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亚洲必须正视气候灾害

【正见新闻网2011年12月08日】

据路透社12月8日报导,“亚洲城市正面临海平面上升和严重干旱的气候威胁,政府必须提出整体的都市计划来解决水源供应、水灾、运输和废弃物等的问题。”亚洲开发银行一名气候变迁专家WooChong Um如此表示。

Um是亚洲开发银行区域永续发展部门的副总经理,他说,“很明显地可以发现到暴风雨和台风强度变得越来越大,且发生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他认为短期内可透过改善排水系统和卫生设备,降低像泰国曼谷这次严重水患所带来的威胁,并执行废弃物管理计划,提升垃圾回收的效率并降低塑胶的使用量。

Um以2009年的凯萨娜(Ketsana)台风举例说,该次台风造成4/5的马尼拉水灾,750人伤亡,公共及私人财产总共损失约十亿美金。“这现象不是发生在单一地方,而是各个地方”;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在什么地方,“所以这是一个警示,让所有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严阵以待。”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资料显示,2010年亚太地区已有超过3000万人因环境灾害而被迫离开家园。而亚太地区有402多亿的人口。

自2005到2010年,全世界各地发生的天然灾害就有34%发生在亚太地区内,并且占全世界受自然灾害人口达9成,受自然灾害死亡人口有32%,而该地区的经济损失则占全世界33%。

Um说到,“私人企业单位要求政府解决天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将加速气候相关的基础建设发展。曼谷水患实际地呈现了自然灾害对产业价值链的破坏,如果私人企业单位可以把投资者却步的限制因素清楚地表达,如果可以由产业自己发声传达,那么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亚洲开发银行另一名科学家David McCauley则表示,“如果可以藉由政府及民间合作执行,气候相关的基础建设会更加成功。就基础建设而言,处理这些气候变迁所带来的威胁,需要与民间单位有更紧密的合作。”

McCauley说到:“这样进行的决策比起政府单位自行处理要来得更好,而且我不认为以前政府对气候威胁有过适当的决策动机或管理。”

自7月底发生的泰国水患已夺走562条人命,淹毁曼谷北部工业区约900间工厂,破坏了像是Toyota、Soncy和Lenovo等国际企业的生产供应链。

“曼谷因超抽地下水而有地层下陷的问题,而雅加达的情况更为严重。当水淹没且海平面上升的同时,地层正逐渐下沉。”McCauley说道。

Um表示亚洲开发银行正于菲律宾、越南和印尼政府共同进行国家风险评估,评断气候和灾害的威胁、重建所需的成本以及财务协助方案,像是巨灾债劵。

“亚洲国家必须预测它们的人口成长,并判断所需的基础建设,避免人口众多的城市过负荷,并且降低气候变迁风险。在2020年以前,全世界25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会有一半是在亚洲地区,其中大部分都位于沿海地区。”Um继续说到。“政府应优先处理乡村地区和二级城市的发展,以减少人口移往都市中心,并且降低像水灾等灾害的风险。”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