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隽母督子:宽厚待民!(二文)

陆真


【正见网2016年06月06日】

一、为育儿 孟母费心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儒家学说的继承人。他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他的祖上是鲁国的贵族,他本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孟子是孔子儒家学说的嫡系正传,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提出“仁政”的主张。现有《孟子》一书传世,集中反映了他在政治、学术等方面的主张。

孟子的母亲很善于教育儿子,留下了许多教育孟轲成人的动人故事。孟母教子,历代被认为是母教的典范。

孟子的母亲,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处处、时时注意给孟子以良好的教育。孟子的家,一度曾住在墓地附近,年幼的孟子尚不懂事,好奇心很强,他常在墓地上玩,因为经常看到大人办丧葬之事,便也很起劲地学习出殡丧葬这一套。孟母见儿子这样,叹息着说:“这里不是适合我儿子成长的地方!”于是,她毅然决然把家搬到别处去。

第二次的住家,靠近一个集市。集市上每每热闹非凡,叫卖声不绝于耳。谁知道由于耳濡目染,没过多久,年幼无知的孟子,又不知不觉地学起商人叫卖之类的事情来了,常以此作为游戏。孟子的母亲,目睹儿子的作为,叹息道:“这里仍然不是适合我儿子成长的地方!”于是又毫不犹豫地搬了家。

这一次,孟子的母亲注意了周围的环境,特意将家搬到了一所学堂的附近。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在孟子所学的,便完全是有关学习、读书的那一套了。孟母见儿子的行为,慢慢走上正道,完全符合礼仪规范,才真正放了心,说:“这才真正是适合我儿子成长的地方!”便定居下来,不再搬迁了。

以上就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这则故事,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于人的巨大影响力。在这个故事中,孟母虽然没有直接对孟轲施加教育,但特别重视环境对于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说明她深深懂得:环境改造人——这一教育学原理。

孟子的母亲同样很重视亲自对儿子施以教育。有一次,年幼的孟子没有学好功课,便回到了家中。孟母这时正在布机上织布,知道儿子没有好好学习,思索片刻,便拿起一把刀,将布机上正在织着的布割断。孟轲惶恐地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孟母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割断这正在织着的布一样。君子不断学习,可以成就功名;多多请益,可以增长知识。这样,平时闲居时就可以做到心境安逸宁静,做起事来,就可以远避灾祸。现在你荒废学业,没有知识,将来做起事来,就无法避开祸患,这跟靠纺织糊口的人,半途荒废不再织布有什么两样?如果纺织者不再纺织,怎么能让丈夫、孩子有衣服穿,而且不缺吃的呢?女子不干活而中断衣食之源,男子不肯修养品性,学习知识,即使不做盗贼,也只好一辈子充当劳力之人!”孟子听完母亲的这一番教训,十分惶恐,深受鞭策,以后便日夜勤学不息,又拜孔子门人子思为老师,最后终于成为天下闻名的儒学大师。

孟子既是一位儒者,平时便十分注意个人修养,当然也以此要求自己的妻子。一次,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很随便地把两腿叉开,坐着。孟子进屋,一见妻子这种样子,很不高兴,便去对自己的母亲说:“我的妻子太没有教养,请把她休回娘家去。”孟母问为什么?孟子回答说:“她两腿叉开,很不雅观地坐着。”孟母问儿子:“你怎么知道她这样子的?”孟子答道:“是我亲眼看到的。”于是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母亲。孟母对儿子说:“如此说来,不是你妻子没有教养,倒是你自己缺乏教养。《礼记》上说,要进屋门时,先要问一下:谁在里面?要上厅堂时,一定要高声说话。这意思就是说,不应该在别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现在你到她私人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门又没有发出声响,以致让你看见她不雅观的样子。这是你自己失礼,不能怪你的妻子!”

孟子听了母亲的这番教导,深感自己做错了事,便再也不提要休掉妻子的话了。

(《列女传•母仪》、《韩诗外传》卷九)

二、隽母督子:宽厚待民!

隽(读俊)不疑,字曼倩,西汉时勃海郡(今河北沧州市东南)人。他深谙礼仪,很有才能,是勃海郡有名的才学之士。汉武帝末年,勃海郡盗贼蜂起,朝廷派暴胜之(人名)为直指使,到郡平乱。暴胜之到郡之后,耳闻隽不疑的名声,特意召见他,问他治乱之策,隽不疑对答道:“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竭力劝告暴胜之要恩威并施,不可一味施威。暴胜之对隽不疑极为赞赏,和他交谈了一天,接着便上奏朝廷,竭力推荐隽不疑,朝廷终于任命隽不疑为青州刺史。

隽不疑为官以后,果然奉行他的恩威并施的主张,在树威之时,不忘宽厚待民,很有政绩。而细究起来,隽不疑的这种宽以治民的思想观念,实际上来源于他的母亲。

汉昭帝即位后,隽不疑因平息齐孝王孙子刘泽的谋反,而立下功劳,朝廷将他提升为京兆尹,并赏赐给他百万钱。隽不疑任京兆尹后,在加强法治的同时,时时不忘宽以治下,因而很得民心,京城的士子百姓,对他都极为敬服。

隽不疑担任京兆尹后,尽管公务极其繁忙,但他却总是不忘于百忙之中,抽时间到下面去,调查一番案狱情况,并将囚徒的情况记录下来,仔细审阅考察,看有没有什么冤情在里面?

隽不疑的母亲,明理贤达,对于隽不疑的公事,她从不随便过问;但对于儿子的治狱,她却总是不大放心。每当隽不疑调查案情后,回到家中,她总要问儿子道:“你有没有平反一些案件?有多少人免于冤屈而死?”

隽不疑此时总是乐于告诉母亲平反了几个案件,使几个囚犯免于屈死。每当听到这些,隽母便喜笑颜开,像遇到了什么喜事一样,连吃饭、说话等,都显得与往常不同。但是,有时候隽不疑也不得不告诉母亲,这一次没有平反什么案件,也没有为哪一个囚犯减轻罪名。每当遇到这样的时候,隽不疑的母亲,便显得闷闷不乐,甚至连饭也不肯吃。仿佛那些与她素不相识的囚犯,是她的至亲骨肉一样!

隽母对人的这种宽厚仁慈态度,深深地影响了隽不疑。所以,隽不疑担任京兆尹期间,尽管法令甚严,却从不滥加刑罚,使无辜者受屈。以至后来,隽不疑因病离任,京城的百姓还经常怀念他。继任的京兆尹赵广汉,则公开对人承认说:他和隽不疑比起来,真是相差得太远了。

(《汉书•隽不疑传》)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