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疑为塑化剂污染源 风险亟待评估

【正见新闻网2011年06月13日】

随着台湾食品非法添加塑化剂事件的不断升级,“邻苯二甲酸酯”这一艰涩的化学名词开始为人们所熟知。

据6月1日报道称,广州市场上多种方便面均被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污染,且其中的塑化剂很可能来自于塑料包装袋。这让更多公众意识到,塑化剂的潜在威胁不仅仅出现在台湾。

塑料包装带来的食品塑化剂污染问题由来已久,食用油等多种食品中也都被研究人员检出过塑化剂。如何评估塑化剂风险和规范塑料包装,是当下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之一。

DEHP和DBP正是台湾食品塑化剂风波中的主角,都属于邻苯二甲酸酯,也称酞酸酯。这类难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粘稠液体,主要作为增塑剂(台湾称为塑化剂)添加到塑料之中,以增强其柔韧性,在玩具、医疗用品、食品包装等行业中大量应用。它们与中国刚刚在奶瓶中禁用的双酚A一样是环境激素,可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并被怀疑与儿童性早熟等有关。

根据《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DBP和DEHP仅可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和1.5毫克/千克。但实验室采集方便面样本中的DBP和DEHP含量,已经超过此国家标准。方便面中的塑化剂可能来自于包装材料的迁移、环境污染,或者是两者的共同作用。

研究分析,食用油和油炸食品中含量较高,是由于邻苯二甲酸酯具有脂溶性,接触到油脂时更容易从包装材料中溶出,转移到食品内。此外,许多蔬菜水果采用塑料大棚种植,导致所检测的茭白、青菜等农产品中邻苯二甲酯含量相对较高。

邻苯二甲酸类对食品的微量污染并非中国独有,国外已有很多案例。例如,日本科学家2001年的研究显示,l6份密封午餐饭盒中DEHP含量在0.8至11.8毫克/千克之间,而食物制备过程中,米饭、炸丸子、萝卜内也有DEHP迁移,证实一次性聚氯乙烯(PVC)手套是导致盒饭污染的首要原因。

关于人体到底摄入多少邻苯二甲酸酯是安全的,各国有不同说法。对于60千克重的成人,卫生部指出,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每人每天摄入1.5毫克、2.4毫克和3.0毫克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

无论如何,长期摄入增塑剂的风险是存在的。研究报告称,食用油及烹调剩油、烹调油烟等可能是增塑剂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油炸、烧烤等高温操作还会增加塑化剂溶出的风险。因此,应尽量减少塑料制品接触食品的可能性,同时对增塑剂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性评价,中国也非常有必要制定食品中增塑剂的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

不规范使用食品包装的行为,可能带来增塑剂污染风险。以保鲜膜为例,一般大型超市中售卖的家用保鲜膜均为聚乙烯(PE)制成,不含邻苯二甲酸酯,更有安全保障。

不过,大量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并未退市,仍在农贸市场、街头摊贩和一些小型超市中广泛使用。而PVC加工过程中允许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目前对于PVC保鲜膜中国没有标准,PVC最多可含40%-45%的增塑剂,如果接触含油脂的食品,就是危险的。此外,不法商贩使用回收塑料做食品包装,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风险之一, “擅自使用添加剂或者原材料不合格的情况也有。”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