个生产线死活是要做那么多东西出来的,你们要是不买那就关厂裁员、大家倒霉。久而久之,消费者也被惯出了一种“拿来心态”:我想要什么,最好店里随时有现货。生产端和通路商,也得配合这种拿来心态,过度生产、过度进货,然后当然就是大量丢弃,问题严重到得要立法处罚、避免浪费。

但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消费者和生产端之间的信息落差会越来越小呀。各地超商的进货数量追踪管理系统是个现在进行式,已经不断在改进这个问题。在创新层面,群众募资平台其实也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让创新生产者不必蒙着头瞎抓,可以从预购支持的数量,去推估产品的需求量,募得生产需要的资材,缔造双赢局面。

随着杰里米.里夫金说的自动化物联网建置完成,将来可以想象的是,消费者和商品的关系,将会更为直接。信息技术的发达,让量需生产成为可能。

工业 4.0 真正的潜力,是透过自动化生产免除异化劳动、透过信息技术弭平供需之间的信息落差,好淘汰掉奠基于剥削、为消化过度生产而鼓励消费,将浪费和污染视为必要之恶的消费主义物质文明。

创造出从需求出发、力图避免剥削、浪费和污染的永续物质文明。人类的物质文明正在转型的当口,如梅森所言,转型过程当中新旧模式会不断角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唱着消费主义的名嘴,只是抱残守缺地守着旧的典范,才会认为应该要“消费救经济”。但是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共享、节约,永续的经济模式,才是人类未来唯一的道路。面对着既有经济模式受到的种种限制,如何完成物质文明的转型,才是我们这一代人真正的挑战。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