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苦涩的种子》

【正见新闻网2015年02月03日】

每30分钟就有一个印度农民自杀。

“苦涩的种子” (Bitter Seeds) 是2011年的一套纪录片,披露GMO(转基因)种子公司的恶行。Screen-shot-2012-02-19-at-11.57.51-PM-e1329721558370影片中的老农夫:“过去从没有农夫自杀,每一个贫穷的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够生存。”

纪录片以一个立志想当女记者的高校女生角度为主轴,镜头跟着她一起,拍下被访农民和家属、种子公司高层和维权份子的访问,指出现在印度农民的苦况的成因。

大部份的农民都是文盲,对于种子公司大力吹嘘他们种子的产量的传销手段,抵抗力很低。使用GMO种子跟传统自家保存种子,在耕作上的分别主要是巨大的经济成本。

GMO作物的基因会令其种子自我毁灭

传统耕作下,农夫会在收成之时保留种子,保存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前再播种。转基因种子经过基因改造,会令其作物收成之后,种子自我毁灭(种子不能长出可收成的作物),所以农夫每次播种都要购买种子,种子的价格包含了要付给印度种子公司的利润,还有转基因技术的拥有者--美国公司“孟山都”(Monsanto)的专利费。

孟山都的甜蜜谎言

根据转基因技术公司方面的说法,转基因作物的最大卖点,除了是基因“改良”过令产量特别多外,农夫可以放心使用他们辖下公司生产的强力除虫剂和除草剂,原理是该相应的种子加插了能让作物免于被这些化学物质破坏的特殊基因。换句话说,使用GMO种子耕作一定要捆绑式使用指定的肥料、除草剂和除虫剂,种子撒下之后,农夫便要持续购买那些化学药剂,而对转基因技术公司,其利润核心不只是售卖种子的利润,而是种子和化学农药的这个销售组合。

现实是:种子公司的吹嘘跟实际情况,出入很大

GMO种子的效能经常货不对版,首先是害虫问题,害虫快速适应了其除虫剂,亦演化成了能对它免疫的新品种、又或除虫剂只能防止某类作物的害虫,却没保证能防止旁边其他作物的害虫,简单来说就是这个种子和农药的组合,绝不等于真的没有害虫,而且面对的可能是更难杀的虫。另外,种子公司亦在雨水供给不稳定的地区大力推销他们的GMO棉花,宣传物料上还印着所谓“成功大赚一笔的农民”的联络资料(其实应该是公司的雇员),打电话去问,竟声称说不需雨水也可以长得好(棉花是水需求量高的农作物)。其实,那些GMO作物的基本技术要求,根本就不适合当地的环境和农民,或只有负担得起精良灌溉装备和抽水系统的大型农场可以做到。

误信了传销人员,抱着希望的农民通常需要向银行贷款才能买到相关的装备,和持续地支付其必需的化学农药费用,然后便要工作而收成才能看看能否回本、是否可以赚到一笔应付家庭下一季支出。

为什么农民第一季收获后知道“中招”了,还要继续买GMO种子?

► 种子公司会推出新的产品,说已经改良了对应新害虫的能力,又再吹嘘其产品的效能,结果还真的有农民再上当了。

►有不少第一次收获的收益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时,他们已经不能再从银行借新贷,结果便要借高利贷,条件苛刻(如以地权作抵押),再将一切希望押在这些种子package上,第一次失收,本来已经泥足深陷,第二次失收,几乎便是没有翻身之日,如有些农民以地权作抵押的,他们若失去谋生最基本的资产(土地),便会完全断绝收入来源了。

►就算是有农民想改种回传统的自然种子,之前却因为过多农民同时开始种植那几种主流GMO作物,而没有保留在地品种的种子,想买时也买不到了。从前,农夫会自己留种,种子是不用买的。印度环保主义学者Vandana Shiva提过,因为全球化影响,农民会有改种全球最好价钱那几种作物的倾向,更加促成作物的单一化、GMO化而令在地品种失传。

孟山都(Monsanto)每年都在印度吸走巨额专利。访问那些种子公司的高层对农民自杀的看法,竟有人说“认识他们的人大概都会说他们是懒人吧、每个人都要感谢孟山都为印度带来的贡献”。

农民一生的努力化成泡影

全球化与基因改造使地方小农喘不过气。生活与债务的压力,至今已夺走25万印度农民的生命。

小农自杀的“用具”,不少就是致使农产失收的毒性除虫剂。

附言:

虽然GMO种子的恶行是导致农民自杀的最大原因,本片也揭示了一些传统社会观念和陋习造成的问题,因为被前者催化而加重了。印度传统上,嫁女要付嫁妆。如果一个家庭因为付不起嫁妆而嫁不出女儿,是一个很大的羞耻,因此多女儿的家庭,往往要背负巨额贷款。印度政府其实有明文禁止引入Terminator Seeds,但坊间一直都有消息指发现含有种子自毁基因的转基因种子流通,最近欧盟亦怀疑一疑印度的巴斯马蒂香米内有被种子自毁基因污染过的情况。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