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抱头鼠窜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3年11月18日】

【原文】

信(1)曰:“汉遇我厚,吾岂可见利而背恩乎!”通(2)曰:“始常山王(3)、成安君(4)故相与为刎颈之交(5),及争张黶、陈释之事(6),常山王奉(7)头鼠窜,以归汉王。借兵东下,战于鄗北,成安君死于泜水之南,头足异处。此二人相与,天下之至欢也,而卒相灭亡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今足下行忠信以交于汉王,必不能固于二君之相与也,而事多大于张黶、陈释之事者,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足下,过矣。”

《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

【注解】

(1)信:指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韩信,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辅助汉高祖建立汉朝,被封为齐王,最后被吕后所杀。
(2)通:楚汉时策士蒯通,范阳人,本名彻。韩信用其计定齐地。
(3)常山王:张耳,战国末大梁人,与陈余为至交好友。秦末,陈涉率兵起义,张耳、陈余响应。跟从项羽入关,封张耳为常山王。后归刘邦,随韩信破赵,后被立为赵王,卒谥景。
(4)成安君:陈余,战国末大梁人。与张耳同为魏之名士,与张耳为至交好友。后与张耳绝交,且率兵袭击张耳,自立为代王,后被韩信所杀。
(5)刎颈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刎,音稳。
(6)张黶、陈释之事:指张耳被围于钜鹿之际,派张黶、陈释二人前往陈余处求救不得的事情。黶,音眼。
(7)奉:捧着。

【故事阐述】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韩信受汉王刘邦之命攻打齐国时,听说刘邦又另派郦食其成功劝降齐国七十余城后,韩信打算停止进军。此时,蒯通鼓动韩信,以汉朝未下诏退军及与郦食其争功劳,说服韩信攻打未作防备的齐国。

韩信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平定齐国并自立为代理国王。当时汉王为安抚韩信,就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正式齐王,要韩信继续进军攻打楚军。项羽也派人前去劝说韩信,想要与他联合。

蒯通知道天下局势的变化取决于韩信,想劝韩信背叛汉朝,自立为王。韩信回答说∶“汉王待我不薄,我怎能见利忘义、背恩忘德呢?”

蒯通说∶“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结下生死之交,等到常山王被围钜鹿时,曾派张黶、陈释前往成安君处求救,未获倾力相助,以致两人反目,后来甚至相互攻伐。最后常山王被打得狼狈而逃,只好杀了项婴,捧着他的头,改投靠汉王。汉王借给他军队向东进击,在泜水南岸杀死了成安军,身首异处。这两人的交情,可以说是天下最好的,然而到头来,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这是为什么呢?祸患产生于欲望太多、人心难测。现在您忠心耿耿地与汉王交好,不会比张耳、陈余结交更巩固,而你们之间关连的事情又比张黶、陈释的事情重要。您如果以为刘邦绝对不会害您,那您就错了。”

“抱头鼠窜”在典源中原作“奉头鼠窜”,原意是捧着献敌之头,狼狈而逃的意思,后来“奉头”演变为“抱头”,指抱着自己的头,因此“抱头鼠窜”这句成语,就用来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样子。

【讨论】

(1) 蒯通想劝韩信背叛汉朝,韩信为什么不愿意?
(2) 蒯通为什么认为刘邦会害韩信?

【造句练习】

例:他看到有人抢劫,马上跑去帮忙,把抢匪打得抱头鼠窜。
例:两个毒犯正在交易,一听警笛声,吓得惊惶失措,抱头鼠窜。

【相似成语】

狼狈逃走;抛戈弃甲;逃之夭夭

【课后时间】

请在下面成语中挑出错字,并写上正确的字。

◎( )上下奇手
◎( )赏新悦目
◎( )树大召风
◎( )水乳交溶

参考答案∶

上下其手、赏心悦目、树大招风、水乳交融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