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安居乐业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3年01月16日】

【原文】

《管子》云:古之四民(1)不得杂处(2)。士相与言仁谊于闲宴(3),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4),农相与谋稼穑(5)于田野(6),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7),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8)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9),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序》

【注解】

(1)    四民: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

(2)    杂处:种族或身分阶级不同的人聚居一处。

(3)    闲宴:闲暇无事。

(4)    市井:市集。

(5)    稼穑:农事的总称。音“架色”。

(6)    田野:乡间。野,音也,通野。

(7)    不肃而成:不需要严肃地教导就能使之有所成就。

(8)    甘:津津有味地吃着。

(9)    直道而行: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事。

【故事阐述】

据《汉书.货殖传序》中记载,《管子》上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种身分不同的人,是不允许混合居住。士人闲暇无事时在一起谈论仁义,工匠在官府内一起议论技巧,商人在市集上相互交谈财利,农民在田野中相互议论农事,他们从早到晚从事一种事业,不会见异思迁。

所以,他们的父兄不必严肃教导就能教好子弟,其子弟不必费力学习就能学会先人所传授的一切。他们各自安于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虽然看见奇异华丽的物品,因为不适于他们的习俗,也就不会接受,这就像西北的戎族、狄族与东南吴越地区的人,在风俗习惯上不能融合一样。因此,人们欲望少而事情简单,财物丰足却没有争夺。

于是,民上者再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统一他们,因此百姓知道廉耻而懂礼貌,重视仁义而轻视财利。这就是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能公正无私的治理国家,而不必采用严刑峻罚了。

后来,文中的“各安其居而乐其业”就演变成“安居乐业”这句成语,意思是说人民生活安定和乐,且喜好自己的职业。

【讨论】

(1)    你认为安居乐业的理想情境是什么?

(2)    老百姓为什么能明白廉耻而懂礼貌,重视仁义而轻视财利?

【造句练习】

例:自古以来,老百姓都希望能过安居乐业的生活。

例:这个国家长期的内忧外患,人民无法过安居乐业的生活。

【相似成语】
安身立命

【课后时间】

请完成下面的成语接龙∶

接二连三→三( )成群→群( )无首→首屈( )指→指( )可待

参考答案∶

接二连三→三(五)成群→群(龙)无首→首屈(一)指→指(日)可待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