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反思:美国专家建议改变癌症定义

传统中医并没有“癌”这病名

【正见新闻网2013年07月30日】

美国癌症研究专家建议,彻底改变癌症的定义、诊断和治疗,并从一些常见的诊断中完全消除癌症这一术语。

《纽约时报》报导,这一建议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一组癌症研究专家提出,于7月29日(周一)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 他们说, 一些癌前病变的病例,比如,一个名为乳腺导管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的疾病, 很多医生认为其不是癌症,应该将其换名,把“癌”字去掉,则可使患者少些惊吓,也少寻求可能是不必要的治疗,甚至是潜在的有害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乳房。

专家们也提出,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肺癌和其他癌症筛检中可能检测到许多病变过程, 都不应该把它们列为癌症,相反,应重新分类IDLE状态,即“惰性无损害的上皮源性肿瘤”(indolent lesions of epithelial origin)。

也许专家所提的建议可能在几年内不会有变化发生,但该报告显然得到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支持。从而很有可能改变有关癌症的讨论, 包括癌症的定义, 治疗,以及今后的研究。

美国癌症协会首席医疗官奥蒂斯.布劳利(Otis W. Brawley)说:“我们需要21世纪的癌症定义,而不是我们一直在使用的19世纪的癌症定义。” 布劳利并没有直接参与该报告所涉的研究。

近几年,高度敏感的筛选技术可能增加了一些所谓的偶然发现,但这些在医疗检测扫瞄中偶然发现的东西,有可能永远不会引发问题。然而,一旦医生和患者知道有病变存在,他们通常感到将被迫进行活检、治疗和移除,从而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生理与心理的痛苦和风险。这个问题往往简称为过度诊断,患者所经受的不必要的治疗过程被称为过度治疗。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官员说,误诊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是该机构优先考虑的事项。 “我们仍然有困难让人们信服,一些乳房X光检查、PSA测试和其他筛选设备所检查出来的结果,并不总是传统意义上的会杀了你的恶性肿瘤,”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所长哈罗德.瓦慕斯医生( Dr. Harold Varmus)说 。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改变所使用的术语。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旧金山加州大学Carol Franc Buck乳房护理中心主任劳拉.埃瑟曼(Laura J. Esserman)医生说。

“乳腺导管原位癌不是癌症,那么,为什么我们叫它癌症?”埃瑟曼医生说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工作组专家还呼吁,更注重研究有关良性与生长缓慢的肿瘤和侵略性肿瘤之间的识别。

但持不同意见的专家则认为,医生无法告诉病人哪些癌症不会进一步发展,哪些癌症会杀了他们,所以改变术语不能解决问题。比如,低危乳腺导管原位癌也有可能变成一个侵略性癌症。不过,他们也同意,医生们需要专注于有关癌前病变和癌变的条件,与患者进行更好的沟通。

“我们的调查人员不只是寻找及早发现癌症的方法,他们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当你发现癌症时,是什么因素可能决定其表现的积极程度,”瓦慕斯说,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要走,20年前的想法是,当你发现了一个肿瘤细胞,你会觉得有一个巨大的死亡风险。”

中医对癌症的看法

传统中医并没有“癌”这病名, 只有谓廱疽、症瘕积聚、热毒蕴淤 等名称。可知气血不畅、情志不舒、环境和 食物污染等等,均影响细胞正常运作。

西医认为癌症是由癌细胞 不正常分裂引起,并对身体 组织造成破坏。故西医治疗 癌症主要是消灭癌细胞, 把实体肿瘤摧毁。即用手术、 电疗、化疗等手段介入着手。但是并没有解决致癌的主因 。因此治疗后, 常常容易复发或转移、扩散。

中医对癌症,早有认识,可于古籍文献中获见其端,如《内经》载云:“黄帝问于歧伯曰:‘石瘕何如?’歧伯曰:‘石瘕生胞中。’”,《周礼.天官》载:“有疡医下士,掌管肿疡……等病”,《晋书》所载:“初帝自有大瘤疾,使医割之”,《隋,诸病源候论》所载症瘕,《宋.三因方》所载之瘿瘤至《宋.卫济宝书》第一次提到癌字,到《元.丹溪心法》所载已提到乳癌。

在元朝以后的医书中,又有提及肾癌和舌癌(舌菌)的名称,肾癌的症状是“马口内生坚硬竖肉一粒,数年后肿大剧痛,肉翻花如石榴,甚或流血如注。”这和阴茎癌的症状相似。舌癌的症状是:“初起如豆,渐大如菌,疼痛红烂无皮,朝轻暮重。”也和今人所说的大致相同。

有些疾病,中医虽不称之为癌,但它们的症状却很类似癌症。例如茧唇的症状是:“唇肿重出如茧,或本细末大,如茧如瘤…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反为翻花败症。”类似现在的唇癌。噎膈的症状是:“噎枯在上,咽喉拥塞,饮虽可入,食不能下;膈枯在下,胸臆否闷,食虽可入,至胃复出。”这和食道癌或胃癌很相似。失荣的症状是:“生于肩项、耳前、耳后等处,初起如痰核,日久渐大,坚硬如石,推之不动,按之不移,一年半载方生阴痛,气血渐衰,形容削瘦,破烂此斑,渗流血水,或如泛莲。兼多秽气,愈久愈大,愈溃愈坚。”与恶性淋巴瘤由早期到晚期的症状大致相符。

此外,在中医称为石瘿、石疽、石瘤、骨瘤、肠覃、症瘕,积聚等病的症状记述中,都提及可摸到的坚硬肿块,其情况和癌症的肿块极为相似,而某些致命的恶疮、痈疽、翻花疮等也未必不是癌症。

虽然上述各种疾病不一定都是癌症,但如果我们说其中有不少是癌,那就“虽不中,不远矣。”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