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炼的角度读《游褒禅山记》



【正见网2017年04月04日】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该文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最后阐述作者的感悟。主要内容如下(译文):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幽深的洞穴,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听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享尽游洞的乐趣。”

“因此我便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大都能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问题深远而广泛全面。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尽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还有谁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得到的收获了。”

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学过这篇文章,近来无意中又看到此文,对比我们的修炼,发现有不少相似之处。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大都能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问题深远而广泛全面”;对比修炼,我们在修炼以前除了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外,还有许多对人生对真理的思考;

“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对比修炼,我们绝大多数人进入大法修炼一开始是为了祛病健身,觉得效果很好,也明白了许多人生的真理,那时候环境很宽松,修的人也多;

“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对比修炼,后来邪党开始镇压,环境变的恶劣,不少人就放弃了;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对比修炼我们修炼的最终目的是返本归真,回到自己真正的家,那里完完全全称得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得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意志,而且越是往后,修炼就越艰难,但能够达到的境界就越高,这和文中“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很相似;而不少人是中士,很容易盲从,看到大环境变了,别人不修了,自己也放弃了,这和“但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很相似。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对比修炼,能够一直精进,修得很高的人真的是不多。

“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对比修炼,如果我们最后未成,那种悔恨远不是游一个山洞不能尽兴可比的。

“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对比修炼,尽管有修炼的心,也算精进,但难真正来了的时候没有师父法身的保护,没有对法的正信和领悟也是过不去的。

“尽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还有谁能讥笑他吗?”对比修炼,有些人很精进,但毕竟根基和承受力有限,最后也能修到一定的层次。

历史上许多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修炼人,王安石尽管不是,但这篇文章却和我们正法修炼的一些道理和过程不谋而合。在另外空间任何文章(其他的艺术作品也一样)都是活的,越是同化于法,他的粒子就越细腻,能量就越大,寿命就越长。

“万古事,为法来”(《洪吟二》- 戏一台)

这大概就是这篇文章流传千古的原因吧。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