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天子尊师好榜样!(数文)

恭谨


【正见网2014年08月01日】

一、做皇帝以天命为凭

《册府元龟》记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准备亲自审查、判处死罪犯,以免出现冤死大案。

当他发现其中有个叫刘恭的罪犯,因为他脖子上,天生有纹络像字,他又自称将来会成为帝王,所以被捕,并拟定杀头。

唐太宗见到这个罪犯后,说:“脖子上有字,是天生的。那又能有什么预兆呢?如果天意要成就他,让他当皇帝,那他也不是我能够消灭的。如果他没有什么天命,即使脖子上有字,又有何妨?所以不能以此定罪。”

于是,唐太宗就把这个人释放了。

二、应该考虑到外国人学用中文,不容易!

《通鉴》记载:贞观四年,林邑国(当时的外国)向唐朝进贡火珠,我国的主管官吏,因其呈文语气不顺,请求朝廷,发兵征讨他们。

唐太宗说:“战胜小国,不宜动用武力。何况,他们只是在呈文中,言辞上有问题。应该考虑到外国人学用中文,有困难,不容易!这种事,以后不必介意。”

三、不怕臣下打倒的皇帝

《通鉴》记载:唐太宗时,段志冲上书请皇上(唐太宗)交权给皇太子。长孙无忌等人,要求处死段志冲。

唐太宗手书诏令说:“五岳凌云,四海通地,藏污纳垢,并不损害其高深。段志冲想以一个愚人打倒天子,朕如果有过错,是他忠直!朕如果没有过错,是他狂妄。一尺烟雾遮天,不亏其大;半寸乌云蔽日,何损其明?”

唐太宗是一位不怕臣下打倒的皇帝,他很平静地处理了这件事。

四、不计一箭之仇

《五代史•唐庄宗纪》记载:当初,唐庄宗与梁国军队,对垒在黄河边,梁国将军陆思铎,以善射参战。曾在箭杆上自刻姓名。

他有一次射中了唐庄宗的马鞍。庄宗拔箭时,看到了陆思铎姓名,因而记在心里。

后来,梁国灭亡,陆思铎来投降。庄宗拿箭给陆思铎看,赞扬他的射技高超,宽慰他不要把这事挂在心上。

五、尧拜匹夫为师

《吕氏春秋》记载:尧没有天子的架子。有一天,尧见到善绻(人名)面朝北,便恭敬地向他(善绻)请教。

善绻只是个平民。尧作为天子,为什么以如此礼节,对待善绻呢?这是因为尧感到自己的品德智慧,都比不上善绻,所以把善绻当作老师。

六、在马上读书的帝王

《魏书•裴延隽传》记载:汉光武帝,天生机敏,在战争中,仍然坚持读书。

魏武帝性格豪迈,却也常在战马上阅读。

七、设在王府的文学馆

《通鉴》记载:唐太宗身经百战,餐风沐雨,但仍热衷于研究经书。他在自己的王府里,开设“文学馆”,召聘名儒来讲援,以帮助自己学习。

八、写在屏风上的座右铭

《册府元龟》记载: 唐宪宗留心儒家经典著作,曾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书中,抄录出对于处理国事及君臣关系有借鉴作用的内容,集成四十篇,书写在屏风上,作为座右铭。

九、明太祖喜读书

《通鉴》记载: 明太祖对身边的大臣詹同等人说:“我每当空闲,就取孔子的书来读,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些话,真是治国的准则。”

十、先行师生礼,再行君臣礼

《后汉书•张酺传》记载:汉章帝元和二年,天子东巡,召集张酺及其学生,在庭院里。天子先向张酺行师生之礼,让其讲解《尚书》一篇,然后再行君臣之礼节。

十一、天子尊师好榜样!

《册府元龟》记载:汉成帝为太子时,跟张禹学六经。后来张禹年老,要求退休,汉成帝再三要提高其待遇后,才批准他退休。退休后,张禹每次生病,成帝都亲临探视,并亲拜于张禹的床下。

十二、汉明帝敬师

《册府元龟》记载:汉明帝为太子时,曾跟包咸(人名)学《论语》。明帝即位以后,包咸多次进见,明帝都亲自为他放好坐椅和手杖。包咸入朝时,皇上免他“不拜”,平时有事来找,不用申报。

十三、唐玄宗的师傅

《大学衍义》记载:唐玄宗命马怀素、褚无量两人,给自己讲解经书。每次两人一进宫门,皇上就派人用轿抬进。来去都亲自迎送,按师傅的礼节,对待他俩。

十四、周太祖尊孔

《通鉴》记载:周太祖进孔子祠堂,刚要下拜,身边的臣子们说:“孔子是陪臣,不能让天子拜他。”

周太祖说:“孔子是百世帝王之师,我怎能不敬他?”

(以上均据清代程维周《人镜类纂》)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