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今教育本质的不同

观心


【正见网2012年10月10日】

古代教育是君子之道。以奠定人的“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涵,和基本的辨别正邪、善恶及礼仪为根本,造就的是以人为本的有正常人情感和理性的群体,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造就有着高贵品质和志向的正人君子之修身、齐家、平天下者。

正人君子之“正”是什么?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分阴阳,阴阳进一步演化为正邪与善恶等等相生相克的万事万物的对立性,而“正”就是纯阳之物质及精神之理性!君子就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修身之本,同化仁义道德的纯阳思想之人。

古代社会以仁义为立国及个人修身之根本,强调的是“克己”修心的,走的是自我完善的造就君子的道路。所谓克己归仁、克己归真,克己而复礼,都是强调个人物欲和私心杂念克制和节制的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学识升华的实践,看事物首先是搞清楚事物的阴阳特性之正邪与善恶,就像中医把药材的阴阳特性分辨的清清楚楚才应用,把这个作为社会和国家的根本。在这个基础上强调技能的学习,技能为副,精神层面的升华为主,技能的提高是人精神升华的一个途径:德艺双馨!

物质和精神的一统,文武之道和其它各行各业之技艺和技能都贯彻其中,所以,中国人的技艺搞懂一门就能治国安邦,奠定商朝的宰相伊尹就是一个把厨道弄通的厨师,姜子牙、诸葛亮等都是道士,治国安邦都是修道的一种途径,战国的一些乐师都能参政议政,日本茶道也一样,壹理通而万理通。这些都与现代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小处而言:人好,家庭就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就繁荣;社会繁荣国家就安定富强,体现着格物致知而诚心正意为基础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精神本质。这是非常高明的学说:就像一台机器,质量取决于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零件都是高质量的,这台机器一定就是高质量的,社会也一样。

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是明“义理”,进而知“仁心”,无义者无仁,无仁者更不可能知什么叫“宽恕之道”了,这都是在严格按照圣贤之道而实践,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社会各个阶层及朝野各种环境中艰苦的魔炼中,一步步而证悟得到的,没有任何捷径!这不是夸夸其谈的学问和哲学,必须经过脚踏实地的实践才能明白的“人道”而已。

所谓情义之理性,明理知耻而后进就是“义”的表现了,义理是做人的基础,无勇者,无义!就一个“义”字而言,多少人能做到?最简单的就是说真话,这是“行义”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是说真话得明白真理,辨得明正邪与善恶!这就是古代教育的重点:把人当人来造就,把一切事物当成成就和完善人道德的便利条件和因素!主次分明.......

而唯物主义主导的现代教育,把人对自我的认识和精神上的自我完善之道德升华视为“唯心”而排斥,把对物质表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为重点,把分辨事物的本质之阴阳特性的传统学说视为封建迷信,因为这些用现代科学手段都发现不了,从而否认了万事万物本质的正邪和善恶的特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立场,造就的仅仅就是有奶便是娘的见利忘义之徒——这就是民国和现代的知识分子真相!

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本质区别:古代教育是以人为本,造就和完善的是人;现代教育是把人变成了物质的奴隶,物欲失控没有节制,造就的是完全不懂人为何物的机器和人畜不分的异类!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