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醇:“江山信美,终非吾士,问何日是归年?”

庄敬


【正见网2017年03月29日】

王恽 《越调 小桃红•平湖乐》

采莲人语隔秋烟,
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
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
终非吾士,
问何日是归年?

【注解】

秋烟:秋天的空气中象烟一样弥漫的气体。这里指远处视线模糊,有如烟雾笼罩。

横练:这里比喻湖水象横放着的白色织物。练:煮过的丝织品,其色洁白如银。

入手风光莫流转:得到了的好景致,不要错过机会不欣赏。入手:到手。流转:流落转徙,即失落。

留连:留恋,不愿离去。高适《行路难》诗:“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管弦争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华美雕饰的船中,有美人在一笑之间,显露出满面春风。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江山诚然美好,但终究不是我的故乡。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信:诚然,确实。《左传•昭公元年》。“子皙信美矣。”

【赏析】

王恽(1222—1304),字仲谋,号秋涧, 卫州汲县(今河南省汲县)人。他是著名诗人元好问的弟子,任过国史编修、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官职。又曾任平阳路总管、河南北道提刑等官。在此期间,他明察暗访,弹劾了一些赃官,平反了若干冤狱,做了不少好事。生平著作甚丰,有《秋涧先生大全文集》一百卷,其中《秋涧乐府》四卷, 是他所创作的词曲集。

这首小令,描写了诗人泛舟平湖时的思乡之情,暗喻对故土家国易主的感慨,对元蒙统治者的不满。

“采莲人语隔秋烟”:遥视远方,一片烟云,不见人影,但闻人声,这就构成了一种“可闻而不可见”的心理企念,在美学上就是所谓的“距离”。美学上的“心理距离”学说,发源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黑格尔学派的美学家费歇尔,他在《美学》一书中写道:“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够美化一切。”后来瑞士的美学家兼心理学家布劳,专门写了《心理距离》一书,他进一步阐明:距离是美感的一种显著特征,审美主体在审美时,要同实用的功利主义有一定的距离,才易于产生美感。他由此得出结论说:“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的间隔,就不可能成立。”所以,有一句谚语:“美在咫尺天涯。”事实正是如此。那几位采莲的妙龄少女,活泼真纯,欢声笑语,诗人是听得见的;然而,她们的娇媚的形象,究竟是什么模样?由于隔着一层“秋烟”,却“翘望无及”。这就更增添了诗人的猜想和倾慕。

由于隔着“秋烟”,企望无由,于是诗人不得不将目光转移,俯视湖面,但见“波静如横练”,湖水象一条又宽又长的银白的丝带,此刻风平浪静,幽雅恬适,诗人恍然如在仙境,不觉心悦神驰。

正当此时,忽见一舫画船,载着满面春风、笑颜如花的美人,象一阵轻风飘然而至。原先由于“秋烟”所隔,未能一睹采莲女子的些许遗憾,现在却突然间“如愿以偿”。这就加倍地欣喜起来。因此,诗人情不可遏地想道: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然而,诗人王恽毕竟是有忧国忧民之心的,就在他流连山水之际,仍然怀抱着对故土家国易主的忧思。因此,下文诗意一转——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小令的思想脉络,发展到这里,推出了思想意义,扩大了作品的内蕴,深化了全篇的主题。有此数句,这篇小令即不致流入“泛泛的山水情歌”之列,而成为有思想深度的优秀作品!

下面再着重谈谈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湖平如静,波光似练。远处有采莲女子笑语盈盈,画船见美人春风满面。对此良辰美景,不由想起了当前江山易主和元蒙统治者的残暴。即使风光无限、想要留连,也不无伤感。----这种写法,是以美景抒愁怀,叫做“反衬手法”。

衬托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正衬,如以美景衬喜情,或以苦境衬愁绪,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互为表里,一致不悖。这是正衬。另一种是反衬,即以美景衬愁绪,或以苦景衬欢乐,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不一致的,是相反的,所以叫反衬。

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首小令,前面六句,极力描写平湖泛舟时的所见所闻,是那样的旖旎动人,叫人流连忘返。然后,用“江山信美”一句,承上启下,陡然转折,引出“终非吾土”,从而抒发出“问何日是归年”的感叹。笔势若神龙调尾,文情如尺水兴波。如此翻出新意,实在令人感到意外,但却又顺理成章。

元人小令,简短精粹,尺水兴波,翩若警鸿,灿若游龙,美矣哉!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